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染發緻癌麼?有“無傷染發”嗎?

新的一年,好心情從“頭”開始!兩鬓斑白,怎麼辦?一染解千愁!但染發緻癌嗎?那些說染發無危害的TONY老師,為何手套早就“武裝”好?

染發緻癌嗎?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是否可以染發?有“無傷染發”嗎?那我們就來談談染發相關的一二三吧。

染發緻癌麼?有“無傷染發”嗎?

染發緻癌嗎?

染發真的緻癌嗎?

這就要說到2017年的時候,世界衛生組織(WHO)釋出過緻癌物清單,給緻癌物分了4個等級,等級越高緻癌可能性越小,染發劑的緻癌性被歸入了3級。

染發緻癌麼?有“無傷染發”嗎?

有人可能要問了,都歸入清單了,不就證明有緻癌性嗎?

可是要知道,這份清單裡比染發劑緻癌等級高的還有:煙、酒精性飲料、泡菜、槟榔、熏肉……這些物質的攝入頻率顯然比染發要高,是以戒掉染發之前建議先把泡菜戒了。

而且,染發劑還被列為了“現有證據無法進行分類的物質”,這是因為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現有的證據都無法證明染發劑會導緻癌症。

為何染發緻癌的争議從未平息?

既然染發劑屬于3級緻癌物,甚至比煙酒(1級)還低的多!那麼,為什麼染發緻癌的争論從未平息呢?

都是因為對苯二胺這個“壞家夥”!我們現在主要使用的氧化型染發劑中,就含有對苯二胺。研究證明,染發劑的持色性越高、顔色越深,對苯二胺的含量也就越高!也就是說,相較于其他顔色, 黑色、深褐色的染發劑中含有更多的對苯二胺,是以對健康的損傷也就更大!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在對28795名芬蘭男性進行了28年随訪調查後發現,使用染發劑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竟飙升77%!而另一篇發表在BMJ上的文章則指出,長期使用染發劑的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風險也會大大提高!然而,研究人員也強調,雖然這項研究有一些發現,但它最終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其因果關系無法确定。這項研究也有局限性。例如,研究對象多為白人女性,缺乏種族多樣性,還有一些不可預測的因素可能會導緻研究結果存在偏差。

染發緻癌麼?有“無傷染發”嗎?

染發健康風險仍然存在

至今仍無确鑿的證據表明染發會導緻癌症,但染發劑可能導緻的四個主要問題仍然值得我們關注。

過敏

使用染發劑容易出現過敏問題,特别是劣質染發劑,表現為發紅、發癢、脫落等,甚至頭皮和面部水腫。此外,染發劑在沐浴時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果過敏是嚴重的或持續的,去看皮膚科醫生。

肝損傷

染發劑中的某些化學成分已被證明會引起藥物性肝損傷。染發劑的使用頻率和産品品質也是導緻肝損傷的因素。特别是,長期使用低品質的染發劑可能會對肝髒造成更大的損害。

腎髒損害

染發劑含有可能被皮膚吸收的重金屬,重金屬通常通過腎髒排出。理論上,長時間頻繁染發對腎髒有潛在風險。

重金屬

正規管道和廠家生産的染發劑允許含有一定數量的鉛、汞和砷,但含量很低,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劣質染發劑大多存在鉛含量過高的問題。長期使用可能導緻慢性鉛中毒。

一洗黑、植物染發劑安全嗎?

不少中老年人為了遮蓋白發,都會定期将頭發染黑。很多“一洗黑”産品打着“天然無害”的标簽,宣稱像洗髮乳一樣使用,多洗幾次,頭發就能自然變黑。

“一洗黑”其實就是在少量多次地使用染發劑,通過經常洗滌,達到頭發慢慢變黑的效果。

盡管産品符合國家檢測标準,但“一洗黑”需要經常使用,直接接觸頭皮,使用頻率高,反而更容易刺激頭皮、對健康産生危害。

那麼号稱“綠色”的“植物染發劑”安全嗎?雖然“植物染發劑”的染料成分中,可能添加了額外的植物提取物;但隻要是半永久或永久染發劑,為了保證染發效果,基本都逃不開添加堿性物質及苯二胺類物質。

而且,植物提取物往往成分更為複雜,可能是潛在的緻敏原。

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可以染發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是否可以染發呢?

一般來說,适度的染發且在規定的劑量内(0.5ng/mL)使用染發劑,是不會影響健康的。是以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原則上也是可以染發的。不過,如果患者對染發劑存在過敏、頭皮有損傷、身體過于虛弱,以及處于化療期間,應盡量避免染發。

由于經過化療,身體的免疫力降低,接受外界刺激性因素的能力也較弱,此時染發劑的有毒有害物質更易被吸收至體内,而染發劑中的化學物質一旦通過皮膚進去人體後,不利于患者的康複。

對于身體條件允許可以染發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染發時還需謹記7點:

1)一年最多染發1~2次,時間間隔至少在3個月以上

2)盡量選擇半永久性染發劑

3)選擇經實驗證明溫和的染發劑

4)選擇在染膏中添加額外滋養成分的染發産品

5)選擇無異味的染發産品,避免呼吸道刺激

6)通過包裝檢視是否有國妝特字證書,避免産品不合規

7)使用前提前48小時進行皮膚過敏測試

染發緻癌麼?有“無傷染發”嗎?

寫在最後

“看得見的顔色”之下,隐藏的卻是種種“看不見的危害”。染發緻癌這件事雖說沒有科學依據,但是也不能避免它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小編建議不妨戴戴假發,如果一定要染,一年請不要超過2次。

參考文獻

[1]《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緻癌物清單2017年》

[2] Personal use of permanent hair dyes and cancer risk and mortality in US wo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20; 370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m2942 (Published 02 September 2020)

[3] Murali K. Matta,Robbert Zusterzeel,Nageswara R. Pilli. Effect of Sunscreen Application Under Maximal Use Conditions on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Sunscreen Active Ingredien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