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是宋仁宗身邊的頭号小人?是夏竦,還是這位謙謙“君子”?

近日,古裝電視劇《清平樂》熱播讓許多觀衆對宋朝曆史人物産生了濃厚興趣。在劇中,韓琦、歐陽修等人心系社稷,是忠君愛國的典範。而夏竦則老奸巨猾,一副奸臣嘴臉。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這樣認為:韓琦、歐陽修是君子,夏竦是小人呢?其實答案沒有那麼簡單。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曆史上的韓琦是怎樣一個人物。

誰是宋仁宗身邊的頭号小人?是夏竦,還是這位謙謙“君子”?

韓琦的生平經曆和《清平樂》中大體相似,早年在科舉考試中以榜眼唱出,之後在官場上一路順風順水。1040年,“宋夏戰争”爆發。年僅32歲的韓琦以副總指揮身份被派往西北主持軍務。在“好水川之戰”中,韓琦因出現重大決策失誤,導緻宋軍大敗。然而宋仁宗愛惜人才,僅僅是讓韓琦降職留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北主持軍務期間,韓琦曾和名将狄青發生過沖突。當時韓琦打算斬首狄青手下一個叫焦用的部将。狄青卑躬屈膝地對韓琦說:“焦用是個好男兒,請大人從輕發落。”韓琦卻冷冷一笑說道:“東華門外以狀元之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兒,區區一介武夫也配稱好男兒?”于是他就當着狄青的面将焦用斬首示衆。

誰是宋仁宗身邊的頭号小人?是夏竦,還是這位謙謙“君子”?

1043年,宋仁宗采納了範仲淹等人的意見在國内推行“慶曆新政”,35歲的韓琦以樞密副使身份成為新政骨幹。後來新政遭遇失敗,韓琦的職業生涯遭遇重挫,以資政殿學士身份出知揚州。在地方工作期間,韓琦的表現可圈可點。1056年,韓琦被召回京師,曆任三司使、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

誰是宋仁宗身邊的頭号小人?是夏竦,還是這位謙謙“君子”?

宋仁宗的三個兒子都早夭,是以在仁宗朝,皇嗣問題長期懸而未決。韓琦為相時,宋仁宗已年邁且時常犯病,是以以韓琦為首的衆臣們紛紛上書請求皇帝早日立養子趙宗實(血緣關系為宋仁宗的堂侄)為皇嗣。最終宋仁宗意識到自己這輩子已不可能再有親生兒子了,于是隻好立趙宗實為皇子,并改名為趙曙。一年後,宋仁宗駕崩,趙曙以皇子身份繼承帝位,是為宋英宗。韓琦也因為擁立之功,受到宋英宗的格外器重。

到此為止,韓琦的總體表現基本都還符合一位君子的風範,為人處世都是以國家為重。然而在接下來,韓琦的所作所為就開始有點令人不齒了。

誰是宋仁宗身邊的頭号小人?是夏竦,還是這位謙謙“君子”?

宋英宗即位之初就表現出種種荒唐行徑,比如以身體有病為由拒絕出席宋仁宗的喪禮,對養母曹太後出言不遜等待。生平一向待人寬厚的曹太後為此感到非常生氣,于是她責問韓琦怎麼推薦了這麼個人來繼承皇位,對大行皇帝和母後能無禮到這個程度。然而令曹太後想不到的是,一向以謙謙君子自居的韓琦卻對她說道:“如果官家出了什麼事,太後您的地位也會不穩。”(若官家失照管,太後亦未安穩。)這句話顯然有點威脅的意味在裡面。曹太後聽後把臉一沉說:“韓相公這說的是什麼話,我對官家自然是用心的。”(相公是何言,自家更切用心。)看到曹太後強硬起來,韓琦也不慫,他接着說道:“太後照管,則衆人自然照管矣。”說完轉身就走。

韓琦為什麼要如此維護宋英宗甚至不惜和曹太後對抗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宋英宗是他全力推上去的人選,彼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是宋英宗完蛋了,他韓琦自然也要跟着倒黴。是以當他們坐到了一條船上後,就要全力維持船的穩定,哪怕撕破君子的臉皮也在所不惜。

誰是宋仁宗身邊的頭号小人?是夏竦,還是這位謙謙“君子”?

由于宋英宗的表現實在太過分,許多當初支援他即位的朝廷大臣都看不下去了,曹太後也萌生了廢帝換人的想法。可是曹太後畢竟久居後宮,沒有多少政治經驗,結果韓琦就以宰相身份将反對意見全部壓了下去,同時連哄帶吓得跟曹太後說了一大通廢帝将帶來的嚴重後果,說的曹太後淚流滿面,嗚咽着說:“老身殆無所容,須相公做主!”

不久,宋英宗就嚷嚷着要給自己的生父濮王趙允讓提升名分。韓琦、歐陽修等人投宋英宗所好,主張尊濮王為“皇考”,而言官司馬光、賈黯、呂誨、範純仁、呂大防等人則主張宋仁宗才是“皇考”,濮王隻能以“皇伯”相稱。此事在曆史上被稱為“濮議”,在經過了長達18個月的論戰後,最終結果是韓琦、歐陽修等宰執大臣勝出,濮王趙允讓的名分被升格為“皇”,他的三位夫人名分被升格為“後”。言官呂誨無奈地說道:“觀韓琦之才,未如霍光、李德裕、丁謂、曹利用,而驕恣之色過之。”霍光、李德裕、丁謂、曹利用等人都是各個不同曆史時期的權臣,他們都幹過把持朝政,欺上瞞下,迫害同僚的事情。韓琦的能力遠不如他們幾個,但令人讨厭的程度卻遠超這幾人。

誰是宋仁宗身邊的頭号小人?是夏竦,還是這位謙謙“君子”?

曆史上在評價宋仁宗一朝的宰執大臣時,往往會把夏竦劃歸到頭号反派角色,而把韓琦、歐陽修等人列為謙謙君子。可事實上,若論對國家的貢獻,夏竦未必不如韓琦、歐陽修。若論黨同伐異,為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韓琦、歐陽修等人也并不輸給夏竦。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其實還真的難以一言蔽之。

參考文獻:《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