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作者:文学报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近日,随着新书《信任》中文版的面世,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家埃尔南·迪亚斯应上海译文出版社与群岛图书邀请来华,在上海、南京、北京三地展开了系列活动。有意思的是,每场活动与不同嘉宾就不同话题切入小说时,仿佛所谈并不是同一部作品——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解读,足见这部小说所具有的巨大阐释空间。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埃尔南·迪亚斯1973年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两岁时随父母迁居瑞典斯德哥尔摩,十岁时回到阿根廷,成年后在伦敦和纽约求学。多元化的生活背景使他的写作从不局限于单一文化视野。2017年,迪亚斯所推出的第一部小说《远方》就成为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笔会福克纳奖的决选作品,获得威廉·萨洛扬国际奖、新美国之声奖等多个奖项。第二部小说《信任》则获2023年普利策小说奖,并入围布克奖。这部小说目前正由HBO改编为电视剧集,由凯特·温丝莱特担任制片并主演。

《信任》着笔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纽约:经济大萧条来临之际,传奇的拉斯克夫妇却共同攀升至无尽财富的巅峰,其财富积累背后的秘密被掩埋在纷纭的猜测与谣言中。小说以四个故事交织而成,相互矛盾的叙述中由关于富豪和妻子的复杂关系的讲述,关于大亨自传的文件,大亨秘书所写就的人生故事,以及主人公妻子的日记构成,以嵌套式的结构不断逼近故事的核心。普利策小说奖给《信任》的颁奖词称:“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设定在历史上的美国,通过以不同文学风格呈现的相互关联的叙述,深入探讨家庭、财富和野心,是对在一个资本主义至高无上的国家里爱与权力的复杂审视。”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信任》[美]埃尔南·迪亚斯 /著,刘健/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是一本小说的教科书。”北京的活动中,作家徐则臣表示,“从技术和小说的基本面上,《信任》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小说,无论是遣词造句、结构和小说要表达的内容,以及一个小说家写一部小说所需要做的功课等,它全方位提供了关于小说的方法论。”他同时表示,这部小说的嵌套式结构,也向读者展现了一部小说是如何写成的:“开头部分是一个小说,后面部分则形成了对这个小说的结构、批评、研究、佐证乃至反驳,这样的结构很容易让大家想到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或是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但《信任》后面每一部分对前文的拆解、论证,都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小说从发生学意义上是如何一点点建立起来的。你能从中看到小说作者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的。”

就此而言,评论家张莉阅读该作的首先感受便是,迪亚斯是一位“狡猾的叙述者”,“他的魅力与迷人之处就在于此,阅读过程也是读者与作家博弈的过程。”而当小说行文至最后一部分主人公妻子的日记时,却又以破碎、坦率的笔触推倒了前文坚硬的男性主流叙事,“他用他的叙事、用他虚构的权力,将这样一个未加修饰的文本呈现给我们。它看起来脆弱、没有逻辑,但它恰恰是叙述最大的魅力——那个隐姓埋名的女性,她要夺回她叙述的权力,迪亚斯让她做到了。”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左起:但汉松、迪亚斯、毕飞宇

在南京活动中谈及《信任》时,毕飞宇首先读出的是一种对虚构合法性的探讨。他指出,历史由记忆和语言构成,但记忆永远有自我美化和虚化的倾向,而语言本身也并不可信。“这本书的出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它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历史,同时从某种程度而言,也让我们看到了小说的未来、虚构的未来。他的书写能让我看到西语世界的特质,虽然他是用英语写作的,但他的血管里依然有西班牙语的基因,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奔腾和力量,智慧、雄浑和激荡。”作为对毕飞宇所谈虚构价值的回应,迪亚斯总结了自己青少年时代从阅读博尔赫斯的作品中所学到的那些“信条”:首先,文学并不只是会反映生活,文学还会侵入生活,它几乎可以从物理层面上去触摸到你;第二,博尔赫斯的小说教会了他抹去不同体裁之间的差别,尤其是虚构和非虚构、历史和讲故事之间的区别;第三,写作时一定不要太过于有装饰性,不要有太多的爆发力,最重要的是以一种清晰的方式去达到美的目的。

