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悲伤的来信

1941年4月,广东乡下一个名叫

凌维诚

的农妇在地里忙了一天,终于得到时间,回到家休息。家中虽然贫苦,丈夫也不在身边,还有年迈的公婆需要照顾,但看着那4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凌维诚感觉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就在这时,凌维诚注意到桌子上多了一封信,上面的来信地址似乎写的是上海。

她的丈夫远在上海打仗,两人离别前,丈夫还曾向她郑重承诺,一定会接她回去。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难道是丈夫从上海写来的信吗?

他要回来了吗?要来接她和孩子们一起走吗?

许久没有收到丈夫消息的凌维诚连忙拿起信,但在看到寄信人并非丈夫姓名的那一刻,凌维诚心中已经有了几分不妙的预感。她拆开信后读了几行字,顿时感觉眼前一黑。

这封信并非丈夫写来的,信中字里行间全是关于他牺牲的事。

凌维诚用尽全身力气,跑到外面买了一份报纸,随手一翻,报纸上正好刊登了一则关于

英雄团长谢晋元

近日牺牲的报道。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图|英雄团长谢晋元

看到这里,悲痛欲绝的凌维诚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了地上。

谢晋元与“八百勇士”

看过电影

《八佰》

的人,想必都对影片中率领

“八百勇士”

与日寇浴血奋战,死守四行仓库的指挥官印象很深。而凌维诚的丈夫

谢晋元

就是影片中指挥官的原型。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图|《八佰》剧照

影片中,“八百勇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殊死搏斗的情节是谢晋元和他率领的524团战士们的真实经历。

1937年10月,日寇向上海发动了进攻,有着人肉“熔炉”之称的淞沪会战由此全面打响。由于双方的武器装备过于悬殊,国军政府在上海抵抗了一段时间后,实在不敌,为了保存实力,只得匆匆撤离。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图|1937 年,中国军队在黄浦江上与日寇激烈战斗

但是在离开前,有一支国军部队被蒋介石留了下来,为大部队的撤离拖延时间。这支部队就是谢晋元所在的88师524团。

谢晋元是广东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当身为团长的他得知自己的部队被留在上海,阻击敌人时,心中已经明白他与战士们注定是有去无回了。

但是这并没有让谢晋元感到畏惧或是退缩。他们524团在

上海四行仓库

对上的敌人,是有着王牌军之称的日寇第3师团。交战开始前,524团1营的确有着800多人的兵力,但是日寇第3师团太过凶残,很快就给524团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原本的800多人兵力折损了接近一半,

如今只剩下了400多人

,但是谢晋元认为日寇应该还没有摸清他们这支部队的全部底细,于是他决定赌一把。

谢晋元对外宣称他们还有800人,以此来迷惑敌人。

而日寇真的相信了,围堵在四行仓库外,想要将这支负隅顽抗的部队完全消灭。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已进攻到四行仓库墙脚下的日本士兵

经过长达四天四夜的激战,谢晋元带领着手下的战士们依托着这里的地形,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在这场血战中,有200多日寇被他们击毙。

日寇第3师团原本没把谢晋元他们放在眼里,却没想到这伙人竟然给自己造成了这样大的伤亡,顿时恼羞成怒,不惜用尽一切手段,只为拿下这处四行仓库。

牺牲殉国

发生在这里的激战很快引起了上海租界内外国人的注意。他们起先保持着事不关己的心态,远远地隔河围观,但随着战斗时间的延长,524团的战士们还没觉得害怕,这些外国人率先产生了畏惧。

他们担心日寇久攻不下,会选择动用猛烈的炮火轰击四行仓库,而就在四行仓库不远的河岸南边恰好有个储存煤气的地方,一旦炮火蔓延过去,必然会引发爆炸。租界内的外国人生怕租界被误伤,他们的利益也因此受到损害,于是主动站出来为交战双方调停。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图|1937 年入侵上海的日军

因为租界人士的介入,谢晋元也很快就收到了撤退的消息。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军令如山,谢晋元只得带着战士们心有不甘地撤退到租界内。

但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租界人士对双方的调停只有口头协议,等到“八百勇士”撤退到租界内后,日寇持续向租界施压,迫使

租界驻兵将谢晋元等人缴械,并拉了铁丝网,将他们软禁在了租界内,在之后长达4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一支孤军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图|进入租界的“八百勇士”

其实谢晋元带兵死守四行仓库的消息早就远远地传了出去,上海当地的群众得知了他们的壮举都深受感动,被激发出了极高的爱国热情。在双方交战时,甚至有上海的年轻女学生不顾自身安危,游过河岸为“八百勇士”送上军旗。

国内外为这支孤军感到不平的人越来越多,不满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日寇感受到舆论压力,决定将谢晋元暗杀。不过谢晋元是个警惕心很强的人,虽然被缴了械,但在他的指挥安排下,“八百勇士”们严防死守,始终没有让日寇的阴谋得逞。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租界内孤军营示意图

既然日寇的暗杀不行,汪精卫一派的人便试图拉拢谢晋元,派去很多人游说他,还给他许诺了高官厚禄,但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到了谢晋元的一顿痛骂,最后灰溜溜地回去了。

虽然不能拉拢谢晋元,但是他身边的人可不一定都是心志坚定的人。汪精卫一派转换目标,开始暗中拉拢和收买谢晋元身边的士兵。有些士兵的确没有谢晋元那样坚定的心志,被围困的时间久了,心理防线濒临崩溃,伪军派来的人只是稍稍劝说,便有人低下了头。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进入租界的“八百勇士”

