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去年大火的抗戰電影《八佰》很多人都看過,管虎導演斥巨資耗時多年,力圖完美呈現這段英雄的抗戰曆史。

曆史上爆發于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有一支隻有四百來人的孤軍在日軍的重重圍攻下,退行到蘇州河畔,卻絕不肯降,反而是憑一己之力,保衛着後方莺歌燕舞的大上海不夜城。

這支軍隊為壯聲勢,對外虛誇了自己的人數,号稱有八百壯士,這也是電影《八佰》名字的由來。而引領這支軍隊不斷奮戰的,就是素有“抗日三英傑”之一的稱号的國軍少将謝晉元。

謝晉元在曆史上一直是一個英雄的形象,奈何自古英雄多沒落,謝晉元的結局并不好,被暗殺在了汪僞政權的手裡。戰火并沒有放過他的家人,在他死後,他的妻兒們,結局也大多慘烈。可謂是滿門忠烈,盡數覆于流離戰火之中。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一、山河破碎、稚子報國

謝晉元出生在廣東省的一個小村莊中,父親不過是一個小商販,母親更是貧窮的漁民之女。謝晉元雖然在一個非常貧困的環境中長大,但并不妨礙謝晉元成長為一個剛毅、堅強的人。

謝晉元一直就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在學習中,因為他知道,此時的中國正值亂世、民族沖突也不斷在加深,大丈夫應當為國為民,學一身好本領報效祖國。

是以謝晉元從廣東大學畢業之後,就馬上報考了黃埔軍校,成為第四期的學生。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這是挂在黃埔軍校門口的牌匾,從謝晉元走進黃埔軍校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絕不會貪生怕死。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謝晉元畢業之時,北伐戰争正在中國的土地上如火如荼,謝晉元也就是在這時候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的一員,并靠着累累戰功,從一個小小的排長,逐漸成長為連長、營長、參謀長、副團長,乃至最終擔任團長之職。

北伐戰争不過是謝晉元小試牛刀,也是戰争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小試牛刀。很快,中日關系已經壓抑到一個瀕臨崩潰的地步,全面抗戰就要開始。日本海軍陸戰隊開始在長江海域上搞小動作,謝晉元帶領偵察隊開始對日軍進行偵察,為抗日戰争做準備。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這個時候的謝晉元已經知道戰争在即,且絕非一兩年内能夠解決,所有的中國人都将被這場戰争裹挾。1936年春節過後,謝晉元就馬不停蹄将一家老小全部都送回了廣東老家,希望他們能夠在老家呆着,在戰争中保全性命。

而作為男子,他從小就渴望像嶽飛一樣,精忠報國,即使為此失去性命。他希望用自己的犧牲,挽救大國的安危,以及小家的周全。妻子淩維誠自然知道丈夫的擔憂,她讓謝晉元放心去保家衛國,家中老小自有她來擔當。

隻是兩人都沒有想過,此一去,就是天人永别,再無相見之日。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二、汪僞叛徒,刺殺英雄

淞滬會戰爆發後,謝晉元就接過了五二四團長的職位,一直活躍在閘北火車站,誓死不讓日軍進犯。國民黨原本想要以快制快,在戰争前期就将日本駐紮在中國的軍隊都一舉殲滅,奈何日軍的實力強悍,國民黨隻能節節敗退,讓十萬大軍都往西面撤退。

而謝晉元的任務,就是率領五二四團掩護西撤的大軍。這一邊打仗一邊撤退,還要分心做掩護,五二四團的士兵就這樣一退再退,退到了四行倉庫,并展開了名留青史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這也就是電影《八佰》的背景,謝晉元帶領的營隊被困于四行倉庫,東面和南面被日軍團團包圍。當地正是蘇州河畔,河對面就是莺歌燕舞的租界地帶。謝晉元及其帶領的四百壯士越不過去,四面楚歌起,成為了一支真正的孤軍。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這支孤軍奮戰了整整四個日夜,都不能讓日軍侵略分毫,這也成了戰争史上的一個傳奇。畢竟當時的武器裝置,以及兵力,都遠遠落後于日軍,還要伴随日軍不間斷的轟炸,謝晉元這支孤軍能奮戰四天四夜,已是奇迹。

