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比較尴尬的朝代,有過康乾盛世的輝煌,也有鴉片戰争後的屈辱和落寞,人們提起康熙盛世總會心存憧憬和向往,因為這畢竟是中國曆史發展過程中最後的兩個盛世,但是提起鴉片戰争後清政府的腐敗軟弱,大家又憤恨不已,一個個賣國條約,一次次割地賠款,将老百姓推向了水深火熱。

說到清朝,每個人對晚清的印象基本都以負面為主。雖說如今有許多講述清朝宮廷生活的電視劇,閱聽人還比較廣泛,但客觀而言,晚清對我國社會造成的發展拖沓并非一點兩點。晚清的閉關鎖國政策,加上統治者的昏庸無能,導緻近代中國一度成為列強眼中的“大蛋糕”,差一點被西方資本國家蠶食鲸吞。不過好在,如今的中國已經逐漸站了起來,那段灰色的曆史終究變成了一段過往。中國社會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理應的事實,從客觀上來說,這也更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然而就當封建社會一去不複返的時候,有個人他卻不樂意了。
金複新出生于1935年,此人為滿族人,滿族名字為愛新覺羅·州迪,他自稱自己是多爾衮的10世孫,更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堂弟。據說,在州迪小的時候,他在家中沒有外人在的時候,都稱自己的父親為阿瑪,而家中也會保持着清朝皇室的一些傳統。最為顯著的特點在于,他們家中之人堅持穿着黃色的衣物,即使在戰争年代物質十分匮乏的時候也不例外。
進入他的房子時必須戴太陽鏡,不然會被他明亮的家具刺到眼睛,州迪家境是非常富有的,他家位于廣州的“黃金宮”占地數百平方米,室内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著名的書畫,象征着清朝的弓和箭,家中無論什麼東西都是黃燦燦的,這種統一的配色正常人絕對接受不了,但他卻非常喜歡。
2007年2月12日,由于恰逢春運高峰期,就在這時州迪準備去東北祭祖,結果卻因買不到車票大鬧廣州火車東站,當時他以皇族身份來到車站值班室靜坐索要車票。由于這次動靜較大,很多人就開始調查州迪真正的身份。那麼州迪是不是滿清皇帝後代,或者說是不是多爾衮的十世孫呢?對此,廣州市滿族曆史文化研究會的成員和多位專家曾召開座談會,在這次座談會上時任廣州市滿族聯誼會會長汪宗猷在接受記載采訪時表示,“這位自稱多爾衮後裔的州迪身世可疑,我們甚至認為他不是我們滿族的一員。”
首先便是多爾衮并沒有男性後代,不可能有孫輩後代;其二,世居廣州的6100多個滿族人都是八旗後人,他們的先祖于乾隆21年才開始分批陸續來到廣州,後人都是第八、第九代。按州迪所說,他的先祖是在1650年後南遷的,那麼他們到廣州的時間比先祖大約早近150年,從年份推算,他不可能是第十代人。
不過在2007年,州迪回遼甯撫順祭祖,順便再北京拜訪溥儀的弟弟溥任,理由是溥任曾與他的父親有過一面之緣,作為後輩和宗親理應拜見。溥任自然是清朝實打實的王爺,當時已年事已高,為人非常低調,看到州迪一身清朝裝扮,馬上教育他:“别再眷戀大清朝,也不要搞特殊,時代在進步,做一個普通百姓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