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熱播的電影《八佰》火遍内地,影片生動地再現了1937年的“八·一三”淞滬抗戰中,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驚天地泣鬼神的英勇事迹,國人無不為之動容。
然而,電影畢竟是電影,無非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場景與史實略有偏頗。實際上,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部僅是國民黨88師262旅524團的一個營,400餘人,在退出“四行”倉庫進入到英租界後,卻身陷“孤軍營”,而謝晉元則被大漢奸汪精衛派人殘忍殺害。

在“四行”倉庫喋血奮戰了4日4夜後,八百壯士打退了日寇1萬餘人的數次進攻,僅以犧牲5人、26人受傷的輕微代價,擊斃日軍200多人,傷敵不計其數。
10月31日,蔣介石嘉獎堅守“四行”倉庫的524團官兵,并通令該團所有官兵均晉升一級,對殉難者家屬和受傷者從優撫恤。與此同時,指令該團放棄閘北最後陣地,撤離“四行”倉庫,進入公共租界。
接到撤退指令後,謝晉元和八百壯士不得不揮淚忍痛撤出“四行”倉庫陣地,經蘇州河過橋進入到了公共租界。
謝晉元原想率領部隊經過公共租界撤至上海西線回歸原部隊,卻不想剛一進入到公共租界,就被英軍借口解除了全部武裝,拘禁于位于膠州路申園狗場内一個臨時營房内。
當時,人們将其稱之為“孤軍營”。
說是營房,但其内部什麼設施也沒有,謝晉元因陋就簡,帶領士兵們用蘆席蓋起了臨時營房。營房四周是一層嚴嚴實實的鐵絲網,大門口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萬國商團武裝日夜巡邏看守,步步設防,層層戒備,八百壯士暫時失去了人身自由。
公共租界對待八百壯士非常的苛刻,不僅沒收了他們的全部裝備,還斷送了他們的給養。上海市民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捐款捐物,送糧送菜,保證了壯士們的基本日常生活需要。
被困“孤軍營”12天後,上海南市被日軍攻陷,公共租界也被日軍重重包圍,成為了孤島。而“孤軍營”身在孤島裡,沒有裝備,沒有給養,處境十分險惡。
然而,謝晉元卻壯心不已,禦敵之志,從未懈怠。從他所寫的詩中可見一斑:勇敢殺敵八百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
在“孤軍營”内,八百壯士與“俘虜”并無二樣,人身自由受到了嚴格限制,不能随意走動,更不允許走出“孤軍營”半步。
雖深陷囫囵,但八百壯士軍紀嚴整,仍堅持在每天早操前舉行升國旗儀式,卻遭到了租界當局的橫加幹涉,不準他們舉行升旗儀式。無奈,謝晉元率領全體官兵将升旗儀式改為另一種儀式——“精神升旗”,即每天早操前,全體官兵昂首肅立,向天空行軍禮,表示對祖國的熱愛和抗戰到底的決心。
随着孤島形勢的不斷惡化,日軍和汪僞政府對謝晉元的威脅利誘也日益頻繁。
日軍曾揚言,要不惜一切代價把謝晉元劫持到手,日僞特務機關為收買謝晉元,曾抛出了50萬元和軍隊師長的優厚條件,卻謝晉元嚴辭拒絕。
大漢奸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僞國民政府後,也對謝晉元許以高官厚祿,妄圖促其就範,曾指派進階官員充當說客,許以陸軍總司令的高官厚祿,遭到謝晉元的嚴詞斥責:“爾等行為,良心喪盡,認賊作父,願作張邦昌,甘作亡國奴。我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以保國為民為天職,餘志已決,決非任何甘言利誘所能動,休以狗彘不如之言來污我,你速去,休胡言。”
為了表明心志,同時也為了更好地鼓勵大家堅定信心,要求全體官兵要以民族大義為重,以國家利益為重,誓死效忠祖國,堅決不做民族敗類。為此,謝晉元還公開立下遺囑,重申他誓死報國的決心“:上海形勢惡化,租界自身難保,而敵人對男之企圖,勢在必得。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對死生之義,求仁得仁,泰山鴻毛之旨,熟慮之矣。人生必有一死,此時此地而死,實人生之快事也。”視死如歸的大義凜然之精神,溢于言表。
八百壯士身陷“孤軍營”曆時4年之久,始終堅守着對祖國的忠誠,未做過任何有損國格、人格的事。
1941年4月24日清晨5時許,和往常一樣,謝晉元早早地率領士兵們早操。已被大漢奸汪精衛收買的郝鼎誠、張文清、張國順、龍耀亮等4名士兵故意遲到,就在謝晉元詢問原因時,早有準備的4個民族敗類突然拔出匕首和事先準備好的鐵鎬,喪心病狂地對準了謝晉元……
猝不及防,謝晉元頭部和胸部多處要害被擊中,登時倒地,血流不止,當場絕氣身亡,年僅36歲。4個民族敗類也當場被官兵們剁成了肉泥。
嗚呼哀哉,可悲可歎,著名的抗日英雄,沒有戰死在疆場上,卻死在了民族敗類肮髒的手裡。
謝晉元死于非命的噩耗一經傳出,舉國震驚。在震驚的同時,唁電如雪片般從各地飛來。第二天,“孤軍營”官兵為謝晉元舉行棺殓儀式,随後,短短的幾天時間裡,上海各界同胞前往“孤軍營”吊唁者超過了30萬人,整個上海的交通都堵塞了。
蔣介石、林森、何應欽、孔祥熙、朱家骅和顧祝同等國民黨要員也紛紛題詞緻哀,蔣介石還通電全國,表示悼念,并釋出了指令,發給謝晉元的妻子特恤國币5萬元,所遺子女由國家撫養。
5月8日,蔣介石再次明令褒揚謝晉元,并追贈其為陸軍少将。
對于堅守“孤軍營”的全體官兵,蔣介石也一并通電嘉獎,稱譽他們是“精忠貫日”,毛澤東也高度贊譽八百壯士是“民族典型”。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争爆發。
随後,日軍公然進入租界,企圖将“孤軍營”官兵改編為僞軍,卻遭到了全體官兵的堅決抵制。
在上海群眾及公共租界的壓力下,日寇也不敢對“孤軍營”内的八百壯士大開殺戒,繼而将他們全部解送至日軍占領地區,充當苦力。其中,被遣往浙江諸暨的部分官兵在中共地下黨的配合下,曆經了千難萬險,終于逃出生天,而剩下的壯士們,則沒有這麼幸運,在日軍占領區内,經曆了九死一生。
抗日戰争勝利後,日軍占領區内充作苦力的壯士們僅剩下百餘人,全部傳回了上海,選擇在團長謝晉元的墓地周圍安置下來,為他們敬愛的團長守墓,多年沒有離開。
國民黨政府下令将“四行”倉庫所在地的膠州路改為晉元路,并樹碑以作紀念。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銘記曆史,品讀人生,歡迎關注,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