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女性的鬼門關
其實無論在任何時期,女性分娩都是存在着相當大的危險的,隻不是随着技術手段的發展,諸如胎位不正、胎兒過大、盆骨異常等情況都可以通過剖腹産都可以順利過關,但是在古代醫學技術相對落後,這樣的難産症狀下基本上産婦的生還幾率就很小了,這就造成了在中國古代,女性的生育死亡率高居不下。
中國古代的女子往往成親較早,很多女子出嫁時還是一個孩子。她們12、3歲便與男子成親,初次懷孕的時間大概在15-16歲。古人是無法預知産婦會不會出現難産的,尤其是年僅15歲左右的初産婦,由于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導,對懷孕生産産生恐懼心理,進一步的加大了“難産”機率。
古代沒有催生劑、麻藥、鎮痛劑是以古代女子生産過程極度痛苦,不同于現代女子遭遇生産困難時可以全面由婦産科醫生接管,古代的接生婆更多的是輔助作用,好的接生婆可以減輕産婦痛苦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但是孩子能不能順利出生,産婦能不能順利存活基本上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