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個子矮,孩子長不高?掌握4個方向1個工具,身高完全可以逆襲

每個家長都特别關注孩子的身高發育,我就特别希望兒子能長到一米八,但是每次帶兒子在樓下玩的時候,都會備受打擊,因為好多孩子年齡比兒子小,但個子比我娃高出一截子,我不由得懷疑兒子的身高發育是不是遲緩了。

但是當我打開兒子的生長曲線圖的時候,看到身高發育走勢雖然有些滑落,但整體是增長趨勢,沒有偏離太大,及格着,就不那麼焦慮了。

身高發育不能總跟别人家孩子對比,得跟自己比,孩子能長多高雖然有遺傳的關系,但是科學管理可以讓孩子的身高在遺傳的基礎上再拔高一截子。

如何科學管理孩子的身高呢?記住一個規律、四個方向、一個工具

父母個子矮,孩子長不高?掌握4個方向1個工具,身高完全可以逆襲

一個規律:了解身高發育規律,不盲從不焦慮

孩子的身高發育有一個大緻的規律,就像大運動、精細動作等生長發育一樣,我們可以把這些規律作為一個參考值,假如孩子的身高資料不在這個範圍内,就可以留個心眼,檢視生長曲線,咨詢醫生。

孩子10歲前的身高生長規律如下:

0-6個月,大約2.5cm/月

7-12個月,大約1.25cm/月

12-24個月,大約10cm/年

2-3歲,大約8cm/年

3-4歲,大約7cm/年

4-10歲,大約5-6cm/年

另外我們還可以參考男孩、女孩的标準身高數值表(下圖),這樣我們就能避免盲目去比較,當遇到一個年齡比你家孩子小,個子卻比你家孩子高的娃,我們就翻開數值表看一眼,自己孩子在正常身高範圍内,瞬間就淡定了。

父母個子矮,孩子長不高?掌握4個方向1個工具,身高完全可以逆襲

4個方向:決定孩子能長多高,不是一錘定音,而是多方協作

以前我們總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好像媽媽的身高是孩子身高的決定因素一樣,真是讓我們這些小矮個的媽媽壓力山大,但是現在科學證明了,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4個,而不是1個。

1、基因

父母的身高是決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原因,比如父母雙方都是大高個的話,孩子肯定矮不了,如果父母雙方個子都比較矮的話,孩子也不會太高,當然這有例外,假如父母從影響身高的其他三個因素入手,孩子有可能會實作逆襲。

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來預測一下孩子的遺傳身高:

男孩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 2 ± 7.5cm

女孩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 / 2 ± 6cm

我算了一下我兒子的,遺傳身高竟然可以達到181.4,我表示很驚喜啊。看來我的願望在基因這個層面上是有望實作的,但是,要想把願望變為現實,還得把握另外三個因素。

父母個子矮,孩子長不高?掌握4個方向1個工具,身高完全可以逆襲

2、營養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現在的孩子普遍都長得高,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吃得好,食物種類豐富,營養全面。

但是不利于孩子長高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高油、高熱量的垃圾食品,導緻很多孩子愛吃零食不愛吃飯。

是以要想在營養層面給孩子的身高助力,就得保證科學喂養,多吃一些有利于長高的食物,比如:奶類、肉類、蛋類、堅果類、豆制品等,保證蛋白質、鈣、維生素D、鋅、維生素A等元素的充足攝入。

我們可以在下圖中參考每個年齡段的膳食結構和飲食建議,了解孩子每一天需要攝入的營養種類和克數,然後做飯就有目标了。

父母個子矮,孩子長不高?掌握4個方向1個工具,身高完全可以逆襲

3、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身高的發展,但是這個運動一定要保證是“有效運動”才行,有效運動專指大運動方面的鍛煉,比如跑步、球類運動、體能訓練等中高等強度的運動。

是以如果你說孩子在家來來回回動個不停,那不是有效的運動

4、睡眠

睡得好才能長得好,睡眠對于身高的影響太重要了,睡眠不足會導緻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個子自然也長不高了。

但是如何才能知道寶寶睡得好不好呢?我們要從睡眠總時長、小睡次數、夜醒次數、整覺時長等多個方面去綜合分析。

如果寶寶睡不好,一定會在身高、體重等生長發育名額上反應出來,同理,如果寶寶身高不達标,一定要去分析寶寶的睡眠資料,是以,堅持記錄寶寶的睡眠資料的重要性就展現在這裡了。

父母個子矮,孩子長不高?掌握4個方向1個工具,身高完全可以逆襲

一個工具:生長曲線圖,科學檢測身高才能不焦慮

如何判斷孩子的身高發育是否正常,這個月長得夠不夠呢?大家都會定期給孩子量身高體重,但是别忘了,身高發育是需要縱向比較的,繪制生長曲線才是監測身高發育的科學手段。

我們可以将孩子的身高輸入專業的監測軟體中,然後自動生成生長曲線,再從生長曲線上去分析,孩子的身高發育是否正常。

父母個子矮,孩子長不高?掌握4個方向1個工具,身高完全可以逆襲

如何從生長曲線上分析孩子的身高發育情況呢?以下幾個基本點需掌握:

孩子的生長曲線位于3rd和97th之間,都是正常的,中間那條50th的曲線是平均值而已,當孩子的生長曲線超出了3rd和97th的範圍,家長就得向醫生咨詢了。

生長曲線的趨勢比生長曲線落在哪個百分點更重要,因為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都是不一樣的,出生的時候,所在的生長曲線的位置就固定好了,之後隻要咱家孩子的生長曲線能夠保持這個曲線位置的趨勢,不發生劇烈波動或增長、下降,都是正常的。

生長曲線是需要定期記錄的,如果很久才記錄一次,生長曲線的轉折波動就會很大,難以正确判斷孩子的生長趨勢,是以我們要定期給孩子量身高:1月齡、2月齡、4月齡、6月齡、9月齡、12月齡、15月齡、18月齡、2歲、2.5歲、3歲(之後每年一次)。

父母個子矮,孩子長不高?掌握4個方向1個工具,身高完全可以逆襲

說到這我想起來一個朋友,她淨身高172厘米,站在那就四個字“亭亭玉立”,但是她的媽媽隻有一米五左右,爸爸剛過一米七,她覺得自己之是以能張這麼高,完全是因為吃得好,經常運動,真是讓人羨慕啊。

我們從營養、運動、睡眠這三個方向入手,配合生長曲線的監測,讓孩子突破遺傳身高就不是空想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