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1951年4月16日,麥克阿瑟從日本出發傳回美國。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當天的送行過程萬分熱鬧,約有200萬人趕到現場,人們的情緒各不相同。

有人不顧麥克阿瑟身旁的天皇,大喊“萬歲!”,也有日本女失聲痛哭,奮不顧身地表達着對麥克阿瑟的不舍。

這一幕顯得十分荒誕,日本群眾的情緒無一不在透露着對這位美國的“讨好态度”,反而熟視無睹當天送行的天皇,不過,這種“熱情”并沒有持續太久。

麥克阿瑟回到美國以後,日本群眾才知道麥克阿瑟是被撤職回到美國。

得知這一消息後,麥克阿瑟的名字再也沒有在日本響起,仿佛這個人從未來到日本一般。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一、“美國将軍”萬歲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滑稽的一幕?

這就要說起故事的背景——二戰時的日本與美國。

二戰烽煙四起,美國選擇抱臂立于一旁,隻管靜靜地在戰争中大撈橫财。

日本看不過去美國的悠閑姿态,在珍珠港上胡作非為,成功惹怒了美國。

起初,日本對于美國堅定地站在“反法西斯”的一方不以為意,直到兩枚原子彈落下,日本才認清局勢宣布投降。

在投降書簽訂以後,美國借助鞏固“勝利局面”的借口,要求向日本派兵以達到控制亞洲國家的目的,而此次被派往日本的駐軍首領就是麥克阿瑟。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回憶起在日本的這段日子,麥克阿瑟搖頭笑道:“你根本想象不到日本人有多可笑,天真得像個小孩子。”

麥克阿瑟此話不假。

當他抵達日本的時候,他獲得了空前的歡迎,日本人民簇擁在他身後,仿佛麥克阿瑟根本不是什麼敵國将軍,而是全日本人民的大英雄。

從剛開始的錯愕到怡然自得,麥克阿瑟沒有花費多長時間就适應了。

這位天才将軍自恃清高,向來不拒絕他人的追捧,日本人的“熱情”對他來說很受用,人們看着高傲自大的将軍邁着六親不認的步伐踏進日本的土地。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二、短暫的憤怒和轉變的态度

鑒于此次駐軍問題,日本天皇親自接見了麥克阿瑟,兩國因為駐軍問題進行會議很正常,但随着會議上的一張照片流出,群眾産生了極大的憤怒情緒。

照片當中的兩位主角分别是麥克阿瑟和日本天皇本人,畫面中的二人站在一起,共同看向鏡頭。

普通的一張相片讓人卻覺得十分憤怒,照片中的天皇衣着嚴謹,站姿硬挺,雖然個子并不高,但能看得出其一國代表的風範。

反觀站在旁邊的麥克阿瑟,身為一名軍人卻毫無軍姿可言。

敞開的領口,腆着的啤酒肚和放松的面部表情無不說明了麥克阿瑟的心聲:即便是日本天皇也不能奈我何!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人們不敢相信一直以來信奉的天皇會受到敵國将軍的如此藐視,紛紛怒罵麥克阿瑟。

即便如此,輿論聲也沒有影響到麥克阿瑟,他并不在意日本人會如何看待他,一心隻沉溺于日本的女人和美食當中。

謾罵的聲音并沒有持續多久,大家也許是被天皇對此事不管不問的态度激怒,也許是認清了美軍實力的強大。

“慕強”的日本人民竟然選擇不再維護天皇,直接承認麥克阿瑟是強者一般的存在,這毫無疑問是把麥克阿瑟放到了比天皇還高的位置。

他們稱贊麥克阿瑟強健的體魄和智慧的頭腦,揚言要在日本的國土上為麥克阿瑟修建紀念館。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麥克阿瑟當然樂意接受這些人的追捧,甚至在某些時候,他發自内心地認為日本群眾“過分可愛”,比起美國的一些人好太多。

三、日本:麥克阿瑟“最愛的港灣”

麥克阿瑟是二戰時期美國最為著名的将軍,他的軍事能力在美國數一數二,再加上各種榮耀的光環,本就自傲的麥克阿瑟甚至不把美國的議員和總統放在眼中,多次出言不遜引來衆人聲讨。

在這樣的對比之下,“溫順”的日本人民自然更得麥克阿瑟的歡迎。

人民的誇獎如潮水一般湧向麥克阿瑟,随之一同的還有各種書信。

在這些信封當中,有不少的女性向麥克阿瑟表達自己的愛意,她們稱贊麥克阿瑟是神明一般的存在,希望自己能夠與麥克阿瑟有一段露水情緣。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字裡行間的熱情讓麥克阿瑟本人都十分驚訝,這也是他日後提及日本人民時,評價後者可愛的原因之一。

身處長期的誇贊當中并不是一件好事,麥克阿瑟雖然堅守敵我的立場,但是也變得頭腦發昏,他忽視了自身的缺點,自我認可是能夠成為總統的人才。

麥克阿瑟計劃着等日本獨立以後,回到國内競選總統,可惜這場美夢沒多久就破滅了。

4月11日,美國方面傳來卸職令,麥克阿瑟不再是駐軍最高司令。4月16日,麥克阿瑟起程回到美國。

四、不再被“愛”的麥克阿瑟

此時的日本人民還不知道麥克阿瑟斯被卸職的消息,他們還把麥克阿瑟視為最高的權威。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日本天皇親自來為麥克阿瑟送行,這是他第十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同麥克阿瑟會面。

結束完政治會面,麥克阿瑟如當初的模樣,邁着六親不認的步伐走向飛機。

群眾之間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200萬人的場面十分混亂,女人的哭喊讓人恍然覺得這是一場夫妻之間的生離死别,男人們也在急切地揮舞着自己的手,他們在向心中的英雄表達自己的敬意。

反觀是被追捧的麥克阿瑟一臉淡定,施施然地走向飛機。

一直到麥克阿瑟回到國内,日本人才知道麥克阿瑟被卸職的消息。

風聲一下子就轉變了,男人們在提起麥克阿瑟時眉頭緊皺,女人們更是棄之如履,大家好像都忘記了曾經的自己有多麼追捧麥克阿瑟。

1951年,麥克阿瑟回美國,200萬人為他送行,日本女當場失聲痛哭

回到國内的麥克阿瑟與友人會面,被問起在日本的日子時,麥克阿瑟一臉嘲弄:“怎麼說呢?你不會在這個世界上見到第二個如此可笑的國家,他們實在是太可愛了,簡直出乎我的意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