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創作品
作者丨唐唯珂
編輯丨徐旭
圖檔來源丨圖蟲

過年原本是阖家團圓的喜慶日子,随着虎年春節的臨近,有一群人心裡卻開始忐忑起來。
最明顯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雖然不會被問期末考試成績如何,但“考研考得如何”讓每個渴求上岸的人心驚膽戰;過了領紅包的年齡,又面臨“工資多少”“準備什麼時候結婚”的關心追問;甚至還會被勸導“不如回家算了”……對于年輕人而言,壓力大于甜蜜,傳統的過年場景已成為“社恐”高發地。
不過,這些生活壓力表象隻是被戲稱為“社恐”,而非真正的社恐病。
真“社恐”是指“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恐懼症原稱恐怖性神經症,是神經症的一種,是實實在在的一種疾病,不僅要治,也有藥可治。
社交恐懼症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複出現,難以控制。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患者極力回避導緻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着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常見的恐懼症亞型包括廣場恐懼、社交恐懼和特殊恐懼症三種。除了心理治療之外,也需要通過藥物進行相關幹預治療。
近日,VistaGen Therapeutics公司的PH94B鼻用噴霧劑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準許,用于治療成人社交焦慮障礙(SAD)的焦慮症狀。2019年12月,PH94B被美國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按需治療SAD。目前,在全球範圍内已進入3期臨床研究,此次在中國是首次獲批臨床。
PH94B是一款GABAA受體調節劑,以微克劑量鼻内給藥,具有無味、起效快(15min内)安全性好等特點。與目前的抗焦慮藥物(包括苯二氮卓類藥物,如地西泮)不同,PH94B通過激活鼻腔化學感應神經元,觸發大腦中抑制恐懼和焦慮的神經回路,不需要全身性吸收和分布就可以快速起效,安全性良好,在治療産後焦慮、創傷後應激障礙、術前焦慮、驚恐障礙和其他與焦慮相關的疾病方面也具有潛力。
“社恐”很常見
據Magee等報告,在美國三種恐懼症亞型的終生患病率為:廣場恐懼為6.7%,社交恐懼為13.3%,特殊恐懼症為11.3%。三種恐懼症起病年齡的中值分别為29歲、16歲和15歲,女性多于男性。在25~44歲年齡段人群中患病率最高。
多數恐懼症患者病程遷延,有慢性化趨勢,病程越長預後越差。兒童期起病、單一恐懼者預後較好,恐懼對象廣泛的恐懼症預後較差。
去年,社交平台探探聯合中國青年報、中國社會科學院,面向探探平台内18至35歲的使用者發起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結果顯示超四成被調查者自稱“社恐”,認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問題。
其中,17.7%的人表示“不敢和陌生人說話”,21.4%的人表示“在公共場合會感到緊張”,而20.7%的人則表示如果有社交活動會提前很久就開始焦慮。
而近期“社交牛逼症”成為網絡熱詞,一時間,諸多網友紛紛表示“本社恐人真心羨慕了”,也從側面反映了社交焦慮在網絡空間的流行。
不過,就此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萍認為,“社恐”一詞被泛化了,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聊得來的人就瘋狂地聊,聊不來的就索性貼一個“社恐”标簽避而遠之。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辦公室主任、心理健康科普專家劉向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要将“社恐”簡單的歸因于性格内向,或者害羞,内向的人隻是喜歡自己安靜地工作,并不會害怕人,人們要加以區分。
怎麼鑒别自己得了“社恐”?
正常人對社交活動場合也會有一定的緊張、焦慮心理,關鍵看這種恐懼的合理性、發生的頻率、恐懼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經症狀、是否明顯影響社會功能,是否有回避行為等來綜合考慮。
社交恐懼症與其它神經症性障礙鑒别也有所差別。恐懼症和焦慮症都以焦慮為核心症狀,但社交恐懼症的焦慮由特定的對象或處境引起,呈境遇性和發作性,而焦慮症的焦慮常沒有明确的對象,常持續存在。
強迫症的強迫性恐懼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觀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對外界事物恐懼。疑病症患者由于對自身狀況的過分關注而可能表現出對疾病的恐懼,這類患者認為他們的懷疑和擔憂是合理的。
抑郁障礙也是表現之一,某些抑郁障礙伴有短暫的恐懼,某些社交恐懼症患者也伴有抑郁心境,恐懼症與抑郁并存可加重恐懼。診斷則根據當時每一個障礙是否達到診斷标準。若恐懼症狀出現之前已經符合抑郁障礙的标準,抑郁障礙的診斷應優先考慮。
颞葉癫痫,可表現為陣發性恐懼,但其恐懼并無具體對象,發作時的意識障礙、腦電圖改變及神經系統體征可資鑒别。
怎麼治療“社恐”?
目前,治療“社恐”問題已有專業療法,如CBT(認知行為療法),學習解決認知、情緒和行為相關問題,提高和改善個體功能水準,以及如何将消極的固化想法用積極的思維方式取代;又如結合VR(虛拟現實)技術的暴露療法,将“社恐”者暴露在虛拟現實中,進而有步驟地訓練,逐漸過度并适應真實社交環境。
在國内,正念治療法較為流行,主張去中心化,即聚焦當下的能力,對想法和感受不做評判,并接納它們,促使個體從行動模式(思考過去和擔憂未來)向存在模式(接納,活在當下而不評判)轉變。
目前,PH94B處于III期臨床階段。這是一項随機、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研究,旨在評估PH94B治療成人SAD的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2020年6月,雲恒藥業與VistaGen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以1.77億美元(500萬美元首付款+1.72億美元裡程碑付款)的價格獲得在大中華區、南韓和東南亞地區開發和商業化PH94B的權益。2020年10月,艾邁醫療與雲恒藥業達成最終合并協定,合并後的公司名為艾邁醫療,由趙大堯博士擔任首席執行官。
治療社恐中心理治療的作用很大。行為療法是治療恐懼症的首選方法。系統脫敏療法、暴露沖擊療法對社交恐懼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則一是消除恐懼對象與焦慮恐懼反應的條件性聯系;二是對抗回避反應。許多患者在疾病過程中已經學會如何回避令他們産生恐懼的對象和場景而不影響自己的日常社會功能。
系統脫敏治療應用較多,它可以分為實景脫敏和想象脫敏。第一個階段,是進行放松訓練。第二個階段,請患者按引起恐懼反應的嚴重程度,依次列出相關誘發社交恐懼的情境的清單,然後從引起最弱的恐懼反應的情境開始,逐一讓病人身處其中,或由其想象身處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驟做到病人适應,感到徹底放松為止,然後再接着做下一個較令人緊張的情境,直至最強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懼為止。
此外藥物治療,藥物不能單純的消除患者的恐懼情緒,但可用苯二氮卓藥物和普萘洛爾等藥物可以緩解恐懼帶來的軀體焦慮反應,降低植物神經反應。SSRI類如帕羅西汀、舍曲林等治療社交焦慮障礙有效,三環類抗抑郁劑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嗎氯貝胺對恐懼症也有療效,但藥物的不良反應限制了應用。
此外,心理健康科普專家劉向欣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患者要從打破定勢思維入手,比如不要總是随意揣測他人的心理,将自己“對号入座”,認為别人正在關注和評價自己,并且給予自己都是負面評價。事實上,别人并沒有那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更不會覺得你很糟糕。這是思維邏輯出現了問題,盲目往自己身上貼标簽,胡亂給自己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