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顔真卿《三表帖》,又名《顔魯公三表真迹 》行書,字型方中見圓,渾厚強勁,端莊大氣,有血有肉。

《讓憲部尚書表》,全文共615字,時間早于《祭侄文稿》(758)一年,通過《讓憲部尚書表》讓我們發現,顔真卿早期行書受到王羲之行書尤其是《聖教序》等作品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而其行書取得的成就不亞于他楷書上的成就,甚至或有過之,值得後來者深研精析,認真體會學習。

《行書·三表帖·冊》

顔真卿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謝贈祖官表》

謝晉王曹王侍讀贈華州刺史表。

此表乾元元年(758年)四月作于蒲州。

乾元元年二月,朝廷追贈真卿祖昭甫華州刺史,真卿特上表緻謝。真卿在表中追述了其祖父昭甫的才學與事迹,以及顔氏曆代蒙受的皇恩,表示“感戴屏營,萬死非報,無任戰荷之至”。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 五十歲 二月初五日,改至德三載為乾元元年。十七日,朝廷贈真卿祖顯甫華州刺史。三月五日,遷蒲州刺史、充本州防禦使、使持節蒲州諸軍事,封丹陽縣開國侯,有謝表。四月,有《謝贈祖官表》。五月二十八日,朝廷追贈杲卿為太子太保,谥“忠節”,有謝表。侄泉明赴河北找回常山死難将士遺屬三百餘人,求得父杲卿及兄季明等人屍骨。九月三日,真卿撰行書《祭侄文稿》。十月初,因禦史唐誣告,貶為饒州刺史。九日,途經華陰縣,登華山,遊金天王祠,有《華嶽廟題名》。二十一日,至洛陽,掃拜伯父元孫墓,撰書《祭伯父濠州刺史文》。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謝贈祖官表

臣真卿言:伏奉二月十七日恩制,臣亡祖故曹王屬、曹王晉王侍讀先臣昭甫特蒙聖恩,超贈使持節華州諸軍事華州刺史。天茲錫類,泉壤疏榮,捧戴殊私,阖門感慶。中謝。竊以臣亡祖伏膺文儒,克笃前烈,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特為伯父故秘書監先臣師古之所賞愛。師古每有注釋,未嘗不參預焉。又與學士令狐德等同侍天皇,得備顧問。有時無命,夭阏盛年。臣亡父故薛王友先臣惟貞、亡伯故濠州刺史先臣元孫等,并襁褓苴麻,孩提未識,養於舅氏殷仲容,以至成立。臣堂兄故衛尉卿兼禦史中丞杲卿,即元孫之子,及臣兄弟等,幸承贻厥之訓,遭遇明聖之朝,各以微誠,皆蒙殊獎。杲卿雖死,為不朽矣。臣亦何人,屢叨榮祿?夙夜懼,慚戴已深。不謂霈澤曲г,[B14A]贈俯及,特蒙加等之禮,實為非常之恩。感戴屏營,萬死非報。無任戰荷之至。謹因中使内谒者監張抱誠冒死陳謝以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謝兼禦史大夫表

臣真卿言:伏奉今日制書,以臣兼禦史大夫,本官如故。恩榮累及,成命曲臨,捧戴殊私,慚惶靡據。中謝。臣孱微有素,抗直無聞。比守平原,困於兇賊,不能死節,負義歸朝。斧钺之誅,甘心待命;崇高之位,不次頻叨。孟夏之中,始操刑柄;數旬之内,兼總憲司。撫已缺如,負乘斯甚,将何以明刑天下,振舉朝綱?臣聞秦漢之時,凡有制诏,皆下丞相、禦史府。人到於今,稱為副相。東方朔舉自古聖賢以次百官,乃以孔某為禦史大夫,則知其官何可妄授!況列曹尚書,古之常伯,如天之有鬥,豈易其人?昨以表辭,非敢矯舉,恐煩天聽,亻黾亻免就班。候隙請間,方拟牢讓,不圖榮寵,又集微軀。聖恩頻繁,固令即上,陳請莫遂,惶懼益深。又臣竊見近日朝列之内,或有身兼數官,苟貪利權,多緻颠覆,害政非一,妨賢實多。臣嘗忿之,其忍自冒,無任懇迫屏營之至。謹詣閣門陳謝以聞,倘天聰聽卑,猶冀少回恩命,停臣一職,别授忠賢,則雖死猶生,期於畢力。臣某雲雲。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讓憲部尚書表