迪亚斯自陈,他感兴趣的总是那些仿佛已经有定论、像“化石”一样被人们熟知的领域。在人们认为这一领域已经有许多作品涉及时,迪亚斯认为,实际上人们总在回避其中的一些问题。对他而言,这像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硬壳,而他想要做的就是敲碎这样的硬壳。无疑,《信任》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在上海与作家小白就作品中的“金融神话”进行对谈时,迪亚斯表示,自己始终关注的都是所谓“文学正典”中的盲点和不和谐处,“在关于美国的想象中,财富永远拥有一种神秘光环,奇怪的是少有小说审视资本究竟是如何在内部运作的,这让我觉得又有一点空间,可以让我来做一些事情了。”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娜塔莉·波特曼(演员、导演制片人)推荐并将和作者对谈

对“金融神话”的揭露、对嵌套结构的使用、对虚构合法性的探讨……这些看似很难协调的关节点,构成了《信任》的阅读难度。这也使得评论家谈及《信任》时,“复杂”成为一个经常出现的词语。在迪亚斯自己看来,小说中如此多的复调感受,源于他创作时对“声音”这一主题的关注。也因此,他的小说读来往往像一首乐曲一样,充满不同的层次感。

与一些关于小说是在批判金融资本主义的说法不同,他希望将自己想要探讨的问题通过文学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你们在故事中听到的叙事者声音,有时并不是你所想象的一个真实的叙事者的声音。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想听到各种各样人发出的声音,尤其是在美国历史上,那些被压抑的、甚至完全被抹去的声音。”迪亚斯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写自己所处的那个狭窄环境的话,我们只不过是用文学的方式给自己来个‘自拍’而已。但文学应该有更大的使命,文学应该关乎他人的生命和他人的境况。”他坦言,在《信任》中,他想谈的一方面是金融行业中的男性,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声音的金融行业的女性。“我希望读者通过不同的‘声音’,通过我的文学形式去感受我所要表达的观点。”

文/本报记者 张滢莹

作品节选

《信任》

靠近一些,我发现贝维尔的脸几乎是两张脸:令人惊讶的孩子气的上半部,带着非常蓝的眼睛和几乎难以察觉的雀斑,受着薄唇和严苛下巴的斥责。

“你的父亲是一名印刷工。你和他住在一起,大体在那个方向。”他指着河对岸,红钩的大致方向,“很不幸,你的母亲。我也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

他成功地吓住了我,我希望我的表情没有泄露这一点。“不过,你在小传中为自己编造的故事非常有说服力。”他说,举着从桌子上拿起来的奶油色的纸。“看来我的生活几乎和你的一样公开。”他通过鼻孔一动不动地笑起来。

“奇怪的是,你竟然直奔主题。真的,这一切都与我的公共生活有关。这是我工作中不受欢迎的一个分叉。我试着把它掐去,割掉。它又长回来。总是如此。而且更旺盛。所以我决定控制它的生长。如果必须有公共生活,我宁愿公开自己的版本。”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站着焊工的横梁在他身后移动。贝维尔注意到我的目光转移,越过他身后。他转过身去。“不明白为什么要拖这么长时间,”他转回身对着我,“就这样。实际上,这与我无关。是关于我妻子的。”

“对你的不幸我深表同情。”

“谢谢。公众对我的生活着迷可以理解。但是,当这种痴迷触及并玷污我的妻子时,那就完全不同了。她——她的形象,她的记忆——不许被亵渎。”他抿紧嘴唇,好像要把愤慨压住。之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放在桌子上。“你读过这个吗?”

