天天看點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2017年5月9日下午,廣州的一處派出所走進了一對母子,隻見這位母親已經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穿着樸實,腰也直不起來了;兒子攙扶着母親,臉上寫滿了哀愁與悲傷。

警察以為母子二人是生活上遇到了什麼困難,于是主動上前招呼兩人坐下,并且耐心地做起筆記,詢問他們是不是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可誰知,老人接下來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所有警察感到震驚!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隻見老人沉默了一會,兒子也将頭轉到一邊去,看向了遠方。随後老太太緩緩地說道:“警察同志,我是來自首的!我把我的兒子給毒死了!”

警察聽完以後,直接懵在了原地,手中的筆一下子停了下來。從業人員怎麼也想不到,這位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竟然是來自首的!而且受害者還是他的兒子。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老太太又将受到怎樣的懲罰呢?

幸福家庭的建立

來報案的老太太名叫王宛蘭(化名),被他殺掉的是小兒子李建恩(化名),說起自己的這個小兒子,老太太就會忍不住地歎氣,不禁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中。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王宛蘭出生于1934年的廣州,在建國後,她在廣州電廠當起了勞工,也從此逐漸安穩下來。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王宛蘭有了穩定的工作以後,家人也給她物色起結婚對象。

但王宛蘭顯然心有所屬,那就是和她一起在電廠上班的小夥子,姓李。兩個人的愛情在得到家人的同意和同僚的祝福以後,終于如願以償地走到了一起。

1957年,王宛蘭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李建堅(化名),也就是跟随王宛蘭報案的男子,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建立了。大兒子在夫妻二人的悉心照顧下,茁壯成長,大兒子從小就非常機靈,又活潑好動,給這個家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王宛蘭夫婦

為了撫養兒子,夫妻倆把最好的一切給了他,二人省吃儉用,但從沒感覺到艱辛,隻要讓兒子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兩個人就覺得值得。

王宛蘭的丈夫也是一位模範丈夫,工作上兢兢業業,回家就全職帶娃,給王宛蘭分擔了許多壓力。兩個人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收入也越來越高,家裡的生活也漸漸好了起來。

有了更好的家庭環境以後,夫妻兩個人又産生了再生一個的想法,畢竟在過去,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人們都說多子多福,養兒防老。對王宛蘭也是一樣,她也有着同樣的想法。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養兒防老

1971年,此時的大兒子已經十四歲,不需要父母一直貼心照顧了,是以王宛蘭再次誕下一子,取名李建恩。

為了生下李建恩,夫妻兩個人可謂是做了十足的準備,由于王宛蘭當年生産時已經是37歲,屬于高齡産婦。

高齡産婦在那個醫療水準落後的年代十分危險,好在王宛蘭家裡條件不錯,是以丈夫買了許多營養品,給妻子補身體。

随着李建恩一天天的長大,夫妻二人也松了一口氣,可是漸漸地,細心的妻子就發現了一絲不對。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當時舊照片

細心照顧孩子

王宛蘭在李建恩三歲的時候,就覺得不對勁了:正常的小孩這個階段已經學會走路,可李建恩還是無法行走;大多數小孩可以學着叫爸爸媽媽,但李建恩從來不說話。

王宛蘭眉頭緊蹙,生怕孩子出現什麼病,還不斷自責自己沒能教好孩子,丈夫得知妻子的擔憂以後,也沒少安慰王宛蘭,他說道:“孩子還小,長大點就好了,你要給他一個過程。”

此後的王宛蘭開始全心全意地教孩子走路,她希望兒子能夠笨鳥先飛、後來居上,但這一切隻是徒勞,孩子還是不見好轉。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正常兒童

就這樣,時間又過去了一年,四歲的李建恩還是不會說話、走路,其他孩子都能上街亂跑和夥伴們玩耍了!這下王宛蘭意識到大事不妙!她趕緊抱起兒子,和丈夫去了當地的醫院進行檢查。

經過醫院一番仔細地檢查以後,大夫搖了搖頭,告訴了他們一個不幸的消息:“你們的這個兒子啊,患上了唐氏綜合征!”

