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才基本法”,讓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上清華、一個逆襲去了MIT

“天才基本法”,讓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上清華、一個逆襲去了MIT

姐姐考上清華,妹妹成功申請到了麻省理工大學,在外人看來,這對雙胞胎姐妹多少都有着善于學習的“學霸基因”。她們的媽媽麥田從不否認這點,但她告訴外灘君,再出色的孩子,也需要父母作為堅實後盾。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應時時為其掌舵,隻有這樣,孩子這艘小船,才能漂得更穩和更遠。

文丨莊曉    編丨Lulu

精彩的生活,需要不斷地挑戰和探索,正如育娃路上,也需要新手爸媽們,一邊學習如何成為父母、一邊努力成為父母。

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養育孩子,遠比我們想象中還要複雜。在他們的成長中,除了父母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料,孩子們迥異的性格和秉性,都會給父母們出下一道道難題。

從這點來說,生有雙胞胎女兒的麥田,就頗有些感同身受。

“天才基本法”,讓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上清華、一個逆襲去了MIT

她的雙胞胎女兒,一個從小穩紮穩打,毫無懸念地考上了清華大學;另一個卻時有跳脫、總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不時帶來驚喜或驚吓。

雖然有着同樣的父母、一緻的成長環境,但麥田的兩個女兒,卻像是抽中了兩張不同的“基因彩票”:一位智力超凡、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孩子”、另一位卻稍有些“手氣欠佳”,學習路上不免經曆了一番坎坷。

幸運的是,兩個孩子的學業最終都很成功:一位考入清華,本碩連讀;另一位順利拿到了麻省理工大學的金融碩士學位。

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麥田,既深刻感受到了天賦對于教育的影響,也品讀到努力之于孩子成才的必要。

那麼在兩個孩子截然不同的“先發”優勢下,麥田到底是如何“一碗水端平”,最終幫助聯考失利的小女兒逆風翻盤,最終考上了麻省理工的研究所學生呢?兩個女兒的成長故事中,又蘊藏着教育的哪些真相呢?

為此,外灘君也和麥田好好聊了聊。

雖然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人生底色,不過在國小教育前沿幹了一輩子的麥田,更加明白:育兒路漫長,父母們既要沉得下心不停思考和觀察,也要不時調整心态,才能幫助孩子在他們不斷起伏的人生裡,打磨出身上耀眼奪目的光芒。

為友善講述,本文均采用第一人稱叙述。

誤打誤撞,培養出孩子的學習技能

我是24歲那年,成為了兩個孩子的母親。

那時我也剛參加工作不久,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受盡寵愛的我,不會做飯,也不會做家務,自然也沒有做好成為媽媽的準備。

兩個新生兒的到來,讓我手無足措;一個晚上的四次夜奶,也讓我一度差點崩潰。精疲力盡的我,也想盡各種辦法緩解新手媽媽的疲勞。

平日我會盡可能在白天把事情料理好,到了晚上,就開始給孩子們講故事,希望她們早早睡覺,我也能好好休息。

“天才基本法”,讓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上清華、一個逆襲去了MIT

麥田和兩個女兒@小紅書ID:麥田姐姐

那時,很少有家庭會給不到一歲的孩子,天天晚上講故事,同樣,繪本也少得可憐。是以,在讀本選擇上,我也不免走過一些彎路。

剛開始,我選擇給孩子格林童話,過于複雜的故事,讓孩子們有時沒有反應、有時又越聽越興奮。後來,我會選擇一些情節簡單的小故事反複朗讀。同時,我也會大聲誦讀一些描繪場景的片段,鼓勵女兒們閉上眼、在腦海裡将這副畫面想象着描繪出來。

不經意訓練下,女兒們就被想早點休息的我,“誤打誤撞”培養出了豐富的想象力,這對她們今後寫作文、學地理、畫幾何,都起到了極大的幫助。

不過,即便是雙胞胎姐妹,她們也會有各自喜歡的題材,時間久了,沖突也再所難免。

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對兩人争吵,我選擇了繼續“偷懶”:不急着當“裁判”,而是讓她倆自己想辦法解決沖突。

