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樣在2022找對路?公開資料比直覺更可靠

個體的悲喜總帶有時代的烙印。當時光流轉過2021,這個烙印被放大了。

在2021年的最後幾天,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用“大轉型”和“不确定性”兩個關鍵詞簡單概括了過去的這一年。轉型帶來的陣痛以及不确定性帶來的風險加劇了時代對個體的分化,即便付出同樣的努力,個人的選擇和身處的位置卻比以往更能決定結果。

順勢前行者事半功倍,逆水行舟者則舉步維艱。于時代而言,這是大勢所趨,是潮水的流向;但對時代籠罩下的每一個個體來說,卻不免生出些宿命感和無力感。

踏入2022,想要掌控命運的每一個普通人,都在更加努力地想要看清潮水的方向,而要在紛紛擾擾的表象之下抽絲剝繭,看清前路,資料可能比直覺更可靠。

所幸,這個時代讓普通人也可以借助确定的資料和對資料的解讀,消除資訊差,找到踏實感和方向感,做出正确的選擇。

在系統性風險中看到頭頂的光

時代的塵埃落下,可能是一座山,也可能是一陣風。

房地産行業的艱難,疫情的反複……對普通人來說都是不可預測的“系統性風險“。

好風憑借力,幸運的人乘風而起;壓力襲來,也可能會有人一時陷于困頓。有網友調侃,2021年最慘家庭是:老公做房地産,老婆在教培行業,兩人買了恒大的期房。

個體的命運起伏總有時代的限制在。正因為此,即便身處系統性風險的漩渦中,也要看到大時代的光芒。

首先,國民經濟穩中有進的基本盤,是每一位國民安居樂業最大的安全感。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GDP達到82.31萬億元,同比增長9.8%,高于6%以上的預期目标,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和主要經濟體增速。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最新預測表明,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将達到8.0%,位居主要經濟體前列。

而在中國整體經濟形态“從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誠如聶輝華教授所說“轉型中展現出韌性,不确定性中孕育着活力。”數字産業化正在為企業增長培育新的數字引擎,産業數字化正滲透入各行各業,帶來數字化融合創新的新場景,也為普通人帶來了更多的空間和機會。

經濟的發展還伴随着可持續發展目标的推進和全民福利水準的提升。

年前,天眼查釋出的2021年度産業洞察報告《時代微光 大國氣象》顯示,為減少碳排放,2021年我國新增光伏相關企業8.9萬餘家,同比增長71.4%,全年布局專利5400多件;新增風電相關企業1萬餘家,同比增長61.5%,且有3成以上注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标還驅動了晶片、儲能等相關領域的發展。

在政策引導下,不僅社會福利水準提升,關乎民生福祉的領域也在迅速發展。

2021年的最後一個月,醫藥代表上演“靈魂砍價”,70萬一針的救命藥納入醫保,此外還有74種藥品新增進入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根據天眼查的報告,在醫療健康賽道,有52家企業跻身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其中23家為新晉企業,更新率高達44%,總估值達2176.8億美元,同比增長率接近44%。智慧醫療相關企業在2021年新增9.5萬餘家,布局專利數千件。

怎樣在2022找對路?公開資料比直覺更可靠

資料來源:天眼查2021年度産業洞察報告《時代微光 大國氣象》

在這樣的時代下,即便站在谷底,頭頂仍有陽光。真實的資料可以幫助普通人暫時跳出生活的小圈子,看到時代的大機遇,而借助天眼查這樣的查詢平台,個體能夠獲得一個觀察世界的資料視窗,進而撥開迷霧,獲得信心,面向未來做出靠譜的決定。

自信轉身,有微光遍地

2021年12月28日,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開啟了首場助農直播。首秀成績并不理想,3個多小時的直播帶貨業績還不到500萬,但從捐桌椅到助農直播,俞敏洪已經成為這個轉型時代的精神樣本。

