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忻州人物:白樸,河曲縣,“元曲四大家”之一

白樸(1226-1306後),初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号蘭谷,奧州(今河曲縣)人。出生于官宦之家,父白華,字文舉,号寓齋,金貞祐三年(1215)進士,初為應奉翰林文字。七年,授樞密院判官,以有機謀,善辭辯為皇上倚重。金亡後從移刺瑷入宋,任均州提督。後範用吉殺均州長吏送款于北朝,華因而北歸。

白華三子,白樸為次子,幼年随父居金都南京(今開封)。7歲時,蒙古軍攻陷南京,其母被亂軍搶走,父此前已随金哀宗逃鄧州,白樸由元好問挈領出京,北渡黃河往山東。元、白為中州世契,兩家子弟,每舉長慶故事,以詩文相往來。白樸為元好問通家侄,幼讀穎悟,元好問每至其家,都關心地問他的學業,曾贈詩曰:“元白通家舊,諸郎獨汝賢”。數年後,白樸父北歸,蔔築于滹陽(今河北正定),謝元好問曰:“顧我真成喪家犬,賴君曾護落窠兒。”

白樸因幼遭亡國之難,倉皇失母,故有滿目山川之歎,常郁郁不樂,屈己降志,玩世滑稽,專為律賦之學。青壯年時期,曾漫遊大都(今北京)、順天(今保定)、壽春(今安徽壽縣)、懷州(今河南沁陽)等地。中統初,中書左丞相史天澤拟薦之于朝,白樸再三遜謝,“栖遲衡門,視榮利蔑如也”。55歲時,徙家金陵,從諸遺老放情山水間,日以詩酒優遊,用示雅志。在大都曾與關漢卿等同入玉京書會,為當時劇壇上的風雲人物。賈仲明吊趙子祥詞雲:“白仁甫、關漢卿,麗情集,天下流行。”晚年北返故裡,卒年80有餘。

白樸尤工于詞曲,是“元曲四大家”之一。著有詞集《天籁集》2卷,《天籁集摭遺》1卷;雜劇15種:《絕纓會》、《趕江江》、《梁山伯》、《賺蘭亭》、《銀筝怨》、《斬白蛇》、《梧桐雨》、《幸月宮》、《崔護谒漿》、《錢塘夢》、《高祖歸莊》、《鳳凰船》、《牆頭馬上》、《流紅葉》、《箭射雙雕》。今存完整雜劇僅兩種:《牆頭馬上》、《梧桐樹》。另有《流紅葉》、《箭射雙雕》的殘文片斷。今流傳的《東牆記》,疑非白樸原作。

《牆頭馬上》(《裴少俊牆頭馬上》)與關漢卿之《拜月亭》、王實甫之《西廂記》、鄭光祖之《倩女離魂》,被稱為元雜劇中“四大愛情戲”。其結構嚴謹,妙語如珠,戲劇沖突尖銳,人物性格鮮明,極富于反封建性,為中國戲劇史上傑作。

《梧桐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為白樸之名作。其格調纏綿清麗,典雅隽永,“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佳句無窮,力重千鈞。在最後一幕,寫雨聲的凄涼,景物的蕭瑟:“[叨叨令]:一會價緊呵,似玉盤中萬顆珍珠落。一會價響呵,似玳筵前幾簇笙歌鬧。一會價清呵,似翠岩頭一派寒泉瀑。一會價猛呵,似繡旗下數面征鼙操。兀的不惱殺人也麼哥,兀的不惱殺人也麼哥。則被他諸般兒雨聲相聒噪。[倘秀才]:這雨一陣陣打梧桐葉凋,一點點滴人心碎了。著金井銀床緊圍繞,隻好把潑枝葉做柴燒鋸倒。”前人之盛推《梧桐雨》,即在其曲辭文采上。

明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謂:“自仁甫之詞,如鵬抟九霄,風骨磊砄,詞源滂沛,若大鵬之起于北冥,奮翼淩乎九霄,有一舉萬裡之志,宜冠于首。”王國維雲白樸似“詩中劉夢得,詞中蘇東坡,婉約豪放,兩美蓋皆有之矣。”其《牆頭馬上》被譯為日文,《梧桐雨》在清鹹豐元年(1851)即被法國著名漢學家巴贊撰文介紹到海外。

資料來源:《忻州地區志》1997年12月。黃翔(陰山小蟲)整理于2022年元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