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8年張幼儀深夜去世,墓碑上刻的4個字,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别西天的雲彩。——徐志摩

上學時讀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橋》,被他的文采所驚豔,而當了解了這個人之後,又為他的情感經曆而憤慨。作為一位詩人他是稱職的,但是作為一位丈夫卻是失格的,他丢下妻子,遠渡重洋追求林徽因,更是在妻子懷孕後選擇離婚,讓人看到了一個男人的不負責。

1988年張幼儀深夜去世,墓碑上刻的4個字,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1897年,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的富裕家庭,徐家是時代豪商,從小吃喝不愁的徐志摩沒有沾染不良愛好也算難得,再加上文學上的天賦和才情,讓他成為當地有名的公子哥。而他家不僅富裕,還充滿文化氣息,著名作家瓊瑤和金庸分别是他表弟和外甥女。

這樣一位優秀的男生自然受到了無數擇婿家庭的青睐,1915年張家與徐家聯姻,張幼儀嫁給了徐志摩。徐志摩對這個素未蒙面的妻子也有幾分好奇,但是在新婚之夜看到平平無奇的長相後,卻開始厭惡這個包辦婚姻的妻子。

1988年張幼儀深夜去世,墓碑上刻的4個字,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婚後不久徐志摩就以出國留學為借口,遠離張幼儀來到了英國、在劍橋讀書的日子是徐志摩最快樂的時光,他遇到了一生摯愛的林徽因,不顧及自己的家世,發動了猛烈的攻勢。從寫情書到詩歌,從散步到泛舟,他想盡了辦法博林徽因的歡心。甚至為此,不惜與剛剛懷孕的張幼儀離婚。

1921年,懷孕的張幼儀乘坐渡輪到英國尋找徐志摩,然而迎接她的确實一臉的不耐煩和冷淡,很顯然徐志摩認為張幼儀的到來打擾了自己。一年後剛剛懷上次子的張幼儀就被迫與徐志摩離婚,徐志摩已經徹底無法再忍受這段感情。他把張幼儀一個人留在了國外,自己回國。

1988年張幼儀深夜去世,墓碑上刻的4個字,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然而離婚後的張幼儀卻開始了自己嶄新的生活,她先是在大哥的幫助下攻讀了幼兒教育,回國後依舊照顧自己的孩子和徐志摩的父母,直到1953年,屬于她的幸福終于到來。她在當地認識了一個叫蘇紀之的中醫,并且與之組建了家庭。婚後幸福生活了19年,88歲時無疾而終。

在張幼儀的墓碑上,雕刻着四個大字:蘇張幼儀。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張幼儀是徐志摩的附庸,然而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訴衆人,她就是她自己,她也有自己幸福的生活。死後在墓碑上冠以丈夫蘇紀之的姓氏,無疑是對抛棄她的徐志摩最好的諷刺。

1988年張幼儀深夜去世,墓碑上刻的4個字,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而徐志摩,早在1931年就因為飛機事故遇難,他的第二任妻子陸小曼更是凄慘無比,不被徐志摩家族認同,死後不許進入徐家祠堂,骨灰無人領取導緻遺失,直到去世23年後才被埋葬在杭州東山公墓的衣冠冢,至今無人問津。

1988年張幼儀深夜去世,墓碑上刻的4個字,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張幼儀的一生雖然被徐志摩牽累,但是最終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也算不枉此生。而她給我們的啟發更是非常關鍵,女性永遠不會是附庸,隻有提升自己,才會别人的青睐。而她對于當初被徐志摩抛棄的評價也非常形象:

“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隻用來驅趕吸血的蚊子。當蚊子咬傷月亮的時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