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正在辦公室處理公務的陳毅元帥收到了一封信件,這時候已經到了1949年,乾坤已定。新中國的建立已經進入籌備階段,陳毅元帥此時擔任上海市的市長,每天日理萬機。陳毅元帥感歎,比打仗的時候都忙。

這天陳毅元帥收到了一封信件。當時陳毅手裡有其他的事情處理,便讓在旁邊的警衛員讀出信件内容。還沒有讀到一半的時候陳毅元帥的表情變了,這是一位“農婦”寫來的信件,提到了四行倉八百壯士。這位農婦為什麼會寫字?當年八百壯士在戰鬥之後又經曆了什麼?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一、農婦的來信

現在這個時代一個農婦會寫字并不稀奇。然而在80多年前讀書是一件相對奢侈的事情,更别提是一位女子,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這位寫信的“農婦”不僅有一手好字,字裡行間也透出極高的文化學識。

原來這不是一位普通的農婦,她是四行倉庫八百壯士領袖謝晉元的妻子淩維誠。淩維誠可不是一位普通的農婦。除了是烈士遺孀之外她還是一位從小家境優渥的才女,琴棋書畫樣樣拿得出手。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和謝晉元結婚之後,懷孕的淩維誠帶着未成年的三個孩子從上海到農村生活。她收起了自己的旗袍和精緻的妝容,每天為了生活在地裡忙碌成為了一名農婦。盡管生活并不是特别的富裕但她仍然充滿希望,因為謝晉元承諾等到抗戰勝利之後,一定會接她和兒女團聚。

淩維誠相信丈夫不會騙自己,然而時間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淩維誠始終沒有見到丈夫來接自己。終于,淩維誠有了丈夫的消息,卻被告知丈夫已經犧牲。她帶着四個兒女到達重慶的時候确認了這一消息。此時淩維誠也知道了丈夫帶領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壯舉。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二、孤軍奮戰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争,戰火很快蔓延到了上海。在猛烈的炮火攻勢之下,為了避免全軍覆沒國軍決定撤退保留實力,為了能使這次撤退成功需要留下一些人來守住上海閘北,轉移日軍視線。

當時已經是團副的謝晉元表示自己願意接下這個艱巨又重要的任務。謝晉元當時一共帶領450餘人組成了一個加強營。為了混淆敵軍視線,壯大聲勢,對外宣稱800人。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經過實地考察謝晉元決定以上海四行倉庫為據點掩護大部隊撤退。這些戰士到達倉庫之後謝晉元再次鼓舞士氣,同時也告訴自己的戰友:這是他們最後的陣地也可能是他們的墳墓。這些戰士發誓與四行倉共存亡。

雖然四行倉叫倉庫,但是有六層樓高用鋼筋水泥建造還是很堅固的。這座建築物周圍都已經被日軍包圍,四行倉成為一座孤島。這一場戰鬥沒有任何援軍和補給,隻有幾百勇士孤軍奮戰。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戰鬥終于打響,日軍發動猛烈的攻擊,450餘名壯士堅守陣地與日軍展開了長達五周夜的周旋為大部隊的撤退争取了寶貴的時間。由于四行倉附近的英國人擔心被波及,派人向蔣介石施加壓力讓四行倉壯士們撤退!

所有人都沒有料到這隻不過是英國人的計謀。這些壯士們被英國人帶到了一處陰暗潮濕的地下室,以保管的名義要求這些士兵将武器交出來,謝晉元自然不同意,英國人說可以打欠條。誰知道沒有了武器之後英國人将這些壯士們帶到一處廢棄的營地裡,自讓他們自生自滅。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三、艱難求生

當時廢棄的營地裡隻有帳篷,謝晉元的堅持下才擁有了四間平房。此時他們在這裡已經待了一年,這處營地又被稱為孤軍營。盡管是被俘虜的生活,但是謝晉元仍然用軍事化管理嚴格要求所有的士兵。

這些人每天隻吃兩頓飯,每天晚上9點睡覺,早上4:30起床。除了日常的訓練之外每天還要堅持學習文化,許多目不識丁的戰士學會了寫字。由于叛徒出賣謝晉元犧牲,戰士們被日本人送到許多地方做苦工,甚至還有一些人被押送到海外最終客死異鄉。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四、淩維誠挺身而出

謝晉元犧牲的消息被自己的妻子淩維誠知道了。這位堅強的女性想了解丈夫最後幾年在孤軍營的生活,她帶着孩子們來到上海,找到記者在報紙上刊發了一則消息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當時居住的旅館。這則消息就好像是集結号。

一些仍然在上海幸存的戰士們看到了這則消息紛紛找到團長夫人,這個時候淩維誠才得知他們過的并不好。一部分人杳無音信,另一部分人在戰俘營中吃盡了苦頭。雖然這個時候已經解放了,但這些人依然過着孤苦無依的生活。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淩維誠決定幫助這些士兵,她最初的想法是找國民政府,宋美齡隻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之後沒有實質性的行動。淩維誠一方面四處托人給有技能的老兵找工作組織工業服務社自救,另一方面給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元帥協信尋求幫助。

對于寫這封信淩維誠并沒有把握陳毅元帥一定會幫助自己,隻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态。陳毅接到這封信之後,即便當時非常忙碌卻對于信件的内容十分重視。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當時淩維誠在信中提出希望将上海吳淞路的一幢三層小樓留給自己用來安置這些士兵。陳毅元帥不僅滿足了這個要求,還妥善的安置了所有幸存老兵,同時還免去了租用三層小樓的租金,此舉給淩維誠和幸存戰士減輕了很大的負擔。

總結:

1937年到1949年長達12年的時間,四行倉戰鬥之後這些老兵們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他們在戰俘營中被日軍虐待,有人被送到海外最終埋骨他鄉。即使僥幸活下來的人也沒有得到國民政府妥善安排。

1949年,一“農婦”寫信給陳毅元帥,才知“八百壯士”尚在人間

這些老兵也是幸運的,在團長夫人淩維誠的努力下和陳毅元帥的幫助下,他們得以享受幸福安穩的生活,不用過朝不保夕四處流浪的日子。見微知著,在對待老兵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到蔣介石為什麼會失敗。謝晉元和八百壯士的故事也将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