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解放之前上海就是全亞洲最大的城市,有着600多萬的人口,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的核心城市。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逼近這座城市,如何完好無損的解放這所城市成為了當時所有中央上司人頭疼的問題。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圖|老上海

陳毅在解放前就囑咐三野的幹部上司說:

“解放上海是中國革命的最後一個難關,務必要小心謹慎,完成這個偉大的考驗。”

5月20日,接收上海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隻要戰機允許,就可以發動總攻,解放上海。23日夜,三野各部向上海發起總攻,25日清晨,解放軍占領蘇州河以南上海市區。

此時湯恩伯見大勢已去,便率領52、54軍主力和其它殘部,陸續開始撤離上海,他們從吳淞口登船,前往舟山群島。随着湯部的撤退,戰場形勢開始巨變,整個上海防線開始崩潰。

5月27日,我黨正式宣布這場上海攻堅戰全勝,上海全部解放,前後曆時15天的淞滬戰役,我軍殲滅國民黨反動派共計15萬人,一直以來都堅持外線作戰,将上海完好解放,創造了戰争史上的奇迹。

打得好,紀律更好

戰後的接管工作,對我黨來說是更為嚴峻的考驗。在戰前,三野各部就已經進行過深入的政治教育,反複學習我黨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約法八章”。并且根據解放之前城市積累的經驗,研究出更為細緻的《入城守則》、《城市紀律》和《外交紀律》等檔案,發到各部進行學習教育。甚至,在進駐上海前,三野幹部都寫了保證書。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圖|陳毅

對于部隊入城後的行為,陳毅是嚴格要求的,最基本的紅線就是“不入民房”,有些人就問了:遇見下雨、傷病人士怎麼辦?對此陳毅堅定說道:

“這一條是底線,無論如何都要嚴格執行,說不能進民房,就是不能,誰也沒有特殊情況,這是我們人民解放軍送給上海人民的‘見面禮'!”

5月28日清晨,當上海市民打開房門,眼前的一幕将令他們終生難忘,隻見解放軍戰士一排一排地睡在馬路上,自此,他們也明白,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上海的時代結束了,上海将迎來嶄新的曆史。也正是在這一天,陳毅接到上級指令,擔任上海市長,其主要任務是第一時間恢複上海經濟,穩住市民,向全世界、全中國人民展示在中國共産黨人的上司管理能力。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不久後,臨危受命的陳毅就搬進了上海市政府大樓,正式入主市長辦公室,擔任第一任上海市市長。就這樣在這間80平米的辦公室,陳毅開始了日夜工作,為的就是完成組織下達的任務,盡快管理恢複好上海的經濟環境。

這天,陳毅如同往常在辦公室接聽電話處理政務,不多時,警衛員敲門進來,報告到:

“首長!有您的信!”

此時的陳毅并未擡頭,隻是處理着手中的政務,對警衛員說道:

“念!”

,随即警衛員将信件的内容大聲讀了起來。

待到警衛員念完之後,陳毅回過神來,隻見他眉頭緊鎖,将信件從警衛員手中要了過來,從頭到尾仔仔細細閱讀起來。

這是一封求助信,寫信人名叫淩維誠,是一名地道地道的上海農婦,為何那個年代的農婦就懂識字寫信?對于她的信件為何陳毅如此重視呢?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其實,這位婦人可是大有來頭,她所寫信求助的這件事也不僅僅為的是自己,而是曆史遺留的問題。信中求助内容:

在上海吳淞路466号三層樓和膠州路附近一塊空地之前一直是她在使用,請求政府把它們批給她繼續使用。

淩維誠的真實身份是國民黨少将夫人,要知道,随着上海的解放,絕大部分國民黨親屬都已撤離,他們留下的房屋财産也被我軍接管,在這種條件下,這位少将夫人,不僅沒有撤離,還寫信給陳毅,要求幫忙,這顯然有些耐人尋味。

