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真正的實力對比,演義原來都是騙人的,諸葛亮确實太難了

四大名著我們都很熟悉,《三國演義》作為其中之一更是被多次翻拍成影視劇,我們熟悉的很多典故以及成語更是有大量出自這裡,像我們熟悉的諸葛亮、劉備、曹操等人均是出自于這個作品,那麼,在三國鼎立時期,三國各自的實力如何呢?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下面就來盤點一下三國真正的實力,通過盤點你就會發現,演義中所描述的一些情節與事實并不相符,并且你也會感歎諸葛亮實在太難了。

蜀國實力強弱

三國真正的實力對比,演義原來都是騙人的,諸葛亮确實太難了

衆所周知,三國指的是魏、蜀、吳,首先,将三國在人口上進行比較,人口數量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隻有人口數量龐大的國家才能擁有足夠的勞動力和生産力,在當時,魏國的人口數量是遠遠多于其餘兩國的,據統計,226年前後魏國的人口數量約有443萬人,吳國将近250萬人,相比之下,蜀國的人口數量最為慘淡,史書上介紹到蜀國在亡國時,才有94萬人。

三國真正的實力對比,演義原來都是騙人的,諸葛亮确實太難了

國土面積是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重要衡量标準,這一方面魏國又再一次占領上風,在當時,魏國擁有291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統治力很強,相比之下,吳國有國土面積約145萬平方公裡,蜀國是最少的,僅僅隻有106萬平方公裡,甚至達不到魏國的一半,由此可見,三國時期的魏國無疑是很強的,這也是為什麼之後吳國和魏國要一起對抗魏國,因為單憑個人實力的話是遠遠不能與之抗衡的。

蜀國的經濟

三國真正的實力對比,演義原來都是騙人的,諸葛亮确實太難了

打勝仗需要有好的軍事,諸葛亮便是蜀國的法寶,蜀國的經濟一直都很低迷,是以,孔明也想過多種方法來解決這一現象,但是,不停的北伐讓所有方法都無濟于事,即使諸葛亮再神通廣大,現狀擺在那裡,他也是無計可施,人們不禁感歎,孔明實在太難了。

三國真正的實力對比,演義原來都是騙人的,諸葛亮确實太難了

《三國演義》中對于三國的描述并不都真實,就實力來說,魏國無疑是最強的,否則吳蜀也不會聯合起來共同對抗魏國,諸葛亮的膽識和謀略更是讓我們佩服,正是因為有了他,後面才發生了那麼多精彩的故事,也正是因為有了他,蜀國才有了一絲希望,人才對于君主來說是多麼重要,劉備可以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自然有他的道理,隻是不免感歎一聲,當時的孔明确實太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