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為“八佰”幸存壯士求老蔣未果,隻好向陳毅求救,後來如何了?

1946年,在廣東的一位婦人,

變賣了家産,

安頓好公公後,便帶着四個孩子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路,她想要去

祭奠一下丈夫,

讓孩子們也看看父親。

婦人手中的錢财并不多,她本以為手中的錢,能夠買到五張船票,誰知根本不夠,婦人隻好找到船上經理,希望對方能夠

通融一下。

當她找到經理後,說了自己的情況,然後告知對方丈夫的名字,誰知船上經理一聽她丈夫的名字,直接

免除了她和孩子們的船票。

原來她的丈夫是抗日英雄謝晉元,而她就是淩維誠。

她為“八佰”幸存壯士求老蔣未果,隻好向陳毅求救,後來如何了?

淩維

淩維誠出生在上海一戶

商人之家,

可以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接受過高等教育,在參加一場婚禮時,遇到了謝晉元。

兩個人彼此一見鐘情,很快便成為了戀人,在

1929年

舉辦了婚禮,成為了夫妻。婚後養育了四個孩子,分别的那一年,淩維誠

懷着最小的兒子。

1936年時,謝晉元預感到

局勢動蕩,

為了妻兒的安全,他安排人将懷孕的妻子和三個孩子,送回了老家。

分别時告訴妻子,

勝利後我立刻來接你們,

送走妻兒後,謝晉元便全身心帶着戰士們投入戰場。

淞滬會戰爆發的時候,謝晉元已經成為了

524團的團長,

當時兩個月的激戰後,十萬國軍損失慘重無奈後撤,謝晉元則是

帶着四百多人守在四行倉庫。

她為“八佰”幸存壯士求老蔣未果,隻好向陳毅求救,後來如何了?

謝晉元

他們沒有援軍,是以是

孤軍,

又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稱他們是八百人,也就是後來我們為何得知他們是

“八佰壯士”

的由來。

當時他們死守倉庫,将兩萬敵軍擋在了倉庫前,

日本人死傷慘重,

當時蔣介石成功撤退後,便讓謝晉元帶着戰士,撤退到公共租界,再由英國人與日軍商議,讓中國軍人撤退。

日軍因攻不下倉庫,隻好同意,誰知撤退時才知倉庫

隻有四百多人,

是以逼着租界扣押戰士們,之後

又将孤軍戰士圈了起來。

期間王僞政府不停的找謝晉元談判,但謝晉元甯死不降,最終失去了耐心的敵人,收買了謝晉元的手下,

将其殘害。

謝晉元遇害的消息傳出去後,上海居民自發前往吊唁,

葬禮比之國葬不差,

當淩維誠收到消息後,感覺到世界都塌陷了。

她為“八佰”幸存壯士求老蔣未果,隻好向陳毅求救,後來如何了?

鄉下的幾年生活,早已将曾經的官太太磋磨成

普通民婦,

盡管悲痛,可她還是要打起精神,整個家如今全靠她。

她先是帶着孩子們,輾轉到重慶領取到了

丈夫的5萬撫恤金,

然後求見蔣介石,希望他能夠幫助孩子們上學讀書,然後卻被蔣介石推脫了。

無奈隻能帶着孩子回到老家,之後她将錢拿給公公一部分,然後自己買了田地,靠着這些養活自己 和孩子。

1945年抗戰勝利,淩維誠便想要帶着孩子們回到上海,此行不僅僅是為了祭奠丈夫,還要找一份工作,讓孩子們

接受更好的教育。

她為“八佰”幸存壯士求老蔣未果,隻好向陳毅求救,後來如何了?

淩維誠和孩子們

這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回到上海後,她想要召集一下丈夫

曾經的部下,

了解一下丈夫生前最後幾年的情況,于是在報紙上釋出了一則尋人啟事,

主要講述她是謝晉元遺孀,已經來到上海,住在新新旅社。

報紙登上去後,短短幾日,就有

數十位孤軍老兵,

來到了旅社,可當淩維誠看到他們後,卻感到了心痛。

當年被日軍圈禁的

四百多名壯士,

在日軍的脅迫下,去做了苦力,等到抗戰勝利後,他們輾轉回到了上海。

可這些幸存的孤軍卻沒有人管他們,政府也沒有對他們

進行安置,

他們都流落在街頭,靠着乞讨為生。

看着眼前這些無依無靠的老兵,淩維誠表态:

我是你們團長夫人,你們團長不在了,但我會挑起重擔。

她為“八佰”幸存壯士求老蔣未果,隻好向陳毅求救,後來如何了?

她先是帶着這些老兵,搶占了一所在吳淞路466号的樓房,有了

安身之所。

這是一座三層小樓,二樓她帶着孩子居住,三樓則是隔成小房間,給老兵們居住,一樓則租出去換些費用。

安頓下來後,她再次去南京求見蔣介石,誰知這一次蔣介石都沒見她,隻讓宋美齡告訴她上海政府會安置他們。

她隻好回到上海,然而上海政府卻

總是踢皮球,

不辦實事,無奈她隻能

四處求人,

将有手藝的老兵全部安排出去工作。

随後又開了一間

四行孤軍服務社,

并且接管了一處碼頭,然而這一舉動得罪了當地的青幫,在她嘗試開一條公共線路,跑公共汽車時,被警察攔下,抓走了三十多位老兵。

她為“八佰”幸存壯士求老蔣未果,隻好向陳毅求救,後來如何了?

為了老兵能出獄,隻能退出了碼頭,幸好他們的四行孤軍服務社生意還不錯,可經營一年後,負責管理錢财的老兵帶着錢跑了,淩維誠再次

走入了絕境。

當時因為前方戰事,小本生意都在賠本,隻能

關掉四行孤軍服務社,

看着淩維誠為了他們四處奔波,老兵們中有四個人于心不忍,借口回老家做了一些犯法的事,等她知道的時候,四位老兵已經被槍斃,淩維誠隻能

含淚為他們收屍。

1948年,淩維誠帶着剩下的老兵,将丈夫墓地和孤軍營附近的地圈起來,然後靠着

出租度日。

等到上海解放後,為了孤軍們的生計,淩維誠向陳毅寫了

一封求救信,

當陳毅得知八佰壯士還有幸存者,但生活困難後,立刻紅了眼睛。

他立刻下令,将吳淞路466号房子和淩維誠圈起來的地,交給了她使用,

不要房租并且交代政府有關部門,善待他們。

她為“八佰”幸存壯士求老蔣未果,隻好向陳毅求救,後來如何了?

從那之後淩維誠和幸存老兵才算安定下來,之後那些孤軍老兵,有沒在上海定居的,回到了老家,每次走時,

淩維誠都會給他們一筆路費。

老兵們雖然陸續離開,但淩維誠并沒有忘記他們,誰家有些困難,她都會出手相助,哪怕将自己的口糧分過去。

她還有一個幸存老兵名單,誰去世她就會劃掉名字,1991年的1月6日,淩維誠去世,臨終之前,将名單告訴子女,

讓他們一定要盡量幫助這些老兵。

2021年,最後一位幸存老兵去世,八佰壯士就此劃上了句号。

她為“八佰”幸存壯士求老蔣未果,隻好向陳毅求救,後來如何了?

但世間關于他們的事迹,從未消散,對他們的敬仰也一直都在,他們永遠都是我們的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