就這樣,兩個孩子在每一次的争吵、和好的過程中,慢慢學會了合作、創造并遵守規則。2歲的小孩們,也開始有模有樣地“商量”:一人一天一個故事,從此倆人再也沒在讀本選擇上鬧過沖突。

慢慢地,我也進入到了雙胞胎媽媽的角色中,迎來了兩個女兒破壞力驚人的3歲探索期。

那時,兩個孩子開始在家裡四處搞破壞,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看着家裡一團糟,我靈機一動,主動将桌上疊放整齊的報紙,遞給孩子。

一方面,這些報紙不那麼堅硬銳利,另一方面,花花綠綠的圖案和“撕拉”的聲音,都能不時刺激她們的視覺和聽覺,鍛煉手腦眼的協調。

兩個孩子果然愛上了“撕紙”遊戲。從剛開始的兩手一拽、到後來撕出各種不同形狀,兩個人玩得手舞足蹈,很快又興緻盎然地将動手能力和創意,擴充到了畫畫、拼圖和給娃娃的衣服設計上。

每每看到她們的“作品”,我都會發自内心去欣賞,由衷贊歎。

“天才基本法”,讓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上清華、一個逆襲去了MIT

随着她們能力越來越強,我也很快發現,這兩個長得相似的孩子,不僅各有愛好,在能力發展上也有各自不同的軌道。

尤其是我的大女兒,她看着非常“老練”,說出的話常常逗笑一屋子的大人,同時也很有想法,有着超強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性格也一直非常沉穩冷靜。而相較之下,妹妹就顯得比較普通,時常還比較跳脫。

不過,更愛手工活的妹妹,也無師自通學會了給娃娃做衣服。巅峰時期,家裡房間有一面牆排滿了她的娃娃,每一個娃娃都穿着她量身定制的“限量版”晚禮服。到了妹妹高中的時候,她還創辦了一個服裝設計社團,在全省高中社團展演中操辦了一場環保主題的走秀。這也為她在申請海外大學,增加了不少的亮點。

回顧兩個孩子們的成長,我也時常慶幸,自己在女兒3歲那年送給她們的那疊報紙,點亮了她們創意思維,同時也收獲了自強和自信,并從這裡開始,一點點“撕”出了她倆的精彩人生。

同卵雙胞胎也難端平“一碗水”

照顧雙胞胎孩子,總有處理不完的瑣碎。好不容易等她們都上了國小,我也想着能喘口氣時,一個讓我至今都無法了解的問題,很快又擺在了眼前:

作為同卵雙胞胎,這倆娃差距怎會這麼大?

老大是模範學生,背誦課文一遍過,放學前就能主動記下作業,回家不用人催就寫作業,可等到老大作業快寫完了,老二卻連作業是什麼都不知道,還一圈圈在家裡溜達。催她寫作業,她還把凳子搬到桌子上連聲抗議,看得人焦心極了!

為此,我果斷放棄了當年的律考,每天都在老二身上花了大量精力,給她講題盯作業,往往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幾乎無暇顧及到老大的學習,這對姐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不公平。

心力交瘁的我,決定轉變思路,對妹妹徹底“放手”,嘗一嘗“自由放飛”的苦頭。比如老二不肯記作業,我就特意叮囑老大,不要告訴妹妹作業是什麼,讓她自己想辦法。

最初一段時間,逍遙自在的妹妹,經常白天忘帶書、晚上不寫作業,但是漸漸地,她開始慌了。

看着一家人都在做作業看書有事幹,心虛的老二不時也會坐在書桌前,腆着臉、湊到姐姐旁邊問作業。

姐姐心情好時會告訴她,有時也會讓妹妹碰一鼻子灰。漸漸地,被作業“拿捏”的妹妹,在學習上開始聽姐姐的話,跟着姐姐的步伐向前走,慢慢開始考出了好成績。

“天才基本法”,讓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上清華、一個逆襲去了MIT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過現實卻總有接連不斷的挑戰。