下面,就跟随作者一起去了解下其中有何天大隐情。

當陳毅将信中内容仔細閱讀之後,立馬指令房屋管理處和财政處答應她的請求,三層樓不用交租給她免費使用,那塊空地也不收回。

陳毅剛上任上海市長,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多不勝數,

為何會如此看中淩維誠,百忙之中親自下令處理她的請求?其實主要和她的丈夫及一幫特殊的人有關。

她的丈夫是謝晉元,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是他手下的兵可是鼎鼎有名的抗日英雄,他們有一個共同而又響亮的名字:八百壯士。

八百壯士戰場揚名

1937年7月,日本發動了全面侵略中華戰争,很快戰火就蔓延到了上海,國民黨反動派貫徹一直以來撤退保留實力的政策,為了能夠讓大部隊安然撤退,特意調遣了一部分将士守住上海閘北,轉移日軍視線。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當時已經是團副的謝晉元就這樣接下了這個艱巨任務,帶領手下400餘人組成加強營,抵禦日軍的進攻,為了壯大聲勢,對外稱有800人,這就是著名的

“八百壯士”

的由來,此行是他們的揚名之始,也是未來悲慘生活的開端。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謝晉元決定将上海四行倉庫作為據點來吸引日軍,掩護大部隊撤退。不久後,日軍就将這座倉庫包圍,自此400多名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開啟了4天4夜的激戰,在敵人的不斷猛攻下,他們拼命死守,擊斃了200多名日軍,讓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

最終,英國人因為怕戰鬥波及的範圍擴大,向蔣介石施壓,要求

撤退,在多方壓力下,他們趁着日軍松懈之時,全體突圍撤退到了英國租界。到了這裡,本以為松一口氣的謝晉元,發現這一切都是英國人的陰謀,當他們經過艱難厮殺突圍至英租界時,卻要求解除武裝,本來謝晉元是不答應的,但是迫于上頭的壓力,英國人也保證會将他們護送出上海,他們才被迫解除武裝。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但是,讓所有人都萬萬沒想到的,這都是英國人的把戲,這些戰士們解除武裝後,立馬就被扣押起來,他們被關押到了一塊由鐵絲網圍起來的荒地中,英國人任由他們自私自滅,還派士兵把守不讓他們出營地。從此,本該享受抗日英雄待遇的“八百壯士營”被趕到這個荒涼的營地中。從1937年到1941年12月,幸存的300多英雄就在這裡被關押了整整4年。

孤軍營的悲慘生活

剛被關到這裡的他們僅有幾頂帳篷可以遮風擋雨,在謝晉元的一再堅持下,才慢慢建起了四間平房,此時的他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一年。“

八百壯士”

在上海人民心中還是非常有分量的,在關押的這段日子裡,時常都有市民來此看望,但這對他們的生活條件并沒有太多的改善,記得一名曾有幸探望的上海女學生是這樣回憶的:

當我踏入營地的那一刻,營地的一切都令我驚訝,右手邊是一排泥土平房作為戰士們的營房,牆上寫的“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智語。整個營地雖然荒涼但卻井井有條,讓人最為印象深刻的是,操場上有一座升旗台,中華民國的國旗,這裡的智語、國旗,在外面都是見不到的,這讓當時的我心靈受到了很大震動。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他們又怎麼會知道,在被關的這段時光裡,謝晉元将軍不僅用盡全力維持着戰士的日常生活,還對所有戰士都實行軍事化管理,4點起床,9點睡覺,每天按時吃飯,除了日常訓練之外,還教戰士讀書識字,開辦毛衣、肥皂作坊,小心翼翼的維持他們的正常生活。

謝晉元在等待,戰士們也在等待,他們時刻準備,等待再次出征,為保衛自己的祖國而貢獻一份力量,隻是他們不知道的事,這一切都将成為奢求。

1939年,随着日本人在中國的勢力越來越大,加上兩年的關押生活,讓謝晉元意識到了些什麼。不久,他在給父母寫的信中這樣寫道:

如敵劫持之日,即男成仁之時。

1941年4月的一日,謝晉元帶領着戰士們出操,除了有四名戰士遲到之外,這一切都與往常一樣,隻不過令他沒想到的是,他沒有死在敵人的槍炮下,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敵人的陰謀,倒在這個向往常一樣的日子中。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當他将四名遲到的戰士叫到一旁訓話時,這4人突然拿出兇器向他猛地刺來,當場将謝晉元刺死。往後我們才知道,這4人早已被日僞政府收買,因為遲遲不能讓謝晉元投降、屈服,是以選擇刺殺。讓人諷刺的是,生前不管不問的國民黨反動派,竟然在謝晉元去世後為他舉辦了盛大的葬禮,并追封他為少将。