所謂“唐氏綜合征”,是由染色體異常(多了一條21号染色體)而導緻的疾病。60%患兒在胎内早期即流産,存活者有明顯的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生長發育障礙和多發畸形。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唐氏綜合征

也就是說,李建恩隻能停留在幾歲的智力水準,失去了自理能力。

這個消息可把王宛蘭給吓壞了,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一下子趴在丈夫懷裡失聲痛哭,丈夫也多次詢問大夫,是不是能有特效藥。大夫也隻是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此後,王宛蘭夫妻二人給廠子裡請了個長假,帶着兒子去外地的大醫院看看,他們認為縣醫院裝置落後,不敢相信縣醫院所作出的判斷。廠上司聽完他家的遭遇以後,也表示同情,準許了二人的請求。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舊時醫院

夫妻二人跑遍了好多城市,尋找能夠治療唐氏綜合征的良藥,可這種病屬于典型的疑難雜症,根本就無藥可治,經過一年多的奔波以後,二人才不得不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

既然兒子的病今後都治不好,那就隻能讓父母多陪伴在他身邊了,回到老家的王宛蘭臉上從此失去了笑容,邊工作邊照顧兒子

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六年,李建恩十多歲了,還是不會說話,雙眼空洞,目光無神,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能夠走幾步路,但隻要走得多了,就還是會跌倒。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照顧兒子

王宛蘭覺得自己一定能夠拯救兒子,于是毅然辭去了自己的工作,決定竭盡全力,也要把兒子照顧好。

為了照顧兒子,王宛蘭這些年的付出都被親戚、鄰居看在眼裡。當時的王宛蘭才四十多歲,每天起早貪黑,給孩子做飯、洗衣,還要教給孩子走路、說話。

王宛蘭很少離開自己家,也不再去走親戚,就跟在孩子身邊,手把手地扶着孩子走。正常的中年婦女都喜歡坐在街頭,還三五鄰裡唠個家長裡短,可王宛蘭實在不能這樣做。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電廠勞工舊照

丈夫還有大兒子李建堅都深知王宛蘭的不易,自從王宛蘭辭職以後,家裡就少了一份收入,這份賺錢的重擔,就落在了父子二人的頭上,李建堅直接辍學打工,丈夫也常常在廠子裡加班。

曾經有人建議王宛蘭,不行就再生一個小孩。可王宛蘭拒絕了,她不敢再冒這個險,畢竟自己已經是高齡産婦,萬一再生個患病的孩子,那真的要把這個家拖垮!

為兒子用盡一生

當初王宛蘭想的是養兒防老,可如今的情況卻倒了過來,成了王宛蘭全心照顧兒子。唐氏綜合征不同于其他的病,它會引起很多的并發症,比如心髒病、白血病等,讓患者免疫力低下。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李建恩也沒有例外,雖然母親已經全心全意地照顧孩子,可李建恩的身體實在太過脆弱,經常受到風寒就會形成大病!這讓王宛蘭每次天冷出門,都會額外地帶上幾件衣服,給兒子披上。

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更不得安甯了,為了不讓李建恩感冒,王宛蘭還要經常起床看看孩子的被子有沒有蓋好,一夜醒來好幾次。這樣長時間的熬,也熬得王宛蘭神形憔悴。

王宛蘭的手上全是老繭,臉上的皺紋也一下子多了起來,腰也漸漸地挺不起來了;她的丈夫看不下去了,每天十點多下班回來,還要繼續進屋照顧孩子。

夫妻倆為此耗費了大量精力,但二人隻希望孩子能恢複正常,他們也就高興了。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每次看到李建恩臉上流露出一絲笑容,王宛蘭就會從心裡開心,李建恩的笑顯得格外憨厚、樸實,對他來說,他很難體會到難過的心情,更不會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或許是王宛蘭的照顧打動了上蒼,就在李建恩15歲那年,奇迹發生了。李建恩竟然會說一些話了,他知道喊爸爸、媽媽,也能嗚嗚呀呀地發出聲音。

這對王宛蘭而言,是一次巨大的鼓舞!在看到兒子的反應以後,王宛蘭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她相信隻要靠自己的悉心照顧,孩子一定能夠恢複正常。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照顧孩子