五年級時,倆孩子有次放學回家,一個興高采烈沖在前頭,另一個卻耷拉着腦袋撅着嘴縮在後面。看到老大滿分的試卷,我心裡一沉,糟了,老二肯定考砸了。

果然,妹妹這次“砸”得徹底,一貫以來“粗心”的借口,顯然無法成為這次失敗考試的“遮羞布”。

為了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我給妹妹制定了不同的學習計劃。

1. 勤練習、鞏固基礎書本知識點

每次開始寫作業之前,我都要求妹妹先複習當天課上所講的知識,背熟重要的公式。數學書後的課後習題,也反複鞏固,臨到考試前我還要求妹妹再做一遍,鞏固基礎知識點。

2. 善用錯題本,在“題型”和“錯因”間形成條件反射

遇到不會的錯題,我也要求女兒把它們分門别類地總結到一個小本子上。書本旁邊還用紅色的筆,細化錯題原因,比如是“公式記憶錯誤”,還是“加減号寫反”,務必幫助孩子揪出“粗心”背後的元兇。

這種題型歸納的能力,在老二後期的數學學習中,起到了極大的助攻。尤其是幾何題型,往往一條輔助線的添加,就能迅速解決掉一道難題,而這些解題奧秘,也全都藏在了她國中時期的數學錯題本中。

養成了嚴謹的學習習慣後,老二在數學學習上,越來越得心應手,到了初高中的時候,她每次數學考試都在140分以上,聯考時甚至一舉拿下了149分這近乎滿分的好成績。

是以我想,暫時的成績退步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她取得進步的開始。也正是在這不斷改進、再進步中,孩子能更好地磨砺心态,将知識牢固掌握。

解決焦慮,用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

随着孩子的逐漸成長,我也開始慢慢放手,脫離育娃“戰術”層面的細節把控,而是來到了戰略部署的高度——引導孩子的情緒,培養她們對學習的信心。

比如在學習計劃方面,我會多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強項弱項,幫孩子合理制定各科學習計劃。

在情緒方面,我也會多和孩子們溝通交流,多傾聽、少說話,盡可能用平和的心态面對學習的得失,避免青春期的孩子,走入情緒的死胡同。

但是再謹慎小心,孩子們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

讓我始料未及的是,先遇到挫折的反而是我的大女兒。畢竟在她成長的過程中,給我發揮的空間,實在不多。

她好像天生就會學習,會計劃、肯吃苦、強自律,到了國中,她的成績更是穩定在了班級第一、年級第三,一度讓我省了不少心。

不過萬事都有兩面性。從小在學業上就順利的孩子,反而不一定有很強的抗壓和受挫的能力。

“天才基本法”,讓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上清華、一個逆襲去了MIT

有次下班回家,剛推開家門,我看見平時性格沉穩的老大,竟坐在沙發上低頭抹淚!我趕緊追問才知道,原來女兒正擔心即将到來的考試。

原來那陣子,她正忙着排練學校節目,難免耽誤學習,正巧當天回到教室後,老大看見和自己成績不相上下的同學,都在認真複習,她心裡忽然産生了強烈的危機感。

聽到老大的哭訴,我一時間懵了。雖然自己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班主任,但因為學習沒有用盡全力就“崩潰”的,我還是頭一回遇到。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久。我忽然意識到,在過往的教育裡,我對孩子情緒疏導上,有些忽視。

特别是像老大這樣自我要求頗高的孩子。她們雖然多次考過第一名,但依然沒有建立足夠的自信,也難以排解心中的焦慮。

而在充滿壓力和競争的社會,孩子們的心理壓力不僅難以排解,反而還會在無形之中不停放大,這也更需要家長,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心理狀态。

我開始抽出時間和女兒談心,幫助女兒了解自己的焦慮從何而來,并分析這種焦慮又是否必要。同時鼓勵老大,讓她相信不會因為不及時的複習,而影響到自己的優秀,幫她建立信心。

幾番懇切交流下來,老大對自己變得更加包容,也有了“一笑了之”的豁達。

“天才基本法”,讓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上清華、一個逆襲去了MIT

姐姐畢業照

老大的心态穩住了,但學習已經走上正軌的老二卻在聯考中,又狠狠地摔了一跤。

明明每次模考,老二都認真對待,但最終的這次聯考,她成績比平時還差了幾十分,成為整個高三考試最差的一次。

出分後,女兒哭着對我說“承認自己的平庸好像真的很難”。聽到這句話,我心都快碎了。

連着兩天,老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生悶氣。而一旁的我,一邊為老大感到開心,一邊又擔心着老二,整個人都變得有些“分裂”。