謝晉元去世不久後,太平洋戰争爆發,英國也無暇顧及自身,日軍接管了租界,此時“孤軍營”也失去了最後的保障。當時日寇給他們兩個選擇,一是加入僞軍,二是被送往做苦力。面對日寇給出的選擇,300餘人沒有人選第一條。

就這樣,300餘戰士被分為了四隊,派往不同的地方做苦力,最不聽話的一隊被送到一座偏遠的孤島中幹活。自此,他們的命運開始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有的逃脫,有的成為了取悅日寇的工具,有的被送去做人體實驗,唯一的共同點可能就是悲慘異常了。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原本300多名戰士,此時僅生還100多人,經過無數苦難的他們重聚于上海,此時隻想能夠安穩的生活下去。

謝晉元之妻重回上海

謝晉元去世後,淩維誠最大的願望就是帶着孩子回上海祭拜丈夫,國民黨卻對她的請求毫不理會,直到幾年後,這群幸存的老兵将他接回上海。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淩維誠是上海本地人,家中父母都是在上海經商,從小吃穿不愁,從小就接受先進教育,讀書、小提琴陪伴了淩維誠很長的一段時間。直到20歲的她,在一場婚禮中看中了22歲的謝晉元,當時謝晉元還不出名,又是廣東農村出生。兩人在一起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是淩維誠的堅持他們才在一起。

1929年9月,兩人修得正果,大華飯店舉行了婚禮,在接下來的7年當中兩人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二人相敬如賓,從未有過争吵,生有兩女一兒。直到1936年,抗日戰争即将爆發,為了妻女的安全,他打算将已經有了身孕的妻子和兒女送往廣東老家,自己也能安心打仗。

謝晉元親自把他們送回了廣東,臨别之際,他對妻子說:

如果不安頓好你們,我無法安心殺敵,到勝利的那一天,我就來接你們回上海。

隻不過這一别後他們二人終生都無法再次相聚,自此淩維誠也開始了一段在鄉下的艱苦生活。

在廣東老家這段時間内,淩維誠上有年邁的公婆,下有剛剛出生的小兒子,加上大伯家的孤女也要照顧,一大家子的老弱婦女。而謝晉元寄來的錢根本不夠這一大家子的開銷,為了生存,她脫下喜愛的旗袍,放下熱愛的小提琴,穿上布衣,拿上鋤頭,走向田裡。

寒暑交替,淩維誠沒有任何抱怨,她唯一期望的就是丈夫能夠早日将他們母子接回上海團聚。隻不過,多年的等待終究是一場空,1941年4月,她等來謝晉元犧牲的噩耗,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她呆呆地癱坐在地上,家中老人孩子哭做一團。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雖然失去了家中的支柱,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孩子們的哭聲驚醒了淩維誠,接下來的日子,她就在廣東安家,日夜勞作,隻為了将孩子撫養長大,直到1946年,幸存的老兵将她請回上海。

當她輾轉多地,最終帶着4個孩子,站在丈夫的墓前,這個堅強的女人露出了軟弱的一面,淚如雨下,她完成了謝晉元臨别交代的事,撫養兒女,敬養老人,但他卻忘了自己的承諾,埋在這一小小的墓碑下。淩維誠的回歸并沒有引起太多的轟動,僅僅在報紙的一角上報道:謝團長夫人已回滬。謝晉元曾經的部下,幸存的八百壯士卻注意到了,他們開始向着上海出發。

為何解放後,向陳毅求助?

1946年至1949年這段時間,淩維誠和這些抗日英雄究竟是過着怎樣的生活,才會讓淩維誠向陳毅市長求助呢?