丈夫看到孩子的反應以後也十分興奮,他買了許多營養品,給孩子補身體。兩人在那一刻重燃希望,他們覺得孩子隻是起步得晚了一些,馬上就能恢複正常了。

當時鄰居家會有人議論王宛蘭家,笑話他這個智障孩子,王宛蘭聽到風言風語以後顯得很不高興,于是帶着兒子出門走走,也給鄰居看看。

鄰居一看李建恩能獨立行走了,甚至還會喊媽媽,也感到不可思議,他們都認為是王宛蘭的愛讓老天開眼了,紛紛稱贊起王宛蘭。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從那以後,王宛蘭就會經常帶着孩子出門,站在巷口和鄰居家唠唠嗑,說說話,沒事一起去喝個下午茶,讓孩子看看外面的風景,也能夠高興一些。

不知不覺間,李建恩也已經是個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了,看着鄰居家都聊着自家孩子的婚事,或者抱着大胖孫子,王宛蘭心裡也有一些羨慕,于是她産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給李建恩找個媳婦。

打擊接踵而來

王宛蘭産生這個想法以後,她就和丈夫商量起這件事,如今大兒子早就有了自己的家,一年隻會回來看幾次;可小兒子孤苦伶仃,萬一将來父母去世後,大哥能好好照顧他嗎?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是以王宛蘭決定,去給李建恩安排相親,哪怕李建恩沒有生育能力。這個想法一出,又遭到了鄰居的非議,鄰居都說:“你家孩子現在就夠累贅了,誰還會跟啊!”

王宛蘭不相信鄰居的說法,她覺得世界上一定會有善人去照顧兒子的,是以她四處委托,讓人給介紹起媳婦。

媒人确實給她兒子找來了一些相親對象,可女方每次來到他家一看,家中亂七八糟,還有一股異味,再看她的智障兒子隻會傻笑,就分分拒絕。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禮貌一點的會委婉地拒絕,有些性格直白的女生,直接關上門,摔門而去。在經過一連串的打擊以後,王宛蘭漸漸認清了這個現實:自己的兒子雖然在她這裡是塊寶,可在别人眼中就是個累贅,沒人願意嫁過來。

此時的王宛蘭已經六十多歲,她能感覺到自己身心俱疲,常常頭暈頭痛,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她自己得了心髒病與高血壓。王宛蘭意識到,自己可能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就在王宛蘭愁苦的時候,命運再次給了她一個打擊:她的兒子李建恩徹底癱瘓了!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就在2001年的一天早上,王宛蘭喊兒子起床,卻發現孩子怎麼也起不來,連話都不會說了!原來又是唐氏綜合征搗鬼,患者一旦年過三十歲,就會出現老年癡呆症狀,無論之前恢複的如何,這下又要重回原地。

王宛蘭聽完這個噩耗以後,又哭了出來!從那以後的李建恩,就隻能終日卧床,吃飯靠喂,吃喝拉撒不能離床半步。

丈夫此時也已經退休,和王宛蘭每天倒班,輪流照顧孩子。長時間躺在床上,背後容易生瘡,是以每天都要翻身許多次,就連夜裡睡覺都不例外。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這樣一個癱瘓的孩子,讓王宛蘭夫妻倆操碎了心,每天上藥的時候,看着孩子背後的傷口,王宛蘭就忍不住的落淚!

可是老天爺對這個家庭的苦難折磨還沒有停止,2013年,當年八十歲的王宛蘭再次遭受打擊,她一生中最摯愛的丈夫去世了!丈夫和她一起照顧了兒子幾十年,終于身體被拖垮,先走一步。

在丈夫彌留之際,他握着王宛蘭的手說道:“這輩子你跟我真是受苦了!我對不起你!以後就要靠你自己照顧好孩子了!”随後不幸逝世。

全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王宛蘭一邊經曆着喪夫之痛,一邊還要繼續照顧兒子,她本身患有心髒病,時不時地會發作一下,讓一切讓王宛蘭開始害怕。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王宛蘭