怎樣才能幫女兒從這麼大的危機中盡快走出來呢?我想了很久,決定以傳統書信的方式,告訴小女兒我們對她的支援和信心。

信中我寫道:

我想告訴孩子,聯考隻是人生的一個節點。在這之前你為一個目标努力,但在這之後,你自己選擇人生方向,而選擇大于努力。

務必收拾好心情,盡早摸清下一個階段的遊戲規則。學習這些規則,就從填報志願、規劃大學生活開始。立即行動,是戰勝負面情緒的良藥。

成績不如别人就是平庸嗎?孩子你低估了社會的複雜。學校之是以被稱為象牙塔,就在于它的單純和片面,分數是分辨優劣的唯一标準。但當你走入社會,會發現真實生活全然不同。

如果你在意和别人的比較,那麼請你引入多元的衡量标準。分數之外,還有視野、思維、才藝,随機應變的頭腦、愈挫愈勇的心性。

如果你分數不如别人,那麼請你在視野和思維上多下功夫。多讀書,讀史書和哲學,這些書籍裡前人的智慧會成為拯救你痛苦心靈的解藥。

多看看紀錄片、去博物館。媽媽鼓勵你去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請讓美妙的作品充盈你的頭腦和心靈。

如果你發現别人在這些次元都早早超越了你,那麼你正迎來一個磨練心性的好機會。借此機會,你要學習如何接納自己,如何戰勝自卑,如何重拾生活的勇氣。

請你不要埋怨父母沒有給你更好的起點,比較是永無止境的。

你羨慕的對象也在羨慕别人。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比較上,你會失去對自我的把控,墜入到由他人設定的遊戲中。

你要時刻把握自己生活的主動權。用自己的頭腦、智慧去處理眼前的困局,你要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你看,這些是不是比考試和分數更複雜,也有趣的多?

女兒,歡迎來到大人的世界。

你是個勇于冒險的孩子,你頭腦聰明、思維活躍,更有超強的行動力。這裡會是你的主場。

那時以後你還會笑現在的自己,怎麼會為了一場考試垂頭喪氣,還不知道眼前等待你的,是何等廣闊的天地。

也許是這封跳開分數,暢談人生的信,帶給她面對失敗的勇氣。在後來的大學生活中,她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沉下心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各種社團,還主動争取了出國交換的機會。在外遊學的她,也并逐一克服了語言、面試等諸多關卡,獨闖了好幾個國家。

正是這些精彩的經曆,讓她變得更加敢于嘗試新鮮事物。大學畢業後,小女兒又零基礎轉學金融,三年讀完三個碩士學位,最終拿到了麻省理工大學碩士畢業證書,把自己的生活越過越精彩。

“天才基本法”,讓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上清華、一個逆襲去了MIT

妹妹畢業照

在她後來的生活裡,小女兒也常感歎聯考失利反而是一件好事,年少時經曆挫折,總能磨練出更加堅毅的性格,成為人生中一個寶貴的财富。

如今回頭看,孩子的成長,真是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每個成長階段,其實都是對媽媽的全新考驗。有時,我也非常感謝老天給我的厚愛,讓我能擁有兩個這麼懂事聽話的孩子。

當然,我還是更感謝能夠成為她們的媽媽,有機會和孩子們一起準備,一起成長,成為他們身後最為堅強的後盾。

結語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美國遺傳學家哈登就曾在新作《基因彩票》中指出,在孩子所能達到的上限中,光是天賦基因就占比高達40%。

那麼,在剩下60%的空間中,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孩子,盡可能提升他們的潛能呢?

前文中,麥田就用自己和女兒們的故事,做出了回答: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氛圍,着重培養孩子早期的學習習慣,發展孩子每一個閃光之處,随時察覺孩子内心的波動……

在麥田身上,外灘君看到了一位母親,是如何力所能及地為女兒們打造一個充滿陽光、生機盎然的花園,讓孩子們蓬勃生長,發揮出了自己的全部潛力。

愛孩子,既要接受他們的全部,也要為他們打好紮實的根基。好的教育,要因材施教、順應天性,也需要諄諄善誘、悉心教導。這既是身為父母的責任,同時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契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