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悦读周刊|读书——《史记》是如何成为文学经典的

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是陕西韩城人,其不朽著作《史记》既是中国文化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鲁迅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言人人皆知,然而未必人人能解。人们不禁疑惑:何以一部史书,会与屈原的《离骚》联系起来呢?《史记》何以成为文学经典呢?这确实是一个看似容易而实际上不易回答的问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新科教授的《〈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同时,也回答了这个问题。

此书广涉博取,精思详讨,对《史记》诞生以来人们对其文学性认识及文学经典地位建构的历程进行了详细考察,汇万凝一,勒为此著。其体大,其虑周,其思精,其识深。结为一体。

《〈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全书共40余万字,分十章,考察范围起于西周,讫于21世纪,上下纵横三千年,涉及文献上千种。作者认为,人们对《史记》文学经典地位的建构经历了八个大的阶段。即:起步、奠定、确立、新变、巩固、高峰、加强、新高峰。值得赞赏的是,该书还将海外《史记》研究对《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也纳入研究视野,完成了第十章“海外《史记》文学研究对经典建构的作用”。可以说,该巨著纵横古今,无所不包;兼收中外,未有遗漏,是为体大。

体系宏大的著作往往易流于空泛,而此书,不仅体大,而且虑周。该书对《史记》文学经典地位建构历程的考察并未限于文学创作一途,而是兼虑及《史记》文学经典化的多种途径。该书提出,《史记》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首先在于著作本身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文学特质。经典化的过程,读者始终是主体,读者的认可和接受是关键。说到底,是司马迁的人格精神和《史记》之“魂”感染着无数读者。《史记》文学经典化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六种:其一,文章家以《史记》为典范,模仿或借鉴而进行的文学创作;其二,文选家为树立文学典范而编选的《史记》选本;其三,文论家从文学批评角度对《史记》进行的各种阐释和评论;其四,诗人以《史记》为素材而创作的咏史诗;其五,小说家以《史记》纪传体为榜样、《史记》内容为素材而创作的小说;其六,戏曲家以《史记》为素材而创作的戏曲。此六途,可以说把两千年来人们对《史记》文学经典化建构的各个面向都包揽无遗,是为虑周。

如此周密的考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此书则虑周而思精,在这八个历程的考察中又兼顾到每个时代新的特点,尤其是每个时代居于主流的思想、思潮对《史记》文学经典地位建构的影响。如汉代,指出《史记》文学地位不高的原因是受经学桎梏,而魏晋六朝文学的自觉则促使了人们对《史记》文学性的朦胧认识,至唐宋古文运动,才确立了《史记》文学经典的地位。而元代戏曲舞台对《史记》故事的搬演,明清小说评点对《史记》章法、技法、语言的评点则进一步强化了《史记》文学经典的地位。至近现代,在西方学术体系影响下学者们对《史记》体例、叙事、文章方法、人物传记、艺术美学等专题的研究以及新编纂的文学史对《史记》文学地位的肯定,更强化了《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新思想、新方法研究《史记》,不仅发掘了新的资料,而且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使《史记》文学经典化历程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另外,作者还特别注意到印刷技术发展对《史记》传播的影响、科举考试、文化制度、文化政策变化给《史记》文学经典化带来的影响,等等。凡此种种,无不见其思之精。

思精之外,还有识深。该书虽重在对《史记》文学经典地位建立历程的考察,但始终不脱离历史本位,作者指出:“《史记》的文学性是建立在历史性基础上的。《史记》首先是历史著作,但又不同于纯粹的历史资料;作为文学,它又不同于纯文学的虚构,不是为文学而文学。如写项羽,司马迁选择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个大场面来展示项羽一生,作为文学来说,是典型化的手法,但骨子里渗透着司马迁的历史思想。在文学性的建构中也离不开历史性。另外,在考察完毕这一宏伟历程之后,作者特别强调:“《史记》作为文学经典不是自封的,而是历代读者对它的认可、研究而形成的。”并且说,只要读者存在,“《史记》文学经典化的过程就没有结束,还将继续下去,也就是说,《史记》的文学经典化永远在路上”。应该说,这种深刻认识,若无多年潜心《史记》研究的沉淀,若无昼思夜想、专心致志的投入,是不可能达到的。

张教授多年从事《史记》研究,曾出版《史记研究史略》《史记与中国文学》《史记学概论》等著作。新著《〈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第一次系统深入地对中外《史记》文学阐释史、审美效果史及经典影响史进行综合研究,同时,通过对《史记》文学传播以及读者接受的探讨,挖掘了我们民族独特的“真”“美”之观念,具有深刻的文学文化价值,亦为今天的文学创作和史书编纂提供了借鉴,启发当代作家创作出被读者接受的具有生命力的传记作品。

悦读周刊|读书——《史记》是如何成为文学经典的

《〈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张新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请关注我们】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关注晚报微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