她害怕自己有一天走了,兒子該怎麼辦!上天給她的時間也不多了。

周圍人給她提建議,讓她把兒子送到福利院,王宛蘭拒絕了,因為她去過福利院進行考察,她認為那裡的人一定不會像她這樣全心全意,還要經常給兒子翻身。

社群居委會了解到王宛蘭的情況以後,也經常派護工兩周來一次,幫忙分擔她的壓力。但這些隻是杯水車薪,王宛蘭多想能睡個安穩覺,好好享受一下暮年時光,可條件實在不允許。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志願者

萬分悲痛的她,内心漸漸有了一個大膽的主意:幫助兒子永遠的解脫!但她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在暗中秘密籌劃。

無奈毒殺親子

2017年初,社群大夫就發現,王宛蘭成了藥店的常客,她經常給大夫反映,自己終日失眠,頭痛難忍。大夫聽完以後,結合她以前犯過高血壓等病症,于是開了降壓藥。

王宛蘭說:“高血壓什麼的都能緩一緩,主要是我睡不着覺,大夫啊,能不能給我開點助眠的藥物!你看我都這樣了。”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安眠藥

大夫看着這位耄耋老人,心生同情,于是開了一些安眠藥。後來王宛蘭就經常用這種辦法,去找大夫要安眠藥。短短的五個月,王宛蘭要來了安眠藥60片。

在得到安眠藥以後,王宛蘭痛下決心!她寫了一封書信,信中講了她的真實想法:自己死後,孩子就無人治療;現在兒子躺在床上,每天背部生瘡,忍受着各種痛苦,她這個做母親的實在不忍心在看下去了,決定幫兒子解脫!她相信在天堂的丈夫也能了解她的所作所為。

在2017年的5月9号下午兩點,王宛蘭煮了一碗粥,裡面還加了蜂蜜,當然,還加了六十片安眠藥。王宛蘭強忍着眼淚,讓李建恩喝了下去。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王宛蘭親筆信

李建恩喝完粥以後,陷入了沉睡中,最後在睡夢中一命嗚呼!

在兒子服藥以後,王宛蘭不忍心看到這一幕,她趕緊躲在了門外面,以淚洗面!她不敢看到兒子最後一眼。

不久後,她給大兒子打了通電話,告訴大兒子事件的來龍去脈,随後讓大兒子陪她去當地派出所自首。

警方聽完故事的經過以後,有點不知所措,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親母親毒殺親兒子的事件,雖然動機是好的,但殺人就是殺人,這點誰也改變不了。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法院

警方雖然了解她,但這件事過于特殊,是以告訴了當地法院,由法院處理此事。媒體敏銳地察覺到這個新聞,立刻在新聞媒體上播報起來。

事情真相一出來,就引起了社會熱議,大家紛紛了解這位母親所做出的選擇,鄰居們聽說以後也聯名寫信,替王宛蘭求個情。

主辦此案件的法官向媒體透露,這件事應當按照殺人的正常程式進行審判,不過他會考慮到這背後的原因,給予一定的寬容。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當年10月26日,當地法院依法對此案宣判,法院在經過四處考證以後,認為王宛蘭“其因可憫,其情可宥”,雖然殺了人,但動機是出于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是幫助兒子解脫痛苦。

而且我國法律有規定,對年紀在七十歲以上的犯罪者,可從輕判罰;外加當時許多親屬、鄰居、社群工作者前來求情,是以,法院最終決定:判罰王宛蘭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執行。

2021年10月,王宛蘭再次收到了一則好消息:法院考慮到王宛蘭年事已高,是以對其三年的刑罰不再執行。從此老人也能安享晚年,過上正常的生活。

2017年,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緩刑:其情可宥

如今的王宛蘭和自己的大兒子生活在一塊,平靜的過起晚年生活,回想起她當年毒殺親兒子的行為,也是令人感慨。

這件事是一個母親,出于對兒子的關愛;是為了讓孩子解脫苦海無奈做出的選擇。最終法律的判罰,也彰顯了法律的人性化,讓人既感受到了公平,又感受到了法律的溫情。

我們也應該重視患有這種病症的兒童以及他們的家庭,相信福利保障機構體系會愈發完善,給這些家庭帶去福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