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從高二英語不及格,到托福口語滿分,再到入讀清華、MIT,要經曆怎樣的蛻變?賓大計算機碩士在讀、前新東方老師那天最清楚不過了。在讓自己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他對學習的意義了解得也越來越深。如何激發學習興趣、如何持之以恒地堅持,并聯系未來的職業規劃,這些本質的、意義長遠的問題,總是比卷面上分數更重要。

文丨柯察金   編丨Luna

去年差不多這時候,董宇輝實力出圈、帶火了“新式直播”,在他的直播間裡,沒有“老鐵”“買他”,有的是成語典故信手捏來、傳統文化與生活哲學交替。講文學英語,道曆史百科。讓人不禁感慨,新東方的老師實乃降維打擊。

新東方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創立近三十年,走出去的人才不計其數,有點黃埔軍校的意思。

外灘君也認識一位曾在新東方任教的老師,比董宇輝早了好幾“屆”。名字很獨特,叫做“那天”。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那天老師

他的經曆更加獨特:

高二時英語尚且不及格,後來卻取得托福口語滿分,成為新東方史上最年輕的集團優秀老師之一;

在俞敏洪老師的親自祝福下,深造于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創立科技公司,拍電影沖擊奧斯卡……

實力演繹什麼叫“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從遼甯沈陽的普通家庭走向世界,那天付出了讓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有益的思考。

與其緊盯未來的“大目标”

不如建立當下的“作品感”

雖然離開新東方多年,那天回顧起過往的成長曆程,仍充滿感激地将新東方作為“第一母校”。

在新東方教書,他切身實踐了一個詞,叫做“作品感”。

大三那年,第一次取得托福口語滿分,得到沈陽新東方校長的注意,并被邀請去做兼職。他做了,而且做得不錯。經過無數考試、批課和教育訓練,大四時成為一名正式的托福教師。“玩命”為沈陽捧回來一座全國新教師大賽獎杯。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初見俞敏洪

那天也第一次見到俞敏洪老師,激動得“忘記怎麼笑”。對于那時候的很多新東方老師來說,俞敏洪是活生生的傳奇。

接着,那天被推薦到北京總部。2011年,帶着理想和新東方情節,他離開家鄉奔赴北京。

到了北京後,情況大不同。住在悶熱的地下室裡,初來乍到就被騙走房租;北京優秀的老師太多太多,背景也一個比一個漂亮;甚至學生的層次也高得多,不少都是來自清北名校。剛剛畢業的他,隻能從免費的“試講班”開始。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盡管如此,那天沒去想那麼多。什麼是“作品感”呢?

面對每一堂英語課,縱使是不收費的,他的态度都是“把它當成一件藝術品”來做,“我希望我的每一節課,留在學生心目中的,都是很完整、很有水準和細節感的作品。”

于是,那天每次上課前的準備時間,都遠遠長于課堂的幾十分鐘。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為了專業上的絕對過硬,他刷了十多次出國标準化考試,光是托福就考了11次。他覺得作為老師隻有本人在成績上做到完美,才敢說自己教的方法論是對的。

當然,這隻是最基本的層面,第二個層面是教學演繹上,“不僅要讓學生學得紮實,還得學得過瘾。”

為了讓學生過瘾,他選擇“死磕”自己。每一份課堂講義,都按照出版物的标準來做——後來還别說,那些講義最後還真的被新東方拿去做了标準化教案。

那天到現在還記得,他在北京新東方賺的第一筆工資是8000元,收到工資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蘋果商店買了一台最新的電腦,花掉7998塊錢。理由居然是,他覺得喬布斯在釋出會上用到的PPT特效很震撼,也想用在自己的課堂上。

“刷完卡我清楚記得隻剩下2塊錢,但是能用更好的效果讓台下的學生更加投入,我覺得很值得。”

