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悅讀周刊|讀書——《史記》是如何成為文學經典的

西漢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是陝西韓城人,其不朽著作《史記》既是中國文化的豐碑,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明珠。魯迅評《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此言人人皆知,然而未必人人能解。人們不禁疑惑:何以一部史書,會與屈原的《離騷》聯系起來呢?《史記》何以成為文學經典呢?這确實是一個看似容易而實際上不易回答的問題。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張新科教授的《〈史記〉文學經典的建構之路》在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的同時,也回答了這個問題。

此書廣涉博取,精思詳讨,對《史記》誕生以來人們對其文學性認識及文學經典地位建構的曆程進行了詳細考察,彙萬凝一,勒為此著。其體大,其慮周,其思精,其識深。結為一體。

《〈史記〉文學經典的建構之路》全書共40餘萬字,分十章,考察範圍起于西周,訖于21世紀,上下縱橫三千年,涉及文獻上千種。作者認為,人們對《史記》文學經典地位的建構經曆了八個大的階段。即:起步、奠定、确立、新變、鞏固、高峰、加強、新高峰。值得贊賞的是,該書還将海外《史記》研究對《史記》文學經典的建構也納入研究視野,完成了第十章“海外《史記》文學研究對經典建構的作用”。可以說,該巨著縱橫古今,無所不包;兼收中外,未有遺漏,是為體大。

體系宏大的著作往往易流于空泛,而此書,不僅體大,而且慮周。該書對《史記》文學經典地位建構曆程的考察并未限于文學創作一途,而是兼慮及《史記》文學經典化的多種途徑。該書提出,《史記》之是以成為文學經典,首先在于著作本身豐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文學特質。經典化的過程,讀者始終是主體,讀者的認可和接受是關鍵。說到底,是司馬遷的人格精神和《史記》之“魂”感染着無數讀者。《史記》文學經典化的途徑主要包括以下六種:其一,文章家以《史記》為典範,模仿或借鑒而進行的文學創作;其二,文選家為樹立文學典範而編選的《史記》選本;其三,文論家從文學批評角度對《史記》進行的各種闡釋和評論;其四,詩人以《史記》為素材而創作的詠史詩;其五,小說家以《史記》紀傳體為榜樣、《史記》内容為素材而創作的小說;其六,戲曲家以《史記》為素材而創作的戲曲。此六途,可以說把兩千年來人們對《史記》文學經典化建構的各個面向都包攬無遺,是為慮周。

如此周密的考察,可能出現的問題是面面俱到,重點不突出。此書則慮周而思精,在這八個曆程的考察中又兼顧到每個時代新的特點,尤其是每個時代居于主流的思想、思潮對《史記》文學經典地位建構的影響。如漢代,指出《史記》文學地位不高的原因是受經學桎梏,而魏晉六朝文學的自覺則促使了人們對《史記》文學性的朦胧認識,至唐宋古文運動,才确立了《史記》文學經典的地位。而元代戲曲舞台對《史記》故事的搬演,明清小說評點對《史記》章法、技法、語言的評點則進一步強化了《史記》文學經典的地位。至近現代,在西方學術體系影響下學者們對《史記》體例、叙事、文章方法、人物傳記、藝術美學等專題的研究以及新編纂的文學史對《史記》文學地位的肯定,更強化了《史記》的文學經典地位。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用新思想、新方法研究《史記》,不僅發掘了新的資料,而且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使《史記》文學經典化曆程又有了一個嶄新的開始。另外,作者還特别注意到印刷技術發展對《史記》傳播的影響、科舉考試、文化制度、文化政策變化給《史記》文學經典化帶來的影響,等等。凡此種種,無不見其思之精。

思精之外,還有識深。該書雖重在對《史記》文學經典地位建立曆程的考察,但始終不脫離曆史本位,作者指出:“《史記》的文學性是建立在曆史性基礎上的。《史記》首先是曆史著作,但又不同于純粹的曆史資料;作為文學,它又不同于純文學的虛構,不是為文學而文學。如寫項羽,司馬遷選擇钜鹿之戰、鴻門宴、垓下之圍三個大場面來展示項羽一生,作為文學來說,是典型化的手法,但骨子裡滲透着司馬遷的曆史思想。在文學性的建構中也離不開曆史性。另外,在考察完畢這一宏偉曆程之後,作者特别強調:“《史記》作為文學經典不是自封的,而是曆代讀者對它的認可、研究而形成的。”并且說,隻要讀者存在,“《史記》文學經典化的過程就沒有結束,還将繼續下去,也就是說,《史記》的文學經典化永遠在路上”。應該說,這種深刻認識,若無多年潛心《史記》研究的沉澱,若無晝思夜想、專心緻志的投入,是不可能達到的。

張教授多年從事《史記》研究,曾出版《史記研究史略》《史記與中國文學》《史記學概論》等著作。新著《〈史記〉文學經典的建構之路》,第一次系統深入地對中外《史記》文學闡釋史、審美效果史及經典影響史進行綜合研究,同時,通過對《史記》文學傳播以及讀者接受的探讨,挖掘了我們民族獨特的“真”“美”之觀念,具有深刻的文學文化價值,亦為今天的文學創作和史書編纂提供了借鑒,啟發當代作家創作出被讀者接受的具有生命力的傳記作品。

悅讀周刊|讀書——《史記》是如何成為文學經典的

《〈史記〉文學經典的建構之路》,張新科/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版

【請關注我們】

▲長按上面二維碼可關注晚報微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