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聯唯一日本兵:手刃20個日軍,死後被同胞分屍,今被塑像紀念

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争中,中國軍民付出3500萬人犧牲的代價,趕跑了日本侵略者。在14年的艱苦作戰中,東北抗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在白山黑水間同日寇頑強抗争。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這些英雄的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抗聯從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同日軍進行了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争。在他們中間,不僅有無數中國的愛國志士,還有一個日本人。

他和衆多抗聯戰士一樣,對日軍無恥的侵略行徑憤慨不已,選擇拿起武器抗争。在戰鬥中,他親手将20多個日本兵殺死,又被日軍殺害,慘遭剖屍。

他死後,國人為他建起了雕像,被後人所懷念,日本人卻對他褒貶不一,說他是中國的英雄,日本的罪人。

他就是福建一夫,一位來自日本的抗聯戰士。

抗聯唯一日本兵:手刃20個日軍,死後被同胞分屍,今被塑像紀念

南滿鐵路

遠渡重洋,同情中國勞工

1936年,日軍占領中國東北五年之後,為了向蘇聯展開進攻,同時防止蘇聯紅軍進攻,決定建造東甯要塞。在日軍眼中,這座要塞将堅不可摧,被稱為“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

日軍不僅要建造東甯要塞,還要修建各大兵營通往東甯要塞的鐵路。為此,日軍強迫大批中國勞工修建鐵路,并向日本國内征集工頭,監督中國勞工施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福建一夫來到了中國。

福建一夫三十來歲,個子不高,滿臉絡腮胡,還有點羅圈腿。來中國前,他在日本東亞土木會社當勞工。會社告訴他,中國遍地是金銀珠寶,可以發家緻富,福建一夫聽得兩眼放光,遠渡重洋,來到了南滿輯安縣。

抗聯唯一日本兵:手刃20個日軍,死後被同胞分屍,今被塑像紀念

中國勞工

福建一夫剛到中國,就發現被日軍的甜言蜜語欺騙了,

他沒有看到遍地黃金,看到的是日軍在東北大地燒殺搶掠,分明就是侵略!

福建一夫不再相信日軍的鬼話,但為了生存,還是被迫當了工頭,監督中國勞工修鐵路。

在鐵路做工的中國勞工飽受日本監工的虐待,稍有不慎就會遭來一頓毒打。但在福建一夫管理的隊伍,他從不虐待勞工,對“磨洋工”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會為他們争取對應的報酬。

勞工們得到了優待,對福建一夫感激不已,但工程進度也相應慢了下來。福建一夫的上司很不滿意,多次找他談話,但都沒有起到效果。上司幹脆不再搭理福建一夫,強制把他帶到一線,和勞工們一起做工。

抗聯唯一日本兵:手刃20個日軍,死後被同胞分屍,今被塑像紀念

日本兵

意外被俘,加入抗聯

1938年6月24日晚,福建一夫和勞工們正在加班加點地趕工,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槍炮聲。福建一夫的上司和同僚一看形勢不對,東西都來不及收拾就逃離了工地,隻留下福建一夫和250名中國勞工。正當福建一夫不知所措時,一群身着破爛軍裝的抗聯戰士就把他包圍起來,俘虜了他。

福建一夫稀裡糊塗當了俘虜,感歎恐怕命不久矣。但勞工們拼命為他說好話,請求抗聯戰士把他放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抗聯戰士決定釋放福建一夫,讓他從哪來回哪去。

但抗聯戰士好說歹說,福建一夫都不願離開,堅持要求加入抗聯。

讓一個日本人加入抗聯?戰士們大眼瞪小眼,一時拿不定主意。福建一夫看出了戰士們的猶豫,用不利索的漢語說道:“我要見你們軍長。”

抗聯唯一日本兵:手刃20個日軍,死後被同胞分屍,今被塑像紀念

楊靖宇

于是,福建一夫第一次見到了軍長楊靖宇。

楊靖宇也對福建一夫的選擇感到驚訝,問道:“你一個日本人,怎麼會想到參加抗聯?”

福建一夫顯得十分鎮定,反問道:“你們為什麼參軍?”

“打日本人。”

我也要打日本人,日本侵略中國不是好事,我們國家很多平民都痛恨侵略,想要盡快結束這場戰争。

楊靖宇很滿意福建一夫的回答,但他也道出了參加抗聯的後果。他們在東北大地上開展遊擊戰争,條件十分艱苦,随時可能犧牲。而且,這裡的中國人都對日本侵略者充滿仇恨,如果有人出于洩憤而誤殺了他,楊靖宇本人也無可奈何。