那段時間,那天真的像無我無他的藝術家一樣,“不瘋魔不成活”了。等同學們離開教室、空無一人時,他還在說話——對着空氣進行刻意練習。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在最初沒有太多講課機會的時候,我完全沒有焦慮,甚至很珍惜那種狀态。因為我有大把的時間去考試刷分、去更新講義、去寫教學部落格。到了有機會上講台的時候,自然也就有底氣了。”

不知不覺,但凡是他的課,總是水洩不通地擠滿學生。每天上課前,桌上擺滿了學生準備好的涼茶,以及各種鼓勵的小卡片。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短短第二年,那天就在教師評分方面超越了幾乎所有前輩,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集團優秀教師,進駐名師陣列,登上新東方最神聖的講台“水清木華401”——這個教室就在清華校區的隔壁。

能在24歲登上401的講台,是那天大三時不敢奢望的夢想。但當他把托福口語、GMAT寫作都考出滿分、講義被當做教學樣闆、學生評分常常第一的時候,他真的站了上去。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是以說,相比單純的努力,“作品感”是種更難得的心态和思維方式。一次闆書、一本講義、一節課程,看似是小事,但當把它們都當成作品來看待的時候,也就有了品質、有了留存價值、有了積累效應。

現在很多孩子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乃至有很大的理想目标。其實學業也像是滾雪球,相比每天念一遍藤校,不如把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當成一件作品來做。

外灘君在疫情期間認識的“上海團長”小蔡同學,便是很好的例子。學業那麼繁忙,又沒有任何人要求這個十七歲的少年必須要承擔起責任,但小蔡卻事無巨細、每個包裹、每份菜都能處理得滴水不漏,深得小區鄰居信任。今年,他成為達特茅斯在中國唯一錄取的一位學生——

與其關注大的目标,不如建立做事的“作品感”,這種心态彌足珍貴。

永遠保持學生心态,

“好奇心”比“名校光環”更重要

離開新東方後,那天又回到了學校進行深造。他說,要永遠做一個學生,要永遠保持好奇心。

在新東方講台上的成功,讓那天享受到追求極緻的快樂,也令他獲得不斷前進的勇氣。更重要的是,讓他擁有有一顆如學生般的好奇心。

01

辯證地看待名校

被清華-MIT的MBA錄取後,俞敏洪親自回複了那天的郵件表示祝賀,并希望他帶着新東方的精神再接再厲、學有所成。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離開新東方前,收到俞敏洪的回信

從一開始,那天的目标就很明确:自己進行創業。他的第一個辦公室,就坐落在清華大學的隔壁。

就讀名校,無疑是來到一個更大的平台。到了更大的平台,有着更廣闊的視野、更多的選擇和資源——在清華和麻省理工學院讀書時,很多老師都從非常專業的角度,給了那天很實際的一些建議,對于他後面創業助力頗多。

不過,雖然高等教育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重要方式,但那天認為,不能依賴和迷信名校光環,自己的持續努力,才是決定一個人未來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在那天看來,進入名校遠遠不是終點;重要的是應該真正帶着問題進入大學,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裡、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這種問題意識,歸根結底是一種辯證思維,更是一種不斷探索的好奇心。

02

主動進行跨學科學習

“限制我們在一個領域走到更高點的障礙,往往是我們在其它領域的無知。”那天還尤為覺得,不要被專業限制了人生選擇,要主動地跨學科學習,“未來,每個行業都會很快變化甚至消失,是以學習能力才應該是我們的‘第一專業。’”

他自己便是一個勇于跨越多個領域的典型。

從清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商學院的時候,那天還跑到紐約電影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在洛杉矶的“Hollywood”,扛起攝影機,圓了自己小時候的“電影夢”。

創業後,毫無理工科背景的他,因為想要補足自己在技術涵養方面的短缺,又跑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啃起了計算機碩士。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機緣巧合,中美慈愛基金會的主席找到那天,委托他設計一款漢語學習的軟體。事情原委,是一對美國夫婦家裡領養了6位中國殘障兒童,這對夫妻希望孩子們不要丢掉他們的母語。

