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覺覺後覺,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精神

定期推送傳統文化課程資訊,傳統文化新聞、精彩善文,傳統文化用品、禮品,傳統文化修學書籍、音像等諸多優質内容,一站式傳統文化學習資訊服務微信平台!構築您的幸福人生!

先覺覺後覺,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精神

王畿的“無善無惡”,孔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說了同樣的意思。在《論語·雍也》裡,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中庸之為德,意思就是中庸的心态。中庸是一種心态,什麼心态?孔子沒有說明。南宋朱熹曾經解釋“中庸”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自此,南宋之後,四書取仕,大家都按朱熹的解釋。的确,“中庸”的意思,關鍵在“中"字。中庸,究竟如何了解?

中庸之道,經常被大家當作貶義詞來用。其實,中庸就是道,是一種合于道的心态,道心。不能了解“中庸”,諸位不要焦急。“中庸”,的确不好了解。孔子早就知道我們不能了解。孔子說:“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中庸》)意思是說,大家不能做到“中庸”,我是知道的。聰明的人會偏向于善,愚笨的人會偏向于惡。大家誤會“中庸”的意思,我也是知道的。求上進的人會偏向于善,不求上進的人會偏向于惡。人啊,誰不吃飯呢?但是,有幾人能真正吃出飯本來的味道呢?人啊,誰能離開中庸之道呢?但是,真能體會中庸的本義,太難啦。

2005年底,在中國管理講習班,我專門講了“中庸”與平常心。平常心,說說很容易。要真的做到平常心,難。其實,中庸的心态,就是我們說的平常心。人生,有生也有死,有得也有失。日月,有升也有落,有圓也有缺。生死、得失、升落、圓缺,本來都是事實。那麼,生死得失、貧富貴賤,誰是善、誰是惡呢?誰是好、誰是壞呢?誰是美、誰是醜呢?誰是對、誰是錯呢?連小孩都知道,有生必有死,有死還有生。但是,我們有幾人不貪生怕死呢?生死得失,本來無所謂善惡好壞。善惡好壞,是“人為”加到事物的身上的。而且,人還産生了一種心理現象趨利避害。人心,把生當作好,把死當作壞。然後,求生避死。于是,本來無善無惡的真實世界,被“人為”地變成了一個有善惡得失的虛幻不實的世界。我們眼睛一睜,看到的都是善的、惡的、好的、壞的、是的、非的世界。不僅如此,人與人之間還要為善惡、好壞、是非争論不休。

是以,有善有惡的心,背離事實真相;趨利避害的心,背離于道。

什麼是平常心?平,就是平等。用平等的心對待生死得失。生是好的,死也是好的。常,就是正常。把人或事分成善惡是非,我們的心就不正了,就歪了。正,就是無善無惡。

什麼是中庸?中庸,就是讓我們把心,從善或惡、是與非的兩邊上收回來。當心無善無惡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是中庸的心态。

格物,就是格去我們心中的善惡是非。王陽明說,所謂誠意,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讓是非善惡之心,回歸無善無惡之心,就是格物,就是誠意之功。是以,誠,就是中庸。

如何格物?如何修煉誠意之功?如何修道?如何登臨中庸的境界?《大學》的方法簡要精妙。《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止、定、靜、安、慮、得,這六個字,我把它稱為心理咨詢的六字秘訣。在後來的心理咨詢的實踐中,我用六字秘訣進行心理咨詢,提煉出簡便、可靠、快捷的“曾子療法”。“曾子療法”的最大特色是,改變了西方心理咨詢理論必須探尋個人隐私的局限,實作了心理咨詢不必再觸及個人隐私的新方法。

煩惱從哪裡來的?

好心情從哪裡來的?

人心不誠,偏離了中庸之道,是所有一切煩惱産生的根源。人心歸誠,重返中庸之道,一切煩惱頓失其根。是以,識道,信道,從道,是人生幸福的捷徑。好心情之路,如果離開道,越走越遠,越努力越痛苦。是以老話說,順道者昌,逆道者亡。依道做人做事,好心情就昌盛,幸福生活就昌盛。以誠待天下之事,以愛待天下之人、國泰民安,世界和平。中國文化,以和為貴。和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的基礎是誠,誠的基礎是道。以誠從道,和氣複生。和氣盛則天下共生,世界大同。道,本無是非。離開了道,無不是非。人有是非善惡之心,煩惱之芽從此萌發。什麼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就是“先覺覺後覺”的教育。中國文化,既不是中國古代文化,也不是古代中國人的文化。先覺,已經覺悟的人;後覺,我等還沒有覺悟的人。還沒有覺悟的人,跟已經覺悟的人修學覺悟之道,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以,我們了解,中國文化是“聖人對凡人的智慧教育”。覺悟的标準何在?

王畿的“無善無惡”就是标準。“ 無善無惡”的心是大徹大悟的覺心。心如明鏡,一塵不染。“ 無善無惡”的心,沒有染污。心無染,意亦無染,知亦無染,物亦無染。無論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隻要是凡夫俗子,都要跟聖人修學覺悟之道。孔子是聖人,覺悟的智者,三千門徒,七十二賢弟子。他們都跟孔老夫子學習覺悟之道。但是,他們能否代表孔子的智慧?不能。類似于今天的學校,學生要考試,有學生考試不及格。不及格的學生,能代表老師的知識水準嗎?同樣,跟孔子修學覺悟之道,有的弟子成績優異,有的良好,有的一般,有的不及格。隻有成績優異的弟子,其智慧才能接近“無善無惡”的心境。朱熹是孔子在曆史上的弟子,他的《四書集注》是修學孔子覺悟之道的成績單。朱熹的《四書集注》能打多少分,本人才疏學淺,無能為力。但是,《四書集注》絕對沒有達到“四書”的智慧水準,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如果把朱熹的《四書集注》,或其他大家的論著當作“四書”或孔子的智慧,中國文化就太冤枉了。

- END -

文章版權屬于作者,文中觀點不代表釋出方,僅供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