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密克戎疫苗已投産3月可用 張文宏:每年接種的疫苗不是好疫苗

輝瑞公司CEO阿爾伯特·布爾拉 (Albert Bourla) 周一表示,該公司研發的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異性疫苗将于今年3月準備就緒,目前已經投入生産。

企業已經開始投入研發廣譜和通用的冠狀病毒疫苗,希望未來能夠通過一次性接種一個疫苗,産生針對多種冠狀病毒的保護效力。

目前針對是否有必要進行第四劑疫苗的加強接種,仍然缺乏明确科學依據。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近日表示,需要每年接種的疫苗不能稱為是成功的疫苗。

奧密克戎疫苗已投産3月可用 張文宏:每年接種的疫苗不是好疫苗

是否需要持續接種疫苗仍不确定

布爾拉表示,盡管不确定這些疫苗将被如何使用,但公司準備好承擔一定的生産風險,因為他相信一定有一些國家會需要這些疫苗。

“我們的目标是生産一種能更好地預防針對奧密克戎感染提供保護的疫苗。”布爾拉說道。他同時表示,該疫苗還将針對正在流行的其他新冠變異株提供保護。

根據英國衛生安全局的真實世界研究資料,輝瑞和Moderna的mRNA疫苗在第二劑接種後20周内對于預防奧密克戎症狀感染的有效性隻有10%左右。在第三劑加強疫苗接種後,預防症狀性感染方面的有效性增加至75%左右。

白宮首席醫療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去年12月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支援需要專門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異性疫苗,因為現有的加強疫苗可以很好地對抗這種變異株。

針對是否有必要接種第四劑疫苗,輝瑞的态度與此前相比也出現了轉變。布爾拉周一表示,他現在仍然不确定是否需要接種第四劑加強疫苗,此前在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早期時他曾預計,人們接種第四劑疫苗的時間可能會早于預期。

不過Moderna公司CEO班塞爾(Stephane Bancel)仍然準備好在今年秋季為人們接種奧密克戎特異性疫苗。班塞爾稱,該公司開發的奧密克戎特異性疫苗将很快進入臨床試驗,目前仍在讨論該疫苗是否需要包含其他抗病毒的成分。

“疫苗的研發必須要領先于病毒。”班塞爾表示。他還稱很多國家的政府都已經做好定期接種病毒疫苗的準備,Moderna預計今年将提供20億至30億劑新冠加強疫苗。

但目前隻有以色列開始為60歲以上以及免疫系統受損的高危人群和醫療保健工作者提供了第四劑加強疫苗。以色列研究發現,第四劑疫苗接種後,每周會增加五倍抵抗新冠病毒的抗體。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設定了今年為全球70%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的目标,但目前很多國家的疫苗接種率仍然很低,很大原因是因為沒有疫苗可用。

張文宏教授日前在談到未來疫苗接種政策時表示:“現在判斷需要持續接種新冠疫苗的證據仍然不充分,比如在美國,自然輕症感染越來越普遍,未來是否需要接種還是要看疾病的症狀是否會更加嚴重。”

張文宏同時指出,大部分疫苗無需每年接種,需要每年接種的疫苗不是成功的疫苗,比如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的快速變異,現有的流感疫苗在預防感染方面隻有40%到60%的有效性,甚至到流感季結束時有效性不到10%。

根據美國CDC的資料,從2010年至2020年,流感每年在美國造成1萬至5萬人死亡,每年感染人數最多超過4000萬例。

廣譜通用疫苗研發提上議程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希望發明一種一次性接種就能長期有效的通用流感疫苗,目前包括輝瑞和Moderna在内的公司也都在使用mRNA新技術,進行通用流感疫苗開發的嘗試。

班塞爾表示,每年約有10種呼吸系統病毒會導緻人們住院,一些與流感症狀相似的疾病并不為公衆熟知,比如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我們認為需要一種一次性包含所有的這些不同抗病毒成分的疫苗,能夠同時抗流感、抗RSV和抗新冠,并且針對當季流行的病毒株有特異性。”班塞爾表示,“這是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

Moderna正在開發一個針對RSV的抗病毒疫苗和一個抗流感疫苗,班塞爾稱現在希望快速地把這兩個平台整合起來。

由于mRNA技術的靈活快速,未來隻需要每年對同一種基礎成分的疫苗進行改良,就能獲得更新版疫苗。“在我看來,這有點像你可以通過在同一個小瓶中添加更多成分,來獲得每年的更新産品。”班塞爾表示,“也可以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流行的病毒株進行調整,這極大地縮短了疫苗生産的時間周期。”

Moderna和輝瑞公司都在針對四價的mRNA季節性流感疫苗進行一期臨床試驗,但早期臨床試驗結果并不理想。為此,企業仍将繼續加大研發支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下屬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 (NIAID) 部門為通用流感疫苗研發的年度撥款約為2.2億美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曾多次強調開發通用疫苗的重要性。他說道:“全球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都在努力尋找一種冠狀病毒的通用疫苗。最好打一針就可以覆寫所有種類的冠狀病毒,但目前仍未找到好辦法。我們期待中國在通用疫苗的研發中能夠取得突破。”

去年8月,已經有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君實生物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關于抗新冠病毒的廣譜單抗研究成果,首次報道了一種靶向多種冠狀病毒入侵受體ACE2的阻斷抗體,該抗體能夠有效預防和治療新冠及其變異株感染宿主細胞及模式動物。

但研究人員表示,廣譜疫苗的實作比廣譜抗體難度更大。“疫苗的難度在于未來抗原的漂移和轉換怎麼樣我們都不知道,疫苗想要廣覆寫就必須有一個好的預測,這需要靠科學,更需要靠運氣。”一位從事疫苗研發的生物醫藥企業負責人告訴第一财經記者。

複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應天雷教授也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廣譜疫苗實作難度很大,因為疫苗打下去之後,無法保證它隻産生廣譜抗體,這就會導緻廣譜抗體濃度稀釋,效價不夠。”

周一,一項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T細胞免疫研究,為下一代廣譜疫苗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人員通過對52個家庭成員的新冠聚集感染研究發現,普通流感冠狀病毒感染後可産生高水準的T細胞免疫,能有效抵抗新冠感染。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該研究的共同作者Ajit Lalvani教授表示,T細胞靶向的新冠病毒的内部蛋白可以為下一代疫苗的研發提供替代目标。目前大部分的新冠疫苗是針對病毒刺突蛋白開發的,由于病毒快速變異會導緻疫苗靶向的成分失效。

“相比之下,我們發現的保護性T細胞靶向的内部蛋白的突變要少得多。”Lalvani表示,“我們預計包含這些較為保守的内部蛋白的新疫苗,将誘導更廣泛的保護性T細胞反應,進而防止目前和未來的新冠變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