聽了楊靖宇将軍的肺腑之言,福建一夫很感動,但他堅持留在抗聯:“

我聽說過你們這支隊伍,知道你們作戰艱苦。但你們不怕犧牲,我也不怕,将軍閣下,懇請你準許為參軍,眼下隻要結束這場戰争,才能救中國,才能救日本。

楊靖宇看他如此誠懇,終于下定決心,同意他加入抗聯。福建一夫也就此成為東北抗聯唯一一位日本兵。

抗聯唯一日本兵:手刃20個日軍,死後被同胞分屍,今被塑像紀念

抗聯作戰

唯一日本兵,抗戰立功

一開始,福建一夫被安排在機槍連二排當戰士。對于這個剛參加抗聯的日本人,戰士們心存芥蒂,當面叫他“老日本子”或者“羅圈腿”,顯然是比較侮辱人的外号。

但福建一夫并不在意這些,他跑前跑後,主動為戰友們扛機槍,什麼髒活累活都搶着幹。抗聯打仗時,他總是沖鋒在前,完全不在乎對方是他的日本同胞。對于這些,福建一夫有自己的說法,

他常常和戰士們講,日本侵略中國,在中國的土地上殺人放火,早晚是自取滅亡。

漸漸地,抗聯戰士接受了這個日本人。有一次部隊休整時,福建一夫突然開口問道:“将來有一天戰争勝利了,我能不能留在中國?”

參謀韓仁和對福建一夫的提問大感意外,但還是立刻回答道:“當然可以了,你是抗聯的戰士,為抗戰立過功,當然可以留在中國。”

福建一夫立馬來了精神,大聲說道:“

日本人的良心太壞了,到處欺負老百姓,我不僅要留在中國,還要當中國人。

韓仁和很高興,說道:“你不僅可以當中國人,還能參加共産黨!”

“中國要我參加共産黨嗎?”福建一夫有點懷疑,不過他馬上說道:“

會的,隻要我跟着抗聯走,就一定能參加共産黨!

抗聯唯一日本兵:手刃20個日軍,死後被同胞分屍,今被塑像紀念

抗聯戰士

福建一夫的一番話,感動了在場所有抗聯戰士。從那天起,大家不再叫他“老日本子”,而是稱呼他為“八号”。當時為了掩護身份,每個抗聯戰士都有自己的編号,平日大家以編号相稱。

1938年的一天,楊靖宇帶領抗聯戰士們向北轉移,不小心迷了路,誤穿入日軍重兵把守的公路。日軍的巡邏部隊發現了這支抗聯隊伍,但沉沉的夜幕中,他們也不好判斷對方的身份,于是派出一名士兵上前喊話。

日軍士兵叽裡呱啦說了一通,抗聯戰士一句沒聽懂,但如果不回話,身份肯定會暴露。危急關頭,福建一夫向楊靖宇請命:“讓我去!”

得到楊靖宇的許可後,福建一夫上前用日語與日本兵交涉,終于化險為夷,部隊順利離開了公路。

這件事後,楊靖宇特意表揚了福建一夫,說他是富有正義感的國際戰士。

抗聯唯一日本兵:手刃20個日軍,死後被同胞分屍,今被塑像紀念

日軍殘害中國百姓

手刃20個日本兵,壯烈犧牲

1942年8月,福建一夫和抗聯一路軍警衛旅第一連的戰友們轉戰甯安縣。經曆了楊靖宇将軍的犧牲,福建一夫更痛恨戰争了,他發誓一定要将日軍趕出中國。

福建一夫這一次接受的任務,是為抗聯籌備過冬的糧食。然而當一行人行走在傳回密營的路上時,卻發現一連的連長不見了,同時失蹤的還有一個叫英淑的女兵。大家感覺有些不對勁,快步向密營趕去。

當他們趕到密營時,卻發現由于這兩個叛徒的告密,密營的糧食已被日軍搬空,地上隻留下殘存的稻草。那個冬天,東北十分寒冷,戰士們沒有糧食,隻能用殘存的稻草和積充饑。在如此艱難條件下,福建一夫患上了嚴重的便秘,導緻了脫肛,寸步難行。

有了兩個叛徒的指路,日軍很快發現了抗聯戰士們的蹤迹,在後面緊追不舍。已經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福建一夫苦苦請求戰友:“

不能再犧牲了!我留下來打掩護,你們快走!将來革命勝利了,也有我福建一夫的一份功勞,我也是堂堂的抗聯戰士!

抗聯唯一日本兵:手刃20個日軍,死後被同胞分屍,今被塑像紀念

東甯要塞雕像

第一連的戰士們含着熱淚離開,留下福建一夫和戰士小萬順阻擊敵人。他們剛離開不久,就聽見山林中槍聲大作,而後又歸于平靜。

戰鬥結束後,戰士們回去打掃戰場,頓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雪地上橫七豎八躺着20多具敵人的屍體,

福建一夫和小萬順已被殺害,敵人殘忍地割下二人的頭顱,分屍洩憤。

實在難以想象,日軍對自己的同胞竟如此殘忍,甚至不願意為福建一夫留一個全屍,可見日軍的兇殘程度!

但中國人和抗聯戰士不會忘記福建一夫為抗戰做出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人們在東甯要塞舊址為福建一夫建起了一座雕像,永遠緬懷這位為中國犧牲的抗日烈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