于是在1941年4月24日这天,被缴械被软禁达到四年之久的谢晋元,依然雷打不动地早起带兵训练。就在这时,4个被收买的士兵瞅准时机,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齐齐向谢晋元扑去。等到谢晋元的部下注意到不对,冲过来制服了4个叛徒时,谢晋元已经倒在了血泊当中,很快便不治身亡。

遗孀艰难谋生

谢晋元遇害牺牲的消息传出后,举国哀悼,社会各界纷纷为他举行了追悼会。而远在广东乡下的妻子凌维诚稍慢一步,也得知了这个惨痛的消息。

凌维诚是上海出生,读书时专门就读于音乐专业,是个温柔娴静的富家千金,认识谢晋元时,她不过20岁。而谢晋元却是广东乡下人,某种程度上说,他算是那个时代的“凤凰男”。

两人在一位朋友的婚礼上认识后,几乎是一见钟情,无视出身地位,奋不顾身地走到了一起。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婚后,谢晋元转战南北,凌维诚时时跟在他身边。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后,谢晋元意识到前路无比凶险,不愿让凌维诚带着孩子与自己冒险,便将她带去了广东乡下。

这里的环境当然比不上繁华的都市上海,乡下老家还有年迈的公婆需要照顾,更何况凌维诚还是“五指不沾阳春水”富家千金,哪里吃过这样的苦。谢晋元很是过意不去,想多陪妻子一段时间,但是前方战事吃紧,他不敢耽搁,便与妻子约定:

“等到胜利的那一天,我一定来接你们回上海。”

贤惠的凌维诚没有挽留,含泪送别了丈夫,却不知这竟然是永别。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之后,谢晋元虽然每个月都按时寄钱回来,但是老人需要看病吃药,孩子也需要读书上学,那些钱根本不够用。被逼无奈,凌维诚竟然买了几亩地,学着邻居下地干起了粗活,从千金活成了农妇。

谢晋元牺牲这一年,凌维诚不过30岁出头,虽然日夜操劳,整个人显得十分憔悴,但依然隐藏不住她姣好的容貌和出众的气质。有些不怀好意之徒得知了她丈夫牺牲的消息,非但不同情她,竟然生出歹念,不断上门骚扰,被凌维诚拒绝后,竟然写信以她孩子的安危相逼,想要让她屈服。

凌维诚实在不知该与谁倾诉,便偷偷告诉了自己的孩子。还在念小学的儿子

谢继民

非常气愤,勇敢地站出来想为母亲撑腰。凌维诚看着他瘦小的身板,感动不已。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图|凌维诚与四个孩子,前排左为谢继民

丈夫死后,按照国军部队的规定,

凌维诚可以去重庆领取5万元抚恤金。

但广东的乡下家里足足有八口人需要凌维诚照顾,这笔钱根本维持不了太久。凌维诚的要求并不多,只是希望国军政府能帮忙解决孩子的学业问题。

但当她找到重庆后,却只见到了宋美龄。

宋美龄亲切地慰问了凌维诚老家的情况,在听到凌维诚的请求后说着“政府不会忘记你的”,却绝口不提要怎么帮忙。

凌维诚明白,她这是根本没想要帮忙。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凌维诚只得带着那笔抚恤金回了乡下,将钱分给了公婆一半,剩下的则留着以后孩子读书时用。但是当时物价涨得飞快,这笔钱很快就贬值了。

陈毅鼎力相助

在1946年,凌维诚收到谢晋元老部下的邀请,返回上海后才知道,原来当年被软禁的“八百勇士”后来被日寇俘虏,又被分到各地当起了苦劳力,如今抗战结束了,他

们还活着的人虽然回到了上海,却都带着一身的伤病,国军政府竟然对他们的处境视若无睹。

无奈之下,他们这才想要向团长夫人求助。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图|在跑马厅内等候工部局安排的“八百勇士”

凌维诚便带着他们的诉求再次找了宋美龄,希望国军政府能为这些老兵安排些差事,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也成。但是这次宋美龄却不像上次那样亲切了,听完了凌维诚的话后,

敷衍了几句,就叫凌维诚回去了。

凌维诚无奈,只得自己掏钱,带着这群老兵在上海想方设法创业谋生。可惜的是,这些尝试全都失败了,凌维诚此时已经走投无路。就在这时,解放战争结束了,

陈毅

来到上海担任了市长一职,凌维诚便写信向他求助。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谢晋元当年的英雄壮举陈毅也是听说过的,如今收到凌维诚的信后,他才知道原来当年的“八百勇士”还有幸存者。他连忙给凌维诚写去回信,不仅答应了她的请求,还向她保证,

一定会为这些老兵安排工作,给予他们英雄战士该有的回报。

至此,“八百勇士”这才终于得以在政府的帮助下重获新生,凌维诚一家人也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凌维诚含辛茹苦地将她与谢晋元的几个孩子抚养长大,孩子们没有辜负她,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1949年谢晋元遗孀,为八百壮士生活求助老蒋遭拒,只得写信给陈毅

图|谢继民在四行仓库纪念馆

谢晋元与凌维诚这对夫妻都是有民族骨气的中国人,有情有义,值得世人敬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