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悲傷的來信

1941年4月,廣東鄉下一個名叫

淩維誠

的農婦在地裡忙了一天,終于得到時間,回到家休息。家中雖然貧苦,丈夫也不在身邊,還有年邁的公婆需要照顧,但看着那4個健康快樂的孩子,淩維誠感覺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就在這時,淩維誠注意到桌子上多了一封信,上面的來信位址似乎寫的是上海。

她的丈夫遠在上海打仗,兩人離别前,丈夫還曾向她鄭重承諾,一定會接她回去。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難道是丈夫從上海寫來的信嗎?

他要回來了嗎?要來接她和孩子們一起走嗎?

許久沒有收到丈夫消息的淩維誠連忙拿起信,但在看到寄信人并非丈夫姓名的那一刻,淩維誠心中已經有了幾分不妙的預感。她拆開信後讀了幾行字,頓時感覺眼前一黑。

這封信并非丈夫寫來的,信中字裡行間全是關于他犧牲的事。

淩維誠用盡全身力氣,跑到外面買了一份報紙,随手一翻,報紙上正好刊登了一則關于

英雄團長謝晉元

近日犧牲的報道。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圖|英雄團長謝晉元

看到這裡,悲痛欲絕的淩維誠終于支撐不住,暈倒在了地上。

謝晉元與“八百勇士”

看過電影

《八佰》

的人,想必都對影片中率領

“八百勇士”

與日寇浴血奮戰,死守四行倉庫的指揮官印象很深。而淩維誠的丈夫

謝晉元

就是影片中指揮官的原型。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圖|《八佰》劇照

影片中,“八百勇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寇殊死搏鬥的情節是謝晉元和他率領的524團戰士們的真實經曆。

1937年10月,日寇向上海發動了進攻,有着人肉“熔爐”之稱的淞滬會戰由此全面打響。由于雙方的武器裝備過于懸殊,國軍政府在上海抵抗了一段時間後,實在不敵,為了儲存實力,隻得匆匆撤離。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圖|1937 年,中國軍隊在黃浦江上與日寇激烈戰鬥

但是在離開前,有一支國軍部隊被蔣介石留了下來,為大部隊的撤離拖延時間。這支部隊就是謝晉元所在的88師524團。

謝晉元是廣東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當身為團長的他得知自己的部隊被留在上海,阻擊敵人時,心中已經明白他與戰士們注定是有去無回了。

但是這并沒有讓謝晉元感到畏懼或是退縮。他們524團在

上海四行倉庫

對上的敵人,是有着王牌軍之稱的日寇第3師團。交戰開始前,524團1營的确有着800多人的兵力,但是日寇第3師團太過兇殘,很快就給524團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原本的800多人兵力折損了接近一半,

如今隻剩下了400多人

,但是謝晉元認為日寇應該還沒有摸清他們這支部隊的全部底細,于是他決定賭一把。

謝晉元對外宣稱他們還有800人,以此來迷惑敵人。

而日寇真的相信了,圍堵在四行倉庫外,想要将這支負隅頑抗的部隊完全消滅。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已進攻到四行倉庫牆腳下的日本士兵

經過長達四天四夜的激戰,謝晉元帶領着手下的戰士們依托着這裡的地形,不斷打退敵人的進攻,在這場血戰中,有200多日寇被他們擊斃。

日寇第3師團原本沒把謝晉元他們放在眼裡,卻沒想到這夥人竟然給自己造成了這樣大的傷亡,頓時惱羞成怒,不惜用盡一切手段,隻為拿下這處四行倉庫。

犧牲殉國

發生在這裡的激戰很快引起了上海租界内外國人的注意。他們起先保持着事不關己的心态,遠遠地隔河圍觀,但随着戰鬥時間的延長,524團的戰士們還沒覺得害怕,這些外國人率先産生了畏懼。