如果說“大轉型”和“不确定性”是過去一年宏觀層面的關鍵詞,那麼“告别”可能就是微觀層面的關鍵詞之一。

“雙減”政策落地後,全國數十萬教培相關從業者進入了一場集體告别中。同樣的旋律也在網際網路大廠響起,位元組跳動、愛奇藝、快手……一波接一波的大廠裁員潮下,曾經擁有“工牌驕傲”的打勞工們,不得不直面競争的殘酷。褪去了大廠光環,不少年輕人開始對前景産生質疑。離開家鄉獨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去留之間可能更加迷茫。

去年11月,在新東方成立28周年的内部會議上,年近60的俞敏洪表示“今天的我真的是需要從頭再來”。全面終止K9業務後,新推出的農産品直播平台“東方甄選”成為新東方重點發力方向。

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我國農業經濟正在“活起來”、“火起來”。《時代微光 大國氣象》這份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新增53.6萬家農業相關企業,同比增長16.2%。特别是農村電商的繁榮發展,一個小切口撬動了整個農村種植業、冷鍊物流業等産業的轉型更新。過去一年,我國新增農村電商相關企業達124萬餘家。

教培淡出,而農村電商正蓬勃,讓轉型的新東方很快找到了下一束光。從行業的角度看,這樣的光芒遠不止一處。

例如,在北京冬奧會的推動下,中國冰雪産業快速發展。天眼查的報告顯示,從2015年冬奧申奧成功到目前,冰雪運動相關企業年複合增長率達5.6%。2021年,我國新增了1300餘家冰雪運動相關企業,41.4%分布在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值得一提的是,新增冰雪運動相關企業近5成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在我國的新增市場主體裡面,相當 部分都是中小微型企業,也是這些企業支撐起我們國家很重要的就業,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普林斯頓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曹光宇表示。他認為,在經濟處于變局中的時候,規模小的企業更能顯現出它的靈活性。

蓬勃興起的行業之光,中小微企業的點點星光,都在照亮2022的前路。也有許多像天眼查這樣的公司,在每一個拼搏的普通人和中小微企業背後,默默支援他們做好決策判斷,點燃希望之光。

這雖是一個充滿不确定性的轉型時代,但遍地微光,足以讓2021年每一個被迫離場的普通人,留下一個自信轉身的背影。

時代改變個體,個體造就時代

在大時代的映襯下,每個人似乎都是渺小的一粒沙,然而沙聚可成塔,每個人又都是時代的塑造者。

譬如電競。2021年11月7日,EDG在《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奪冠,掀起了幾億人的狂歡,當天微網誌熱搜上榜數有80條之多。而在20年前,這還是一個被斥為“不務正業”的行當。

無數人的努力和堅守下,電競漸漸去污名化,并一點點獲得了大衆的認可,迎來了政策的扶持。2021年6月,《“十四五”文化産業發展規劃》中特别提到要促進電子競技,鼓勵開發沉浸式娛樂體驗産品。

根據天眼查釋出的2021年度産業洞察報告,我國目前有2.8萬餘家電競相關企業,2021年新增近1.5萬家,同比增長302%。截至去年11月,我國電子競技領域當年共計獲得融資430餘次,融資總額近百億。

《中國職業電競人才發展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電競整體市場規模将達到 2157億元。幾代人的熱愛終于成就了千億電競産業的春天。

個體對時代、對行業的改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改變的周期可能是20年、10年,也可能是一兩年。

如此,時代改變個體,個體塑造時代,在時代與個體的循環互動中,普通人依靠有限的資訊和資源,是否有能力洞悉時代前進的方向?又該如何圈定個人的坐标、規劃未來的路線?

風雲變幻之中,資料是最真實的線索,由點及線,由線及面,隐藏在無數公開資料中的規則和趨勢由此得以呈現。而當普通人也可以借助天眼查這樣的平台獲得全面的資料和對資料的解讀時,也就擁有了放心做選擇的底氣。

目前,天眼查已經收錄了全國近2.8億社會實體資訊、300多種資料次元,且資訊在及時更新中。這個開放的平台通過消除資訊差,幫助人們判斷潮水的方向,看清未來的趨勢,進而降低決策風險,做出合理選擇。

對普通人而言,順勢而為卻不被時代裹挾,堅持自己的熱愛卻不盲目固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生有明暗起伏,于晴天未雨綢缪,于暗淡中看到遍地微光,或許便是“看清世界”的真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