那天得知此事後非常感動,當即承諾他将會無償地把APP完成,并提供給孩子們永久免費使用。在他和團隊近一年的努力下,這款APP得以面世。

這事還有後續,基金會主席牽頭要為這戶特殊家庭拍攝一部紀實電影,那天很興奮地參與進來。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紀錄片完成後,斬獲歐洲十多項電影節獎項,甚至入圍奧斯卡。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在電影節上,那天也進一步思考創業的意義,他覺得,也許學生時期的成功靠的是超過别人,即利己;商業社會的成功靠的往往是成就别人,即利他。

此外,專業并不能定義一個人,最主要的是自己不要給自己設限。

“我從小想成為一個藝術生,但大學卻學了金融,碩士讀了MBA,現在又在攻讀計算機科學……不要被自己的專業,限制了未來的選擇。”

英語學習的“捷徑”

那天說,他的起點并不高,自己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霸,如今依然經常創業和學業難以兼顧,焦頭爛額。

學生時代的重要轉折點,出現在高二。當時,他遇到一位很有個人魅力的英語老師,深深地改變了他對于“學習好”這件事的看法:原來,學習好的不一定是書呆子,也可能是件很帥很酷的事情。

這位他眼裡的酷老師,總是一身襯衫領帶,看起來幹練精神,但講課方式又不拘泥課本,總是旁征博引、奇想妙思。“那是我第一次在課堂上,跟随者老師的講述時而驚歎,時而大笑,時而鼓掌。”

聯考時,那天的英語考了140多分。

在這位老師的影響下,曾經連單詞都不願意背的那天,聲情并茂背誦了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

英語學習,既有捷徑,也無捷徑。

01

刻意練習的重要性

内驅力固然重要,但一把熱情之火是否能經年累月燃燒,要打個小小問号。那天老師在跟學生分享英語學習經驗時,都會有意無意強調刻意練習的重要。

既然是刻意,總免不了模仿,免不了需要堅持。

例如,随着人們對傳統教育的批判,“背誦”也變成了一個稍微帶點貶義的詞彙。很多人說,學英語不必刻意背單詞,因為會破壞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單詞應該靠多聽多讀多說慢慢積累。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但這也許是種誤解。在那天老師看來,單詞好比健身時一個人的肌肉量,武學中的“内功”,要學好英語,背單詞是繞不開的坎兒。

“背誦,是一切語言學習的必備動作,包括母語。我們背誦的越多,可講的内容也就越多。

而且,我們完全不用擔心背誦會使孩子失去原創能力——其實随着背誦内容量的增加,原創内容量也會逐漸增加。從單純背誦到背誦結合原創,最後再到自由原創,這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

那天在就讀清華前,從未有過出國經曆,更妄談純母語的成長環境。如果說學習英語有什麼好方法,那麼刻意練習便是他的秘方;其次,忽略一些細枝末節,比如一開始不要太糾結自己的發音是不是完美,而是集中精力進行更多的内容輸入動作。

02

借助外力推自己一把

堅持,在很多時候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時候,那天也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給自己找到一些學習的“捷徑”,并努力讓自己對學習産生興趣。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去參加一個具有完整體系的出國留學考試。這類考試的特點就是,包括聽說讀寫完整四項。這樣一來,就可以完整、有效的學習英語。這其實,不失為一種“捷徑”。

除了參加成體系的考試外,那天老師還鼓勵學生盡可能地去參加身邊一切形式的英語活動,英語演講、英語辯論、英文戲劇社……什麼都可以。這些活動不僅能施加一個外部的動力,還能幫助建立與人交流的自信心和感覺。

清華、MIT畢業,作品角逐奧斯卡,實力演繹“人生不熄,折騰不止”

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自己對所學産生熱愛。有了熱愛才有動力,有了動力才有執行力,有了執行力才可能有結果。而且,一旦熱愛,從此,便不再需要“強迫”自己堅持。而是,樂在其中,享受熱愛。

其實不光是英語,其它任何事情,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學習、堅持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