他們擔心日寇久攻不下,會選擇動用猛烈的炮火轟擊四行倉庫,而就在四行倉庫不遠的河岸南邊恰好有個儲存瓦斯的地方,一旦炮火蔓延過去,必然會引發爆炸。租界内的外國人生怕租界被誤傷,他們的利益也是以受到損害,于是主動站出來為交戰雙方調停。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圖|1937 年入侵上海的日軍

因為租界人士的介入,謝晉元也很快就收到了撤退的消息。雖然很不情願,但是軍令如山,謝晉元隻得帶着戰士們心有不甘地撤退到租界内。

但是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租界人士對雙方的調停隻有口頭協定,等到“八百勇士”撤退到租界内後,日寇持續向租界施壓,迫使

租界駐兵将謝晉元等人繳械,并拉了鐵絲網,将他們軟禁在了租界内,在之後長達4年的時間裡,成為了一支孤軍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圖|進入租界的“八百勇士”

其實謝晉元帶兵死守四行倉庫的消息早就遠遠地傳了出去,上海當地的群衆得知了他們的壯舉都深受感動,被激發出了極高的愛國熱情。在雙方交戰時,甚至有上海的年輕女學生不顧自身安危,遊過河岸為“八百勇士”送上軍旗。

國内外為這支孤軍感到不平的人越來越多,不滿的呼聲也越來越大,日寇感受到輿論壓力,決定将謝晉元暗殺。不過謝晉元是個警惕心很強的人,雖然被繳了械,但在他的指揮安排下,“八百勇士”們嚴防死守,始終沒有讓日寇的陰謀得逞。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租界内孤軍營示意圖

既然日寇的暗殺不行,汪精衛一派的人便試圖拉攏謝晉元,派去很多人遊說他,還給他許諾了高官厚祿,但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得到了謝晉元的一頓痛罵,最後灰溜溜地回去了。

雖然不能拉攏謝晉元,但是他身邊的人可不一定都是心志堅定的人。汪精衛一派轉換目标,開始暗中拉攏和收買謝晉元身邊的士兵。有些士兵的确沒有謝晉元那樣堅定的心志,被圍困的時間久了,心理防線瀕臨崩潰,僞軍派來的人隻是稍稍勸說,便有人低下了頭。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進入租界的“八百勇士”

于是在1941年4月24日這天,被繳械被軟禁達到四年之久的謝晉元,依然雷打不動地早起帶兵訓練。就在這時,4個被收買的士兵瞅準時機,拿出随身攜帶的匕首,齊齊向謝晉元撲去。等到謝晉元的部下注意到不對,沖過來制服了4個叛徒時,謝晉元已經倒在了血泊當中,很快便不治身亡。

遺孀艱難謀生

謝晉元遇害犧牲的消息傳出後,舉國哀悼,社會各界紛紛為他舉行了追悼會。而遠在廣東鄉下的妻子淩維誠稍慢一步,也得知了這個慘痛的消息。

淩維誠是上海出生,讀書時專門就讀于音樂專業,是個溫柔娴靜的富家千金,認識謝晉元時,她不過20歲。而謝晉元卻是廣東鄉下人,某種程度上說,他算是那個時代的“鳳凰男”。

兩人在一位朋友的婚禮上認識後,幾乎是一見鐘情,無視出身地位,奮不顧身地走到了一起。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婚後,謝晉元轉戰南北,淩維誠時時跟在他身邊。後來抗日戰争爆發後,謝晉元意識到前路無比兇險,不願讓淩維誠帶着孩子與自己冒險,便将她帶去了廣東鄉下。

這裡的環境當然比不上繁華的都市上海,鄉下老家還有年邁的公婆需要照顧,更何況淩維誠還是“五指不沾陽春水”富家千金,哪裡吃過這樣的苦。謝晉元很是過意不去,想多陪妻子一段時間,但是前方戰事吃緊,他不敢耽擱,便與妻子約定:

