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要說秦滅六國,最有意思的,就是滅韓。

南韓建立始于三家分晉,由于它地處中原腹地,從建立之初,南韓就被諸強環伺,北有魏趙燕,其東有齊,南有大楚,西有強秦,無論怎麼看,南韓都是像一隻待宰的羔羊。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但是南韓并非沒有機會。戰國首屈一指的縱橫家蘇秦,就這樣評價過南韓。

“韓北有鞏、洛、成臯之固,西有宜陽、常阪之塞,東有宛、穰、淆水,南有陉山,地方千裡,帶甲數十萬。”

蘇秦的這番話講的很透徹,南韓雖然被諸強環伺,但也有一些有利條件,如果好好發展,完全有條件可以成為強國。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而且當時的南韓境内,鐵礦資源非常豐富,要知道在那個冷兵器時代,鐵礦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除此之外,南韓擁有發達的工商業,以及最先進的兵工業,韓弩、韓劍、韓甲,在當時可謂是諸強之間,最頂級的武器裝備。

據史料記載,“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跖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顯然南韓軍隊很猛,很精銳,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而且後來公元前351年,韓昭侯在任命申不害為韓相後,立志變法圖強,在南韓大力推行“法”治,“術”治,同時鼓勵農耕商貿,整頓擴充軍隊,南韓得到迅速發展,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南韓,

“内脩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南韓一度達到國勢的巅峰,被衆諸侯國稱為“勁韓”。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那麼南韓是怎麼隕落的呢?

轉折點就是申不害的去世。因為相對于商鞅變法,重視法治,在于完善國家的律法,以求全體軍民,上下一心,富國強兵。

而南韓的變法,相對于法治,一直更傾向于術治。

所謂“術”,就是君主駕馭驅使臣下的方法,換言之就是加強君主專制,君主通過集權和權謀操縱控制臣下,以保持自己的絕對地位。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申不害在時,南韓在法治和術治之間,還能得到有效的平衡,然而在申不害去世後,南韓的變法越走越偏,更加醉心于術治。

而且南韓的術,還運用到了與諸國交往中,南韓正是是以,才一步步走向深淵。

南韓的術,在諸國交往中,直接的展現就是在擅長利用陰謀詭計,欺侮侵占小國,挑撥大國的沖突,以求在諸國紛亂中,謀取自身利益。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公元前375年,韓魏趙鄭四國會盟,南韓卻不守信義,暗中派兵偷襲鄭國,直接導緻鄭國滅國。

欺辱侵占小國,在諸侯間失去了信義,可南韓也得到了實際的好處,在那個紛争的時代,也無可厚非,可在大國争鬥中,它非但不想着求自保,還想着兩頭占點便宜,這無疑是虎口拔牙,自尋死路。

當秦國強勢時,它依附秦國,去攻打楚國,而當楚國強勢時,它又依附楚國,轉身攻打秦國。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然而到了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戰中,南韓的小算盤,這次算是徹底盤爛了。

當時秦國蜀地發生叛亂,南韓乘機聯合魏國,雙方派兵24萬,大舉攻秦,結果反被白起率10萬秦軍擊潰。這一戰,二十四萬韓魏聯軍,被集體寫進了白起的邀功書,南韓從此徹底走向衰落。

後來當秦國開始欲滅六國時,南韓君臣又想出了一個“陰謀”,那就是為秦國獻策修渠。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他們想以此來消耗秦國國力,拖延秦國進攻時間,另外他們擔心秦國水利技術落後,無意修渠,自己計劃落空,還專門派出南韓最出色的水利工程師鄭國去往秦國,幫助秦國修渠。

結果秦國不負韓望,在鄭國的幫助下,秦國的河渠修建很是順利,後修成,命名鄭國渠。

據《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鐘,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本來關中貧瘠的土地,秦國糧食很難高産,一直以來糧食短缺問題,都是阻礙秦國統一天下的重要因素。鄭國渠的投入使用,直接讓關中變成沃野,秦國再無後顧之憂,開始消滅六國。

于是弱小,距離又近,還一心搞陰謀的南韓,就成了第一個被秦滅的國家。

秦統一六國時,南韓為什麼第一個被滅,韓非子:咎由自取

作為南韓知名思想家韓非子,就曾經預言國南韓的失敗。

韓非曾言,“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可憐的南韓,作為戰國七雄之一,史記僅僅用了十七個字,就概括了它的覆滅。

“九年,秦虜王安,盡入其地,為颍州郡。韓遂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