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的牛李黨争

牛黨首要人物有:牛僧孺、李宗闵、楊嗣複等,他們都是權德輿的學生。

李黨首要人物有:李德裕、鄭覃。李德裕是趙郡士族,他“不喜科試”,以門蔭人仕。

兩黨官員之身世,亦非清一色,牛黨雖以進士科身世居多,亦有士族以門蔭入仕者;李黨雖門蔭人仕者居多,亦不乏進士科身世者。

唐朝的牛李黨争

兩黨的争鬥,有不少是無謂的意氣、門戶之見,但亦有政見的不合。這些政見的不合首要表現在對科舉取士的情緒。

牛黨贊成科舉取士。李黨個别人,如鄭罩則建議廢棄進士科。李德裕建議朝廷顯官,使用公卿子弟。

對科舉取士的情緒,總的說,牛黨建議較為合理。但李德裕對科舉制中的一些壞處建議清除,如要求廢棄“呈榜”、“曲江宴”等,這是有道理的,應予必定。

是以,既不能混為一談說李黨是建議廢棄進士科的,也不能抽象說牛黨支援科舉是對的。

唐朝的牛李黨争

對待藩鎮的政策

李德裕對叛變中心的藩鎮,建議堅決平定。李德裕父親李吉甫,在唐憲宗時為宰相,力主削弱藩鎮實力,他曾“歲餘,凡易三十六鎮”。李德裕在唐武宗時為宰相,他堅決地以武力平定了昭義鎮的暴亂。

牛黨則建議對藩鎮采納姑息情緒,當朝廷向藩鎮用兵之時,牛黨又往往采納消沉乃至阻遏情緒。大和五年,盧尤戎馬副使楊志誠暴亂,唐文宗問宰相牛僧孺怎麼處置,牛僧孺以為,安史以來,範陽已不屬中心,建議不用計較他的逆順。當唐文宗問“全國何時當和平?”牛僧孺答複:“和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大衆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别求和平,非臣等所及”。

在牛黨看來,藩鎮割據并不算問題,而是一種正常現象,不用去理它。

唐朝的牛李黨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