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順學:正大軍區職中将,原軍科院院長,四野走出的一代名将

蔣順學:正大軍區職中将,原軍科院院長,四野走出的一代名将

解放戰争時期,我軍有華東野戰軍、華北野戰軍、西北野戰軍、東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五大野戰軍。其中,東北野戰軍實力最強,也就是後來的第四野戰軍。

四野将星璀璨,走出了2位元帥、3位大将、19位上将、57位中将。原軍科院院長蔣順學中将,早年曾在四野戰鬥生活,也是一位從四野走出的一代名将。

蔣順學:正大軍區職中将,原軍科院院長,四野走出的一代名将

蔣順學生于1926年6月,河北深縣人。蔣順學的童年是在軍閥混戰中度過的,當時的燕趙大地民不聊生,又因戰略位置特殊,各路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并不滿足于侵占東北,将眼光投向了華北地區。全面抗戰爆發前,河北已經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抗日前線。

蔣順學:正大軍區職中将,原軍科院院長,四野走出的一代名将

1938年1月,蔣順學到縣城參加了冀中人民自衛軍(八路軍第三縱隊前身),當時還未滿12歲。

1940年1月,蔣順學所在支隊被改編為南冀支隊,奉命建立了八路軍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正是後來的開國上将楊得志。

浴血抗戰曆練了蔣順學,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基層指揮員。

蔣順學:正大軍區職中将,原軍科院院長,四野走出的一代名将

抗戰勝利之後,蔣順學随軍挺進東北。蔣順學所在部隊幾經改編,被編入東北野戰軍第12縱36師108團3營(營長蔣順學)。1948年11月,遼沈戰役業已結束,東北野戰軍奉中央軍委指令進行整編,随後大軍入關。

在此背景之下,東北野戰軍第12縱隊改稱第四野戰軍第49軍,實行四四制,下轄145師、146師、147師、162師(1949年8月劃入湖南軍區),蔣順學出任147師441團副參謀長。此後,蔣順學參加平津、衡寶等重大戰役。

蔣順學:正大軍區職中将,原軍科院院長,四野走出的一代名将

建國初期,三野奉命組建海軍,而組建空軍的重任則交給了四野。基于此,第49軍軍部改為空軍第3軍軍部。所轄各師也進行了改編,具體情況如下:

第145師編入第21兵團;

第146師調歸廣西軍區;

第147師改編為公安軍第12師。

至此,49軍番号成為曆史,蔣順學也随之出任公安軍第12師某部團長。

蔣順學:正大軍區職中将,原軍科院院長,四野走出的一代名将

1958年,蔣順學自軍事學院基本系畢業後,便進入軍科院戰術部出任研究員。由此,蔣順學與軍科院結下了不解之緣。

截至1988年2月,蔣順學已經是計劃組織部部長,出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時任軍科院院長鄭文翰)。同年9月,蔣順學與鄭文翰一道被授予中将軍銜。

蔣順學:正大軍區職中将,原軍科院院長,四野走出的一代名将

1990年4月,蔣順學接替鄭文翰出任軍科院院長(時任軍科院政委楊永斌),跻身正大軍區級。1992年11月,蔣順學因達到正大軍區職進階将領服役最高年限退出現役。

次年6月的授銜上将儀式上,隻要是還在役的正大軍區職中将,基本上都授予了上将軍銜。蔣順學中将也就與上将軍銜失之交臂,成為了頗為罕見的正大軍區職中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