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史以來,中國最嚴重的一次人口損失,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瞬間蒸發

能被譽為“千古一帝”的皇帝,實屬鳳毛麟角,能獲得這般贊譽的統治者,不但要有人中龍鳳的能力,還要做出舉世矚目的實績。筆者認為,能擔得起這一稱号的,唯有秦皇漢武。

有史以來,中國最嚴重的一次人口損失,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瞬間蒸發

尤其是漢武帝,在他的統治生涯中,大漢的江山蓬勃發展。不僅如此,漢武帝之後的兩位皇帝,更是将中國的發展推向一個嶄新的局面。如果說,繼盛唐之後哪個曆史時期最讓中國人感到自豪,筆者認為唯西漢與北宋。從西漢晚期的“人口普查”中,我們能夠得到這樣一組資料。

公元前六年,全中國的總人口大約在五千九百萬左右。要知道,當時的人口普查率比較低,這個資料并不準确。如果,将當時的“黑戶”全都計算在内的話,那麼,這一數字起碼要翻倍。也許很多人覺得這個人口數量根本無法與當代的中國相提并論,要知道當時的醫療水準非常低,且生産力也十分落後,能将人口發展到這種程度,已難能可貴。

有史以來,中國最嚴重的一次人口損失,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瞬間蒸發

然而,正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封建的盛世是不長久的。縱觀我國曆史發展,始終沒有逃過這一定律。在西漢為人民締造二百年和諧盛世後,天下再次面臨危如累卵的局面。這種情況是難免的,有英明神武的統治者,自然就有昏庸無能的庸君。大約在漢元帝以後,漢朝的皇帝水準便逐日下降,老百姓要繳納的賦稅也越來越高。與日俱增的賦稅,加上頻發的自然災害,讓漢朝農民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老百姓沒法過上溫飽的日子,自然要以造反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亂世之中,漢帝卻不能制止這種場面,這是因為當時專權的外戚已威脅到了中央集權統治。皇帝在朝堂上的話語權非常有限,以王莽為首的外戚一手遮天,幾乎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程度。值得玩味的是,即便王莽通過違法的手段篡奪政權,當時的老百姓仍對其推崇備至。

畢竟,王莽非常擅長拉攏人心,當各地發生疫病災荒時,王莽經常打開國庫,以自己的名義周濟百姓。時間一長,全國各地的老百姓對王莽一片叫好聲,認為他才是皇帝的不二之選。王莽收獲了天時地利人和,順理成章地篡位登基,建立了新朝。老百姓滿以為,這位“愛民如子”的皇帝登基後,會給他們帶來國泰民安的好日子。殊不知,等待着他們的噩夢才剛剛降臨。

有史以來,中國最嚴重的一次人口損失,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瞬間蒸發

王莽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政治家,上位後推行一系列改革均給民間帶來無比的負擔。如王莽所施行的土地國有制,讓百姓失去了私有的耕地,以至于當時的農民缺乏耕種的積極性,國家的糧食産量直線下降。除此之外,王莽還禁止商人和手工業者擁有超過一萬錢以上的資産,如果,商人和手工業者的資産數量超過這個數字,那麼,他們的财産将全額充公。一時之間,國家商業發展持續低迷,沒人願意做生意。

在對外戰争方面,王莽窮兵黩武。然而,王莽的軍事能力非常低,他連基本的統帥常識都不具備,他指令來自北方的士兵南下作戰,讓絕大多數士兵因水土不服而喪失戰鬥力。由于,士兵在南方感染了瘟疫,在北上回歸都城期間疫病擴散到了北方。根據文獻的記載,僅在公元23年,長安就因為疫病的原因死傷慘重,大街小巷四處彌漫着令人作嘔的屍臭味。

難怪新朝成立未久,各地起義不斷。最終,王莽被起義軍戰士杜吳所殺,校尉公賓就向杜吳問王莽的屍身在哪,杜吳告訴他在“室中西北陬間”,公賓就斬了王莽的首級,懸于宛市之中,數十個軍士争相殺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屍體。 百姓們聽說王莽的首級在宛市,‘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有史以來,中國最嚴重的一次人口損失,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瞬間蒸發

可見,當時之人對王莽這個統治者有多麼的痛恨。原本王莽所施行的荒誕統治已讓老百姓失去生機,再加上,四處蔓延的疫病,簡直讓中原變成了人間煉獄。可以說,王莽的政權維持了十多年,直接一次性颠覆了西漢統治者用二百年時光締造的盛世,給中原造成了無法修複的創傷。

幸虧劉秀在暴亂之中崛起,推翻新朝建立東漢政權,延續了大漢的國祚,并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調整民生,休養生息。饒是如此,在東漢建國二十年後的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中,朝廷統計的總人口數量僅有兩千一百萬,還不到西漢時期的一半。

有史以來,中國最嚴重的一次人口損失,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瞬間蒸發

以比例來看,這應該算是我國古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人口損失。能讓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人間蒸發,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戰争,而是苛政和随之而來的疫病。這足以說明,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苛政猛于虎,決策權對國家的影響是巨大的。

參考資料:

【《試論王莽的民族政策》、《王莽(新朝皇帝)——帝王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