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乳喂養孩子一吃就拉!為什麼?怎麼辦?媽媽别慌張辦法在這裡

文|菁媽

母乳喂養孩子一吃就拉!為什麼?怎麼辦?媽媽别慌張辦法在這裡

人們都說嬰兒是直腸子,一吃就拉!

媽媽一邊給孩子喝母乳,一邊聽到孩子的肚子咕噜咕噜地響,一下子就聽到孩子的屁股傳來噼裡啪啦拉屎的聲音。

有些媽媽着急忙活地停止喂母乳,給孩子換上尿不濕,結果一邊給孩子換尿不濕,孩子又一邊吐奶,孩子哭得稀裡嘩啦的,媽媽也手忙腳亂的。

母乳喂養的孩子一吃就拉也不少見,如果媽媽每次看到孩子拉便便都要換尿不濕,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喂養。

建議在喂母乳的時候孩子拉便便,媽媽不要慌張,畢竟包着尿不濕,淡定地讓孩子喝完母乳之後拍完嗝再給孩子換尿不濕,也不差幾分鐘。

母乳喂養孩子一吃就拉!為什麼?怎麼辦?媽媽别慌張辦法在這裡

為什麼喝母乳的孩子一吃就拉?原因有4個,媽媽了解不慌張

孩子的腹瀉中有一種腹瀉叫做母乳性腹瀉。

原因一:母乳中的前列腺素比較多

很多女性痛經的時候經常也會有肚子脹,老是想跑廁所大便的經曆。

主要也是因為痛經的女性體内的前列腺素比較多,前列腺素會促進小腸平滑肌的運動,還會增加水和電解質的分泌,會促進我們腸道的蠕動,導緻大便次數增多。

而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也會直接作用于孩子的腸道,孩子的腸道本來就比較短,在前列腺素的作用下就很容易馬上排出大便。

母乳喂養孩子一吃就拉!為什麼?怎麼辦?媽媽别慌張辦法在這裡

原因二:孩子乳糖不耐受

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就是乳糖,而乳糖在腸道的消化需要乳糖酶,如果孩子腸道裡面的乳糖酶含量比較少,那麼對于乳糖的消化能力就大為下降。

在喝母乳的時候乳糖沒有辦法消化,就在孩子的腸道裡面發酵産氣,刺激孩子的腸道,導緻大便次數增多,而排出來的大便經常會有泡泡,主要是乳糖發酵産生的氣體。

原因三:乳汁中脂肪含量多

不同媽媽的乳汁營養素含量是有所差別的,這跟媽媽的飲食有關,特别是很多地方坐月子的習慣就是媽媽要大魚大肉地吃,攝入大量的脂肪。

這些脂肪轉化為乳汁,就會導緻乳汁的脂肪含量比較高,而脂肪是油性的,也能夠潤滑腸道,促進腸道的蠕動加快,導緻孩子大便次數增多,這些大便中會看到比較油膩的脂肪。

母乳喂養孩子一吃就拉!為什麼?怎麼辦?媽媽别慌張辦法在這裡

原因四:媽媽飲食了緻過敏的成分

如果孩子大便次數有時候多有時候少,那就要警惕,可能是媽媽吃的食物中含有導緻孩子過敏的成分。

除了以上4個母乳的原因之外,還跟孩子本身腸道不成熟腸道比較短,大便儲存能力比較弱,肛門肌肉的收縮能力比較弱等本身的生理特性有關系。

是以母乳喂養的孩子要比奶粉喂養的孩子大便次數更多一些,一般在孩子兩個月之前每天大便4-6次是很正常的,有一些孩子甚至一天能拉8-10次。

母乳喂養孩子一吃就拉!為什麼?怎麼辦?媽媽别慌張辦法在這裡

母乳喂養時,孩子大便次數多怎麼辦?教你4招來應對

第1招:堅持母乳喂養監測生長發育

母乳喂養的孩子大便次數多不代表影響生長發育,隻要孩子的身長體重在正常的範圍内增長,比如孩子出生到滿月的時候身高能長5厘米,體重長兩斤,那說明孩子的營養攝入是比較充足的。

隻要孩子長得好,大便拉多一點,家長注意及時地更換尿不濕,給孩子用上護臀霜,預防紅屁股就行了。

母乳喂養孩子一吃就拉!為什麼?怎麼辦?媽媽别慌張辦法在這裡

第2招:寫飲食日記,找到過敏源

建議孩子大便次數多的,媽媽也要寫每日飲食吃的什麼,盡可能地找到導緻孩子過敏的原因,比如每一次吃雞蛋孩子大便次數就會多一些,那麼媽媽以後的飲食中要剔除雞蛋,或者是每次吃花生孩子的大便次數就會增多,那麼要剔除飲食中的花生。

第3招:前後奶都要喝

母乳中的前奶比較稀,大部分是水分和乳糖,後奶主要是蛋白質和脂肪,如果隻喝前奶,萬一孩子乳糖不耐受的話就容易拉肚子,如果隻喝後奶會導緻孩子覺得口渴,水分不足,而且喝有大量的脂肪,也有可能會大便次數增多。

是以母乳喂養的媽媽要注意,盡可能讓孩子把前奶後奶都要喝,如果乳汁比較多,就先讓孩子把一側乳房喝完,下一次再喝另外一次。

母乳喂養孩子一吃就拉!為什麼?怎麼辦?媽媽别慌張辦法在這裡

第4招:補充乳糖酶

可以适當地給孩子在母乳喂養之前喝一點乳糖酶,如果孩子是乳糖不耐受導緻的腹瀉,補充乳糖酶的效果會比較明顯。

是以孩子一吃就拉,家長不用慌張,這極有可能是孩子腸道不适應母乳中的某些成分,一般到孩子加輔食之後,這種情況就會得到極大的緩解。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請點選四歲孩子咬碎體溫針,媽媽半小時5步處理救了娃,醫生都點贊

寶寶吐奶光拍嗝沒有用!媽媽要學會用6招來預防更有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