随後這支孤軍側入了一河之隔的租界,謝晉元原想繼續帶領士兵禦敵,但公租界卻與日軍沆瀣一氣,将謝晉元等人軟禁起來。最終還是上海的老百姓看不下去了,強迫讓步公租界讓步,公租界才放人的。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被釋放之後的謝晉元也并不好過,依然面臨着各種陽謀陰謀,以及劫持和暗殺。這其中最起勁的當然是當時的汪僞政府,他們給謝晉元開出了第一方面軍司令的委任狀,謝晉元眼也不眨,直接将委任狀撕了個粉碎。

汪精衛不死心,又給謝晉元直接開出了陸軍總司令的條件,這下子謝晉元把來傳話的人罵走了,汪精衛顔面直接掃地。

在勸降謝晉元歸順無果的情況下,汪僞政府便殺心四起。在謝晉元出操的時候,找了四個叛徒,直接将謝晉元刺得倒地不起。鮮血蔓延,滿目是刺眼的紅,謝晉元再也沒有起來。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三、巾帼不讓須眉,謝家滿門忠烈

謝晉元去世之時正當壯年,37歲,一個男人建功立業的年紀。一聽到他與世長辭的消息,上海群眾無不悲痛萬分,整整三十萬的群眾自發前往軍營,吊唁謝晉元。國民政府也感懷他的功勞,将他追封少将頭銜。

英雄長辭,最痛的莫過于英雄的妻子——淩維誠。淩維誠原本是上海女子,過的是錦衣玉食的優越生活。被謝晉元送回老家之後,她也開始承擔起了一個家的責任,獨自拉扯着四個子女,還要照顧謝晉元的父母,一家七口人,全靠着淩維誠養活。原本以為能夠盼到謝晉元顧完大國,回來顧小家,誰知道最終隻等到了謝晉元的死訊。

抗戰勝利後,淩維誠也帶着孩子回到了上海。原本她可以過上甯靜的生活,但一聽到當時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四百士兵還流離在外,生活也無依無靠。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如果謝晉元還在,絕不忍心看着自己帶的士兵隻能在貧苦中度過自己的人生。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淩維誠思及此,認為幫助這些老兵,是自己唯一可以為謝晉元做的事情。于是她開始為了這四百壯士在社會上諸多奔走,甚至跑到了南京去找宋美齡,希望宋美齡能助她一臂之力。

也就是因為有了淩維誠的支援,以及社會各人員的真誠幫助,“孤軍工業服務社”才被開辦起來,專門用來生産各種“孤軍牌”的生活用品。這個服務社也讓孤苦無依的四百壯士擁有了一個家,一個落腳之地。不再像在四行倉庫一樣,舉目望去,孤立無援。

這些老兵攢夠了盤纏,會選擇回到自己的老家,與老家的家人相聚。當然也有選擇在這個服務社裡停留下來的,因為隻有這個所謂的孤軍服務社,才能讓他們在亂世之中找到一點歸屬感。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解放戰争之後,我黨也優待了烈士的妻兒老小,把淩維誠一家照顧得妥帖。隻是後來時局動蕩,淩維誠也多次因為謝晉元的身份,遭受到了不公對待。謝晉元的很多遺物都沒能留住,這讓淩維誠感到萬分難過。丈夫留給她最後的念想,也沒有了。

謝晉元的大兒子謝幼民,也在這段敏感時期中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最終精神狀态也出了問題,在1970年就病逝了。

謝晉元的二兒子謝繼民出生于1936年,正是中國内憂外患之際,他的前半生過得十分凄苦,解放戰争之後原本以為能過上好日子,卻遇上了敏感時期,但好在最終他熬了過來,有驚無險活到了現在。去年《八佰》上映的時候,記者還對謝繼民進行了專訪,暢聊了一下他未曾謀面卻十分向往的父親。

謝晉元死後被追封少将,三十萬群眾吊唁,他的家人結局卻很凄涼?

至于謝晉元的兩個女兒,其實都沒有得到将軍之女、烈士之後應該有的優待。比如長女謝雪芬,原本是想像父親一樣報效家國,不過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從戎成功,但好在安全度過了敏感時期,能夠平安活到晚年。

謝晉元次女謝蘭芬則沒有這樣好運,長大後她也開始向父親學習,想将一生都奉獻給家國,于是她加入了解放軍,并從解放軍陸軍防化學院畢業。然而最終也在敏感時期飽受摧殘,她的丈夫更是被迫害緻死,給謝蘭芬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好在災難最終都過去了,活下來的人依然會展望前方。謝晉元作為震天動地的英雄,在37歲就與世長辭着實令人扼腕。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烈士英雄的犧牲,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和平,吾輩應當更加珍惜才是!

文/小羊

參考資料:《蘇州河上的橋》馮元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