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輛新車如何危害健康?新研究:車内可能有多種緻癌物

受訪專家:中國環境科學院環境污染與健康研究室研究員 張金良

環球時報健康用戶端記者 高嘉悅

新車到手總會有一股難聞的氣味。這與内飾皮革、塑膠制品、膠黏劑、織物等材料散發的多種化合物密切相關。《細胞報告·實體科學》雜志4月12日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這種“新車味”有可能會給乘車人的健康帶來較大危害。

來自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組成中美聯合研究小組,對全新汽車的車内環境狀況展開了為期12天的觀察研究。針對從天氣晴朗到陰雲密布等不同溫度條件下采集的空氣樣本,他們分别檢測了20種常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濃度。結果發現,部分緻癌物的濃度超過了安全限值,比如,一類緻癌物甲醛(常見于消毒劑、殺菌劑、家具和瓦斯等)超過中國國家安全标準34.9%,二類緻癌物乙醛濃度超過安全限值60.5%,緻癌物苯(常見于油漆、汽油和香煙等)的濃度對長時間待在新車内的司機(11小時)也達到了不安全水準,但對偶爾乘車的乘客(車内1.5小時)來說尚無較大風險。該結果表明,新車内檢測出的多種VOCs導緻的患癌終身風險增量,足以引起車輛使用者的警惕。

研究小組進一步分析發現,VOCs的排放特性取決于材料表面溫度。新車在高溫環境暴露的時間越長,車内溫度越高,VOCs濃度越大,給乘車人帶來的健康危險也就越強。

中國環境科學院環境污染與健康研究室研究員張金良向“環球時報健康用戶端”記者表示,VOCs大多通過呼吸吸入體内,但也會通過皮膚進入人體。人若長期暴露于車内VOCs下會加大罹患肺癌、白血病和淋巴瘤的風險。新車内的PAH(多環芳香烴)也有緻癌性、緻畸性,可降低人體免疫力、加大抑郁傾向、惡化呼吸系統疾病、加劇過敏及哮喘等病的症狀。

除新車散發的有害氣體外,一些人為因素也會帶來車内污染。1.車内裝飾。不少人在買車後喜歡換上皮革座椅套、鋪上地膠,或墊上化纖材質的坐墊,這些都可能釋放揮發性有機污染物。2.擺件污染。車載香水是最常見的擺件,劣質香水使用的多是化學香精,其含有的芳香烴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也可刺激兒童呼吸道,引發哮喘等。有些人喜歡在車内放置毛絨玩具,毛絨産生的靜電可聚集大量細菌,若清潔不及時不到位,細菌就會在車内擴散,造成乘車人的呼吸不适。3.不良開車習慣。在車内吸煙不僅會給乘車人帶來直接傷害,殘留的“三手煙”還将長期危害身體健康。車廂内有腐爛發黴的食物殘渣、灑落的飲料、地毯久未清理等,都可能導緻細菌滋生,長時間處于此種環境,容易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适,甚至患上呼吸系統疾病。汽車空調若長期不清潔,濾清器、濾芯上會積累過多灰塵,并随着空調的運轉,将有害黴菌、細菌等吹入車内。

相對戶外環境,車内空間較小,空氣擴散和交換能力差,污染物濃度更高,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也更高,必須引起重視。為減少車内污染對健康的傷害,張金良建議:

1.買車時檢視證明。生态環境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标準《乘用車内空氣品質評價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8種有害氣體的濃度規定了限值。其中,苯的濃度限值為0.06 mg/m3,甲醛濃度限值為0.1 mg/m3。大家在購買新車時,要選擇通過國家環保認證的汽車品牌,檢視是否有空氣品質檢測合格證明。如果試駕新車時感覺熏眼睛、刺激呼吸,甚至感覺頭暈,建議及時停用,放棄購買,或進行車内空氣品質檢測。另外,購買汽車内飾産品不要圖便宜,尤其應當遠離“三無”産品,以防甲醛等有害物的含量超标。汽車地膠是裝飾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選擇時應當優先考慮4S店提供的原廠地膠。

2.撕掉塑膠包裝。購買新車後,一定要及時撕去車上的各種塑膠包裝,以免汽車内飾釋放的有毒氣體難以揮發,同時避免這些塑膠包裝在暴曬過後産生異味。

3.不要在車内用各種香氛。

4.多通風。去除車内異味最有效的方法是開窗通風,讓車内空氣與外界進行對流。用車前最好先打開車門、車窗,待車内空氣基本消散後再上車,尤其是太陽暴曬後,車内污染加重,應适當延長通風時間。天氣好時,若在高速路上行駛,可打開外循環和天窗。停車或駐車後,車窗或天窗可以留個縫,保持空氣循環對流。

5.利用水果除異味。天然水果有去除異味的效果,如切開的鳳梨、剝下的柚子皮、喝後的茶葉等,可時常放一些在車上吸附異味,但要注意及時更換避免腐爛;加裝車載空氣淨化器、放置定期更換的活性炭和竹炭等,也能起到吸附車内異味的作用。▲

責編:鄧玉

主編:張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