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辆新车如何危害健康?新研究:车内可能有多种致癌物

受访专家: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研究员 张金良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嘉悦

新车到手总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与内饰皮革、塑料制品、胶黏剂、织物等材料散发的多种化合物密切相关。《细胞报告·物理科学》杂志4月12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这种“新车味”有可能会给乘车人的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组成中美联合研究小组,对全新汽车的车内环境状况展开了为期12天的观察研究。针对从天气晴朗到阴云密布等不同温度条件下采集的空气样本,他们分别检测了20种常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浓度。结果发现,部分致癌物的浓度超过了安全限值,比如,一类致癌物甲醛(常见于消毒剂、杀菌剂、家具和燃气等)超过中国国家安全标准34.9%,二类致癌物乙醛浓度超过安全限值60.5%,致癌物苯(常见于油漆、汽油和香烟等)的浓度对长时间待在新车内的司机(11小时)也达到了不安全水平,但对偶尔乘车的乘客(车内1.5小时)来说尚无较大风险。该结果表明,新车内检测出的多种VOCs导致的患癌终身风险增量,足以引起车辆使用者的警惕。

研究小组进一步分析发现,VOCs的排放特性取决于材料表面温度。新车在高温环境暴露的时间越长,车内温度越高,VOCs浓度越大,给乘车人带来的健康危险也就越强。

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研究员张金良向“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VOCs大多通过呼吸吸入体内,但也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人若长期暴露于车内VOCs下会加大罹患肺癌、白血病和淋巴瘤的风险。新车内的PAH(多环芳香烃)也有致癌性、致畸性,可降低人体免疫力、加大抑郁倾向、恶化呼吸系统疾病、加剧过敏及哮喘等病的症状。

除新车散发的有害气体外,一些人为因素也会带来车内污染。1.车内装饰。不少人在买车后喜欢换上皮革座椅套、铺上地胶,或垫上化纤材质的坐垫,这些都可能释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2.摆件污染。车载香水是最常见的摆件,劣质香水使用的多是化学香精,其含有的芳香烃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也可刺激儿童呼吸道,引发哮喘等。有些人喜欢在车内放置毛绒玩具,毛绒产生的静电可聚集大量细菌,若清洁不及时不到位,细菌就会在车内扩散,造成乘车人的呼吸不适。3.不良开车习惯。在车内吸烟不仅会给乘车人带来直接伤害,残留的“三手烟”还将长期危害身体健康。车厢内有腐烂发霉的食物残渣、洒落的饮料、地毯久未清理等,都可能导致细菌滋生,长时间处于此种环境,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甚至患上呼吸系统疾病。汽车空调若长期不清洁,滤清器、滤芯上会积累过多灰尘,并随着空调的运转,将有害霉菌、细菌等吹入车内。

相对户外环境,车内空间较小,空气扩散和交换能力差,污染物浓度更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更高,必须引起重视。为减少车内污染对健康的伤害,张金良建议:

1.买车时查看证明。生态环境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8种有害气体的浓度规定了限值。其中,苯的浓度限值为0.06 mg/m3,甲醛浓度限值为0.1 mg/m3。大家在购买新车时,要选择通过国家环保认证的汽车品牌,查看是否有空气质量检测合格证明。如果试驾新车时感觉熏眼睛、刺激呼吸,甚至感觉头晕,建议及时停用,放弃购买,或进行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另外,购买汽车内饰产品不要图便宜,尤其应当远离“三无”产品,以防甲醛等有害物的含量超标。汽车地胶是装饰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选择时应当优先考虑4S店提供的原厂地胶。

2.撕掉塑料包装。购买新车后,一定要及时撕去车上的各种塑料包装,以免汽车内饰释放的有毒气体难以挥发,同时避免这些塑料包装在暴晒过后产生异味。

3.不要在车内用各种香氛。

4.多通风。去除车内异味最有效的方法是开窗通风,让车内空气与外界进行对流。用车前最好先打开车门、车窗,待车内空气基本消散后再上车,尤其是太阳暴晒后,车内污染加重,应适当延长通风时间。天气好时,若在高速路上行驶,可打开外循环和天窗。停车或驻车后,车窗或天窗可以留个缝,保持空气循环对流。

5.利用水果除异味。天然水果有去除异味的效果,如切开的菠萝、剥下的柚子皮、喝后的茶叶等,可时常放一些在车上吸附异味,但要注意及时更换避免腐烂;加装车载空气净化器、放置定期更换的活性炭和竹炭等,也能起到吸附车内异味的作用。▲

责编:邓玉

主编:张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