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記》伊朗傳

伊朗,古波斯也,累世為大國。

《史記》伊朗傳

周桓王時(公元前700年左右),有迪奧塞斯者,其人儒,善解鬥,民服而推之,曰米底國。其子普拉歐爾鐵斯舉國攻亞述,因西徐亞人違盟,敗死。後主阿斯提阿格斯以女荒達尼許居魯士一世子岡比西斯,生一子,即居魯士大帝也。

生時,阿斯提阿格斯夢其女産一藤,蔓其國,惡之。拔劍曰:“此不祥也!吾當斬之。”以居魯士付大臣,大臣弗忍,棄于牧者。牧者亦不忍,使妻斯帕科将所産死嬰易之。斯帕科以母養居魯士,其名為“母狼”,故居魯士有狼王之謂。居魯士漸長大,與諸兒戲,居高稱王。阿斯提阿格斯聞之,泣曰:“吾罪通于天。”遂遣還波斯。

《史記》伊朗傳

周靈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居魯士為衆所推,稱波斯王。居魯士并十數國,意在米底,十九年,反。居魯士烹國中羊盡,犒于将士,問:“愛我者,日皆能食羊。若不能,吾恐汝等皆為米底所奴矣。”衆伏拜呼萬歲。二十二年亡米底,衆議曰:“東方雖殷周之強,尤為王。王豈不如殷周乎?如此,當為帝。”居魯士可之。

《史記》伊朗傳

十餘年間,居魯士兼弱攻昧,兵有晉之強,人有宋之衆,貨有楚之豐。當是時,波斯西極愛琴海,南界幼發拉底水,東至蔥嶺,北臨裡海,若萬裡之封。帝執杖橫于嶺上曰:“朕,居魯士也,世界之王,聖王哉!”

裡海之東有馬薩格泰國,不服居魯士,以奇兵劫其寨。帝大怒,親與之戰,沒于陣。馬薩格泰女王恨其殺己子,斬其首沒于血中,曰:“汝當飲血至飽!”

帝雖崩,然波斯勢猶盛,太子即位,稱岡比西斯二世。二世有父勇,西向掠埃及,擒殺其王普薩提克三世。二世沒,傳至大流士一士,善士能戰。國中亂起,曰:“帝專擅天下,民口悠悠,道路以目,欲效周之奔厲耶!”帝怒曰:“天下事在我,不在爾!”凡大戰十八,擒八王,波斯乃定。

《史記》伊朗傳

帝自稱萬王之王,然諸國不服。希臘在波斯之西,為小強,類鄭。帝臨愛琴海,歎曰“不滅猾虜,吾子孫其憂乎!”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帝發十萬衆西征,希臘以十部為一軍,約萬人,又借普拉提亞兵二千迎之。

帝按輿圖指曰:“馬拉松者,雅典之鎖鑰,兼山海之雄,先屠之。”其地狹小,波斯衆困于山海間,希臘一戰克之,并殲其水師。希臘健士菲迪皮茨長步報捷,曰:“雅典人,吾輩可高呼矣!”今之馬拉松賽,即源起此也。

大流士一世傳薛西斯一世、二世、大流士二世至大流士三世,二百年間,累世強盛,四方莫不畏其強。

《史記》伊朗傳

周顯王元年(公元前334年),波斯亡于馬其頓皇帝亞曆山大。及帝崩,帝國分疆,大将塞琉古王其東,今叙利亞、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也,天朝稱條支。其國之治仿希臘,建城必有公民大會及議事會,并市井百戲之所。朝廷許諸城自治,頗類今之美利堅。條支王體民之艱苦,凡稅十取一,王田亦可由民耕種。條支立國二百四十年,漢宣帝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亡。條支曆祚久長,然其與埃及争巴勒斯坦,不克,帕提亞反于東北,立國,時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王崩,子政立,即始皇帝。

《史記》伊朗傳

帕提亞,《史記·大宛列傳》稱為安息,其國去洛陽二萬五千裡。國人善耕,制酒,城有數百,雖漢之廣大,尤服其強。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護班超欲通大秦(羅馬帝國),以甘英為使。英至大海,安息人曰:“此海多風,且大,非負三年糧不可渡。”英乃止。

安息享國四百七十三年,傳君四十九,季漢建興二年(公元224年)亡,薩珊代之。薩珊曆國四百二十七年,阿拉伯代之。後千餘年,薩曼、突厥、伊爾汗、帖木兒、黑羊白羊、薩非、阿夫沙爾、凱加相繼而王其地。

《史記》伊朗傳

至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上校禮薩·汗以兵得位,十四年稱王,即巴列維王朝。先主治波斯,推以世俗之禮,欲效歐羅巴之強。波斯不複兩千年之帝制,更近于泰西之民治也。波斯富于石油,然英國之石油公司獨享其利,波斯所者不過百之五六,愈年更降其數。先主大怒,逐之,收其利為國用,波斯人皆喜。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先主易國名為伊朗。三十年(1941年),先主因英國、蘇聯之逼,遜其位,太子巴列維襲其位。伊朗與蘇聯接,然其疑蘇聯擴張之雄盛,故與美利堅近密。宰相摩薩台執政,害美利堅之利,美策伊朗之反,複歸權于後主。

《史記》伊朗傳

後主不喜舊制,頗慕歐羅巴,國人多忿。戊午歲(1979年),國人逐後主,迎霍聖。今伊朗自強于中東,扼波斯灣之頸,美利堅甚憚,必欲傾覆,事于今更無成者。

文:姜狼,圖:地圖姬,歡迎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