“等到勝利的那一天,我一定來接你們回上海。”

賢惠的淩維誠沒有挽留,含淚送别了丈夫,卻不知這竟然是永别。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之後,謝晉元雖然每個月都按時寄錢回來,但是老人需要看病吃藥,孩子也需要讀書上學,那些錢根本不夠用。被逼無奈,淩維誠竟然買了幾畝地,學着鄰居下地幹起了粗活,從千金活成了農婦。

謝晉元犧牲這一年,淩維誠不過30歲出頭,雖然日夜操勞,整個人顯得十分憔悴,但依然隐藏不住她姣好的容貌和出衆的氣質。有些不懷好意之徒得知了她丈夫犧牲的消息,非但不同情她,竟然生出歹念,不斷上門騷擾,被淩維誠拒絕後,竟然寫信以她孩子的安危相逼,想要讓她屈服。

淩維誠實在不知該與誰傾訴,便偷偷告訴了自己的孩子。還在念國小的兒子

謝繼民

非常氣憤,勇敢地站出來想為母親撐腰。淩維誠看着他瘦小的身闆,感動不已。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圖|淩維誠與四個孩子,前排左為謝繼民

丈夫死後,按照國軍部隊的規定,

淩維誠可以去重慶領取5萬元撫恤金。

但廣東的鄉下家裡足足有八口人需要淩維誠照顧,這筆錢根本維持不了太久。淩維誠的要求并不多,隻是希望國軍政府能幫忙解決孩子的學業問題。

但當她找到重慶後,卻隻見到了宋美齡。

宋美齡親切地慰問了淩維誠老家的情況,在聽到淩維誠的請求後說着“政府不會忘記你的”,卻絕口不提要怎麼幫忙。

淩維誠明白,她這是根本沒想要幫忙。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淩維誠隻得帶着那筆撫恤金回了鄉下,将錢分給了公婆一半,剩下的則留着以後孩子讀書時用。但是當時物價漲得飛快,這筆錢很快就貶值了。

陳毅鼎力相助

在1946年,淩維誠收到謝晉元老部下的邀請,傳回上海後才知道,原來當年被軟禁的“八百勇士”後來被日寇俘虜,又被分到各地當起了苦勞力,如今抗戰結束了,他

們還活着的人雖然回到了上海,卻都帶着一身的傷病,國軍政府竟然對他們的處境視若無睹。

無奈之下,他們這才想要向團長夫人求助。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圖|在跑馬廳内等候工部局安排的“八百勇士”

淩維誠便帶着他們的訴求再次找了宋美齡,希望國軍政府能為這些老兵安排些差事,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也成。但是這次宋美齡卻不像上次那樣親切了,聽完了淩維誠的話後,

敷衍了幾句,就叫淩維誠回去了。

淩維誠無奈,隻得自己掏錢,帶着這群老兵在上海想方設法創業謀生。可惜的是,這些嘗試全都失敗了,淩維誠此時已經走投無路。就在這時,解放戰争結束了,

陳毅

來到上海擔任了市長一職,淩維誠便寫信向他求助。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謝晉元當年的英雄壯舉陳毅也是聽說過的,如今收到淩維誠的信後,他才知道原來當年的“八百勇士”還有幸存者。他連忙給淩維誠寫去回信,不僅答應了她的請求,還向她保證,

一定會為這些老兵安排工作,給予他們英雄戰士該有的回報。

至此,“八百勇士”這才終于得以在政府的幫助下重獲新生,淩維誠一家人也過上了安穩的生活。淩維誠含辛茹苦地将她與謝晉元的幾個孩子撫養長大,孩子們沒有辜負她,都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之材。

1949年謝晉元遺孀,為八百壯士生活求助老蔣遭拒,隻得寫信給陳毅

圖|謝繼民在四行倉庫紀念館

謝晉元與淩維誠這對夫妻都是有民族骨氣的中國人,有情有義,值得世人敬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