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西老人隐瞞身份61年,子女都不知道,直到女婿翻出一堆“勳章”

“披襟散發,心清塵不染。一杯洗滌無餘,萬事消磨去遠。浮名薄利休羨。——《撲蝴蝶》 ”

在新中國成立後,國内已經處于平穩的狀态,不過出于安全考慮和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戰争,我國一直保留着常備軍。但是數量太大,已經超過500萬人,這已經超出了國家的預期。

1950年,中國政府決定進行一次大裁軍,于是将全軍的數量一下子縮減了100萬人。

不過,沒過多久,戰争爆發了。中國又迅速擴充了200萬的中國解放軍,自此中國的軍隊裡現在已經有600萬人了。

随着戰争結束,中國為發展經濟,弱小軍備成本,于是又前前後後進行了三次大裁軍。到最後,中國隻剩下240萬軍人了。

山西老人隐瞞身份61年,子女都不知道,直到女婿翻出一堆“勳章”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人會問,這些被裁掉的軍人們都去了哪裡呢?他們又是怎麼面對生活中的變化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一位老兵,他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積極主動地響應了國家号召。

這位老兵為了祖國收拾好行李,立刻轉業回家 ,在家鄉安安靜靜地做起了基層人民,靠着自己微弱的力量為祖國做些貢獻,這個人就是張文魁。

一、家庭貧困,他進入部隊

1928年,張文魁出生在長治市農村的一戶貧困人家裡。之前張文魁還有六個哥哥,張文奎的哥哥們因為早年有疾病,全部都夭折了。

不僅如此,因為家裡太過貧窮,沒錢看病的張文魁母親也沒幾天就離開了人世。

張文魁和父親兩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但是更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

不多久,日本人發動了侵華戰争,中國人無力的抵抗,日軍很快就讓全部華北地區陷入無邊的戰争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張文魁的家鄉山西長治也不例外,很快就落入了可惡的日本人手裡。

而日本人借着山西的自然優勢,抓來了是以年輕人來挖山西豐富的煤,這也是為了滿足日本人的日常需要。

山西老人隐瞞身份61年,子女都不知道,直到女婿翻出一堆“勳章”

在這過程中,張文魁的父親和日本人發生了沖突。

兇神惡煞的日本人哪裡容得下這種人?他們不由分說地教訓了張文魁父親。這個可憐的人是以落下了終身殘疾。這讓張文魁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那一刻,他在心裡暗暗說道:我和日本人勢不兩立,今天這仇我記下了,總有一天讓你們加倍奉還!

又過了幾年,日軍在中國已經遭到了中國人的強烈反抗,此時的他們已經虛弱不堪,眼看着中國人将日軍趕出去已經指日可待。

但是日軍不甘失敗,依舊在負隅頑抗。此時,17歲的張文魁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當地抗日民兵隊伍中去。在軍隊中,張文魁如魚得水,表現出色的他很快被提拔為民兵隊長。

1947年,解放戰争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戰争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而張文魁的家鄉來了一群解放軍,他們是來擴充新兵的。

此時的張文魁也聽到這個消息,在中國共産黨黨員的責任心的驅使下,他不僅主動加入,還去村裡的每家每戶詢問民兵隊員們是否有加入解放軍的打算。在最後,除了張文魁之外,還有六名青年人也加入了。

山西老人隐瞞身份61年,子女都不知道,直到女婿翻出一堆“勳章”

但是,考慮到張文魁的家裡隻有一個殘疾的老父親,是以解放軍們拒絕了張文魁加入的請求。

在哪裡不是幹革命?有個解放軍曾這樣對他說。但是張文魁不這樣想,強烈的愛國精神讓他深深地發動了招募人員。

臨行前,張文魁父親出來送他,對他說,不要擔心家裡,也不用擔心我的身體,隻要你在戰場上盡心盡力,别當逃兵就行。

于是,張文魁就這樣成了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第九縱隊的一名戰士。

二、保家衛國,他浴血奮戰

在淮海戰役中,張文魁是部隊裡頂尖的戰士之一,他是以被上司指派去負責保護首長的安全。

但無論是作戰還是做警衛,張文魁都一絲不苟地認真對待,這一切讓軍隊上司們大為贊賞。因為工作認真,沒被派去學習修理大炮的技術,至此之後,張文魁就一直在崗位上與大炮打着交道。