他把书滑过桌面。我拿起来。草绿色的护封,黑色和灰色的字体——这种颜色搭配让人想起美元纸币。没有配图或装饰,简单地写着:

纽带

哈罗德·范纳 著

当我打这些字时,我正在看着安德鲁·贝维尔那天给我的那本书。护封随着时间已经脆弱破损,勒口仅靠一根线与被太阳晒得发白的书脊相连。但在破损护封的下面,内封仍保留着护封褪色前的颜色。装订的一些部分与其他部分稍微分离,像一本本小册子。我发现这种破损状态与书很般配。

“没有。”我一边回答,一边翻着书页。

“好吧,那么你是少数幸运儿之一。这本书大约一年前出版。这位蹩脚作者,哈罗德·范纳先生,几乎被遗忘。这种事我不屑一顾。但他们告诉我他事业不顺。大约十年前,在写过几部还算成功的小说之后,他便失宠。书卖不出去。贪杯。或者是酗酒。常见的堕落故事。然后,在我妻子去世后不久,他开始写这本书。他见过米尔德丽德几次。社交场面上。很肤浅的。像很多其他人一样。我想他甚至可能在其中一次见过我。”

他转身快速看了一眼横梁移动的进度。已经在视线之外。但奇怪的是,在这个高度,仍可以听到窗外的声音。

“无论如何,他写了这本书。出版后获得好评。我认识的每个人似乎都读过;大家至今还在议论纷纷。我不是批评家,对文学不感兴趣,甚至没有读过书评。但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这本书会引起轰动:因为它显然是关于我和我妻子的。因为它让我们看起来很糟糕。”

他看着我,也许是在期待我的反应。我感觉保持沉默比提出任何问题或评论都好。

“朋友和熟人告诉我,他们为这本书感到非常遗憾。你知道这有多烦人吗?因为他们在表达同情的时候,也让我知道了他们读过这个垃圾。每个人似乎都读过这个垃圾。每个人都看得出这是关于我们的。你会亲眼看到的。不可能是任何别的什么人。也许是因为其中有一些模糊的真实细节,人们便认为书的信息来源是可信赖的。甚至还有记者顺着书中的线索,试图证实某些场景和段落。你能相信吗?现在,这本虚构小说中的虚构事件在现实世界中比我生活中的真实事实拥有更强烈的存在感。”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他的脸上慢慢展现出一种愤怒的表情。他深吸一口气。“我直说吧。这只不过是诽谤性的垃圾。投机分子的恶意中伤。我的商业行为被严重歪曲。把我描绘成赌徒,骗子。声称我已经过气。说我老了,我的时代结束了。已经与时代脱节,明显在衰败。看看窗外。这座新大楼是失败吗?”他阴沉地停顿了一下。“总之,这一切都无关紧要。我已经习惯被抹黑。但是米尔德丽德……这个恶棍对米尔德丽德做了什么……把一个最温柔的女人描绘成患有严重……”他摇摇头,“我不允许这种可耻的捏造变成我一生的故事,因为这种卑鄙的杜撰会玷污关于我妻子的记忆。”

我把书放回桌上,不想因为靠近而与它联系在一起。

“我的律师已经在和范纳先生打交道。但我感觉现在是我出来发声的时候了。各种各样的谣言一直围绕着我。我已经习惯了,不去否认谗言和八卦。否认始终是另一种形式的确认。我厌恶任何形式的公开声明,但这种虚构需要用事实来反驳。我将提供事实。我要请你,帕尔坦扎小姐,帮我写自传。”

我们对视片刻。

“但是,先生,我不是作家。”

“天哪,我最不想要的就是作家。该死的作家。我需要一个秘书。我知道你是一位出色的速记员和打字员。我来说;你听写。从你这篇自传中我可以看出你有文笔。”他又看了看那一页纸,“‘从无形的未来雕刻出我们的现在。’你也有爱讲故事的天分,这可能会派上用场。”

他看着手表。

“让我们下周开始吧。在我家。同时,我必须要求你严守秘密。对任何人都不能讲一个字。”

“当然。”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主办方图、摄图网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id : iwenxuebao

微信公号

新浪微博

@文艺速效丸

小红书

@41楼编辑部

小宇宙播客

2024文学报开启订阅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普利策奖作家迪亚斯来华:文学绝非“自拍”,它应当具有更大的使命

邮发代号3-22

周刊 / 全年定价:61.80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