臣真卿言:臣聞無功受賞,為善不勸;有罪不罰,為惡罔辨。陛下克複之期,匪朝伊夕。至如賞罰二柄,事在必行,苟或不明,於何取則?臣以愚懦,叨守平原。屬逆賊安祿山背叛聖恩,擾犯河洛。臣堂兄杲卿,以常山太守首開土門,臣與河北諸郡因之固守。人臣本分,夫有何功?上皇授臣戶部侍郎兼知招讨采訪等使,已失人望。緣賊未滅,遂不敢辭。又令李光弼、郭子儀、賀蘭進明等,與臣計會,同讨兇逆。三數月間,河北向定。屬潼關失守,大駕西巡,光弼等卻入土門,諸郡危逼。陛下禦極,又錄臣無功,寵以非次,常伯亞相,一時猬集。兄允南、弟允臧等,連榮台省,一男三侄,皆授好官。在臣一門,叨幸斯極,殒身碎首,無以上報。臣常使判官钜鹿郡南和縣丞賈載、侄男永王府典軍廣成,及行官鄧昌珍、楊神功、裴法成等十馀人,将彩物絹帛,相繼渡海,與劉正臣計會,共和兩蕃。正臣等克期南來,行已有日。屬逆賊史思、明尹子奇等乘其未至,悉力急攻,諸郡無援,相次陷沒。皆由臣孱懦無謀,緻此颠沛,誠合殉命危難,死守孤城。以為歸罪阙庭,愈於受擒賊手,是以亻黾亻免偷生過河。緣劉正臣使楊神功将牒與臣,索兵馬及盤瓶錦帳,令應接奚契丹等。不與其勾當,伏恐陛下贻憂。又恩敕先超授吳郡司士鄭毓樂安郡太守,令於江淮南兩道度僧道,取錢與臣召募士馬,令應接河北。臣由此未獲即赴行在,遂至廣陵、丹陽等郡,各與采訪使計會,竟不得兵馬。即累奉聖旨,許臣入奏。行至武當郡,又奉恩命,除臣憲部尚書,兼令使者送告身與臣。捧戴殊私,不任惶懼。陛下縱含宏善貸,不忍明刑,在臣冒至深,胡顔自處。臣忝為大臣,系國休戚。損臣益國,臣受其益;損國益臣,臣受其損。若受任失守,還朝屢遷,示國無刑,於臣大損。非敢外飾,實披至誠。又臣名節雖微,任位頗重。為政之體,必在律人,恩先逮下,罰當從上。今罪一人,則萬人懼。若怙於寵,四海何瞻?伏願陛下重貶臣一官,以示天憲,使天下知有必行之法,則知有必賞之令,寵榮過於尚書遠矣。無任懇悃之至。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碑帖觀止】顔真卿《三表帖》行書欣賞

顔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别号應方,生于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顔師古五世從孫 、顔杲卿從弟,唐代名臣、傑出的書法家。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顔真卿登進士第,曾四次被任命為監察禦史,遷殿中侍禦史。因受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為平原太守,人稱“顔平原”。安史之亂時。起義軍對抗叛軍。唐肅宗即位後,拜工部尚書兼禦史大夫,為河北招讨使。至鳳翔,授憲部尚書,後遷禦史大夫。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顔魯公”。興元元年(784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曉谕,凜然拒賊,終被缢殺。

顔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創“顔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并稱“顔柳”,被稱為“顔筋柳骨”。善詩文,著作甚富,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顔魯公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