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太後把持清朝47年,最根本原因:很會處理娘家和婆家的關系

在男尊女卑的清朝,以一介女流之身掌控朝政47年,在鹹豐帝死後,把清末三帝牢牢掌控在手中,變成唯命是從的傀儡,成為帝國權力的核心。雖然曆史評價不怎麼好,甚至被認為是中國近代遭受列強淩虐的禍首,可對于她縱橫捭阖的政治能力,沒有人不佩服。

慈禧太後把持清朝47年,最根本原因:很會處理娘家和婆家的關系

為何她能實作這種“偉業”,專家答曰:

根本原因在于慈禧很會處理娘家和婆家的關系。

外戚專權和保持皇權獨立,是貫穿中國古代王朝的一對沖突,很多皇帝都在這上面栽了跟頭。而

慈禧憑借着獨特的政治地位,妥善處理了葉赫拉那與愛新覺羅的關系,這是其能執掌權力40餘年的根本原因。

為了大家可以更清楚的了解這一點,我們拿和慈禧很相近的一位女性來做對比。武則天也是登上權利頂峰的一位古代女性,她先是“垂簾于禦後,政事大小,皆與聞之”,後來更是直接稱帝。全面接管權力後,她立武氏七廟,把自己上五代祖皆追尊為皇帝,并大力提拔武氏家族的族人掌控朝政,軍權、政權皆有其兄弟子侄掌握。同時,她殘害李氏皇子皇孫。如此做法,不僅引得李氏族人激烈反彈,那些重臣、舊臣也強烈不滿,動搖了其統治。

慈禧太後把持清朝47年,最根本原因:很會處理娘家和婆家的關系

而慈禧太後,

在掌控權力的數十年裡,對娘家和婆家的關系就處理得比較穩妥。

一方面,她沒有特别關照自己族人。

葉赫那拉氏族人在慈禧掌權期間,并未予以顯爵重任。有人可能會想,她的曾祖父、父親、弟弟不是被封為或追封為三等承恩公嗎?這裡需要澄清的是,這些爵位并沒有違例,而是遵循外戚封爵的慣例,與慈禧太後個人意志沒有多大關系。

慈禧太後把持清朝47年,最根本原因:很會處理娘家和婆家的關系

而且她臨死前,遺命溥儀繼位,說軍政大事由攝政王裁定,如果有重大事件的話,就請皇太後,也就是她的侄女隆裕太後參與。慈禧讓隆裕太後退居幕後,或許就是考慮到将最高權力歸還給愛新覺羅氏;

另一方面,慈禧所選擇的兩位皇帝,光緒帝載湉和宣統帝溥儀,都是愛新覺羅氏家族中血統比較純正的近支親王後代,

顯示出了對皇權交接的重視和尊重,以及對愛新覺羅正統性的認可。

慈禧太後把持清朝47年,最根本原因:很會處理娘家和婆家的關系

是以,盡管慈禧獨斷專行,讓很多人不滿,可沒有人覺得她對愛新覺羅氏不忠,會颠覆皇權。而這就和她十分妥善地處理了兩族關系,沒有給他人以攻诘口實有很大關系。正是因為這樣,當她與恭親王、醇親王等進行鬥争時,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清朝内部的權力之争,是家族内部的家務事兒,沒必要參與。否則,她要真像武則天那樣,提拔自己族人,打壓愛新覺羅氏,估計會招緻強烈反彈,在當時内憂外患的背景下,能否掌控權力近半個世紀,就不好說了。(微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