在渡江戰役中的張文魁于是就作為炮兵,負責為士兵們打掩護。随後張文魁又參加了解放戰争中的其他的戰役。不僅如此,之後的剿匪等戰争也有他的身影。

山西老人隐瞞身份61年,子女都不知道,直到女婿翻出一堆“勳章”

1950年,張文魁所在的部隊在四川稍作休整之後,馬上又奔往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張文魁跨過鴨綠江,也參加了上甘嶺戰役。在那一次,張文魁的許多老鄉和戰友都犧牲了。

那時的張文魁是炮兵連一排副排長,在投擲彈藥的過程中,張文魁和戰友們還要抽空給其他戰士運送物資,在送物資的路上,敵人用武器封鎖,到最後這條路上躺滿了戰友的屍體,極其危險。

三、轉業回鄉,他深藏功名

戰争結束後,張文魁戰功顯赫。他不僅獲得了抗美援朝紀念獎章,還獲得了和平萬歲紀念獎章。

加上之前已經有的淮海戰役獎章,渡江戰役獎章,中南戰役獎章,西南戰役獎章等數不勝數。

1958年,國家号召戰士們的轉業。

而張文魁十分信任黨,再接到國家的号召之後,他毫不猶豫地做了回家鄉的第一人,他不僅坐過勞工,還做過農民。總之,張文魁隻往國家最需要他的地方去。

1959年9月,鄂西地區的丹江口市将會建立大型的水利設施。

那裡缺少大量人手。但當時交通不便,那裡的生活條件也十分惡劣,幾乎沒有幾個人願意去那種地方。而張文魁聽說後,拖家帶口的就去了。

山西老人隐瞞身份61年,子女都不知道,直到女婿翻出一堆“勳章”

1966年7月,張文魁所在的工作地點突遇大火,張文魁聽勸阻和消防人員一起救火,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卻不幸從車上摔下來,大腦是以受到嚴重損傷。

1983年9月,在工作崗位上辛苦工作了25年的張文魁正式退休。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他轉業一直到離休,他都完全沒跟人說起過自己的革命事迹,也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甚

至自己所得的這一堆勳章也藏了起來,甚至連家人都沒有告訴,直到女婿翻到勳章,才知道了老人的真實身份。

有一天,張文魁的女婿和一個作家聊天時,那個作家在知道了張文魁的榮民身份之後,很想了解一下這個老人的過去的經曆。

山西老人隐瞞身份61年,子女都不知道,直到女婿翻出一堆“勳章”

但是無論他們怎麼說,張文魁也不肯說出關于部隊上的任何事。張文魁女婿靈機一動,告訴了他,是組織上讓張文魁做登記了,而且需要交一些證明身份的材料。老人一聽,馬上從舊櫃子裡掏出一個小包裹。

包裹的那層布正是北韓戰争時期繳獲的美軍降落傘,包裹裡面放着他參軍以來所獲得的所有軍功章。正是因為這,才讓珍藏61年的軍功章被人們所知曉。

結語:

像張文魁這樣的老兵還有很多。他們從保衛祖國,再到支援北韓,前前後後參加了數百次戰役,獲得了無數功勳章,但他們最後卻甘願成為一個平凡人,無怨無悔地做着普通而又辛苦的工作。

而像張文魁英雄這樣的存在,會不斷激發人們前進的力量,在經過戰争的洗禮之後,對他們而言,榮譽就顯得不怎麼重要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張文魁轉業後當了普通的農民之後,還永遠想着國家和人民,張文魁的的一舉一動都彰顯了革命英雄的本色,值得我們銘記。

參考文獻:《撲蝴蝶》趙師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