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在中國的月度銷量首次突破7萬輛。
1月11日,乘聯會釋出的資料顯示,特斯拉中國上個月的批發銷量高達70847輛,其中用于出口的銷量達245輛。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國的月度傳遞量首次進入7萬輛俱樂部。這樣的月度銷量規模,已經和BBA等傳統豪華品牌站在同一水準線上。而特斯拉的增長勢頭更猛,這讓“BBA們”的壓力陡增。
2021年,特斯拉在全球市場傳遞了93.6萬輛新車,其中僅中國的上海超級工廠就貢獻了484,130輛的年度傳遞量,占比高達51.7%,成為2021年特斯拉全球版圖中貢獻度最大的一塊,再度顯示了中國市場獨一無二的全球地位。
在特斯拉中國接近50萬輛的年度傳遞規模中,出口銷量占據了超過了16萬輛,而國内銷量則超過了32萬輛。在國内,特斯拉的年度銷量在所有的新能源車品牌中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的比亞迪銷售了近6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同比增長231.6%;上汽通用五菱銷售了包括宏光MINI EV在内的45.2萬輛純電小車,同比增長160%。
這三家頭部新能源車品牌加起來的累計銷量幾乎占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根據乘聯會的統計資料,2021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69.1%至298.9萬輛,其中特斯拉、比亞迪和五菱汽車三家的相加銷量大約是137萬輛,占到所有新能源車銷量的46%。
保持增長勢頭的新能源車品牌還有很多。比如,蔚來全年傳遞91,429輛,同比增109.1%,連續兩年翻番;理想傳遞90,491輛,同比增長177.4%;小鵬則傳遞98,155輛,同比勁增263%;大衆汽車品牌則表示其ID.電動車在12月的傳遞量達到13787輛,全年傳遞量超過7萬輛,基于中國市場的增長勢頭,大衆有信心ID.電動車的銷量在今年能實作翻番。
乘聯會預計,原來預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480萬輛,目前應調整到550萬輛以上,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到25%左右。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突破6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22%左右。
乘聯會表示,2021年四季度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30萬輛,随着國内消費者對新能源市場認可度的大幅提升,政策補貼的力度穩定,必然推進2022年的中國新能源車銷售總量暴增,繼續保持世界50%以上份額的超強領軍地位。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近期刮起的新能源汽車漲價潮會對今年的市場産生不利影響。2021年年底,特斯拉率先宣布在售的Model 3和Model Y分别漲價1萬元和21,088元,由于超過了30萬元補貼标準線,Model Y将不再享受政策補貼;小鵬汽車也在1月11日宣布全系車型漲價數千元;此前,大衆、廣汽埃安均已宣布漲價。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這次漲價潮對新能源車市的影響并不是特别大。因為現在廠家手裡積攢了大量訂單,這些訂單仍能享受漲價前的售價。因而,現在的漲價潮對現在的市場并沒有造成影響。
崔東樹進一步表示,新訂單的傳遞至少也要等到春節之後了,屆時廠家根據市場變化下調價格的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總體來看,得益于不斷上漲的規模和不斷完善的供應鍊,新能源汽車大幅漲價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中國車市目前沒有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消費者不會以太高的價格買到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