謝晉元犧牲後,蔣介石為了收買人心,承諾将會照顧淩維誠一家,并将其下抗日老兵妥善安置,可是事實上嗯?1941年,得知謝晉元犧牲不久後,淩維誠不辭艱辛到重慶找蔣介石尋求幫助,但是得到的隻有一句:

“待抗戰勝利後,國家定會照顧你們!”

,除了5萬法币的撫恤金,沒有給到任何實際的幫助,随着通貨膨脹,這5萬法币更是杯水車薪。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就連1946年,到上海的路費和住宿費都是好心人資助的。到達上海後,她就被丈夫幸存的部下請到了吳淞路466号的一棟樓房裡,也就是信中提到的樓房。

這棟3層樓的房屋,二樓是淩維誠母子住,其它則分隔層了一間間小隔間,這些老兵們就住在其中,這裡也成為了他們共同的一個家。淩維誠在這裡安頓下來後,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幫助這些老兵解決生計問題。

開始,她想着讓老兵們接管一個碼頭,好能夠維持生計,但是,他們想的太過天真,上海的碼頭魚龍混雜,他們沒有絲毫背景,很容易被警察找麻煩。後來,她又想着開辟一條電車路線,好讓老兵從事司機等工作,隻不過,又一次被警察給破壞。

她開始意識到,有人在針對他們這群老兵,為此,她再次踏上了前往重慶的路上,企圖讓蔣介石幫他們解決生計問題。隻不過,相比第一次,這次的蔣介石夫婦裝都懶得裝了,隻是冷冷的丢給她一句話:

“會安排上海市政府照顧你們的”

将她打發。

回到上海的淩維誠開始找上海政府,但終歸都是空談,所有人對他們的事情踢皮球,根本沒有人會為了這群已經沒有價值的老兵花心思。

看清楚國民黨反動派的嘴臉後,她開始認清事實,自己到處求人,将老兵的就業問題一個一個地解決。隻不過,還是有一些在戰場上留下終生殘疾的老兵找不到工作,最後,他們向想出來一了辦法。

那時候兵荒馬亂,很多地方的人都會逃難到上海,這些人多數比較窮苦,在上海也沒地方落腳,淩維誠和老兵就将丈夫墓地周圍的幾十畝空地收拾出來,租給這些難民,同時給他們提供保護,這樣一來這些難民也得以安身。

49年上海解放,陳毅收到農婦求助,才知100多位抗日英雄生活艱辛

收上來的租金由淩維誠統一管理,除去少部分子女的教育和基本的生活開銷,剩餘的錢,分别發放給每一位老兵。一直持續到1949年,上海解放,他們住的這棟樓和圈起來的地都屬于國民黨反動派的資産,需要充公由我軍重新配置設定、安排。

上海解放也給了淩維誠一個機會,因為過去的種種,早已經讓他們對國民黨反動派失去了信任,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仁義早已家喻戶曉,是以,當上海解放沒多久,她就寫信求助,希望我黨能夠妥善的安置這些抗日英雄。

不久後,根據陳毅的安排,房子和地照舊歸他們使用,淩維誠也在一家事先串通的人所中任副所長,沒有工作的老兵想要回鄉,也被一一妥善安排。

那時候,很多不是上海本地的老兵都準備回鄉,臨别前,他們都會來這位一直照顧他們這裡的團長夫人告别,望着這些和丈夫一起出生入死的抗日英雄,每一次,淩維誠都會拿出一點積蓄給他們,并囑咐他們回鄉之後好好生活,讓團長放心,等到老兵們都已回鄉,那塊地也交還我黨。

淩維誠晚年的生活非常安穩,子孫也是人才輩出,1991年1月6日,在上海病逝,享年84歲。後人按她的遺願,把她葬在了謝晉元身旁。

2005年,早已滿頭白發的91歲“孤軍營”老兵楊養正,代表昔日的兄弟們重回上海,在謝晉元的墓前,他立正敬禮。“報告團長,楊德馀來看你了”楊德馀是他在“孤軍營”中的名字,那時候他才22歲,他一句話讓在場衆人落淚。

見微知著,從如何對待老兵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到蔣介石為什麼會失敗,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多麼得人心。謹以此文緻敬謝晉元将軍、

以及在抗戰中犧牲的所有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