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賞,被削爵位,45年後才發現張廷玉真高明

風度如九齡,祿位兼韋平。承家有厚德,際主為名卿。

——乾隆

清朝曆史上最著名的漢族大臣,不是晚清的李鴻章和曾國藩,也不是初年的範文程和洪承疇,而是康熙年間進入仕途,曆經三朝不倒的老臣張廷玉。乾隆皇帝稱贊他不茹不吐,剛正不阿,大度賢明。而他也是清朝有史以來,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賞,被削爵位,45年後才發現張廷玉真高明

縱觀張廷玉的一身,從康熙三十九年入仕,到乾隆二十年猝亡,他的一身經曆三代王朝,和每一任君王都君臣相知,有始有終。但是在他晚年,卻多次“犯糊塗”頂撞乾隆皇帝,是的君臣漸生嫌疑,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張廷玉聰敏了一輩子,老了真的變癡呆了不成?

公元1679年,張廷玉在北京出生,他的父親是康熙朝大臣張英,從小詩書傳家,飽讀經書。1697年參加科舉,卻因為父親是主考,不願意落人口舌進而棄考。在1700年,考中進士,正式進入官場。

張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賞,被削爵位,45年後才發現張廷玉真高明

沒過多久,張廷玉就憑借着過人的天賦和聰明的頭腦得到了康熙的賞識,進入尚書房參加議論國家大事。從此以後張廷玉變成了康熙形影不離的心腹大臣,備受其信任。一直到1722年,康熙帝駕崩,雍正登基,而張廷玉依舊得到了重用。

張廷玉的父親張英曾經是雍正的老師,在雍正還處于“九子奪嫡”時期,張廷玉都很看重雍正。雍正登基後,繼續讓張廷玉侍奉尚書房,當自己的秘書,同時和他父親一樣,擔任自己兒子弘曆的老師。

張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賞,被削爵位,45年後才發現張廷玉真高明

一直到1728年張廷玉終于入主中樞,進入内閣成為宰輔級别的人物。次年雍正創立軍機處,而張廷玉則是第一批軍機大臣。雍正十三(1735年)年,在雍正臨終前,還把乾隆皇帝托付給張廷玉,甚至下至,讓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

乾隆年間,張廷玉依舊風光無限得到皇帝的重用,而他還是以受封伯爵,世襲罔替,堪稱漢人大臣的巅峰。但是在1749年,張廷玉上書緻士開始,這對君臣感情急速下降。一方面是張廷玉要乾隆寫一個證明,讓自己死後配享太廟,是的乾隆很不高興,但是還是提筆寫了個合同。

張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賞,被削爵位,45年後才發現張廷玉真高明

結果張廷玉還是不滿足,在之後的幾年内依舊找乾隆讨要東西,沒事找事。乾隆十五年,正好是皇帝長子去世,讓乾隆皇帝怒火中燒,罷了張廷玉的官還不夠,還讓他上繳所有賞賜的财物。一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張廷玉病逝,乾隆這才深感愧疚,讓張廷玉的牌位配享太廟。

從張廷玉的一生來看,前期和後期明顯不在一個水準,為什麼晚年的張廷玉會做出這樣不明智的選擇呢?其實我們看一下秦朝的王翦,或許就能知道答案了。王翦在攻打楚國之前,向秦始皇讨要田地銀兩,正是因為想要借此證明自己沒有野心,讓秦始皇将二十萬軍隊放心的交給他。

張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賞,被削爵位,45年後才發現張廷玉真高明

同樣的道理,張廷玉晚年的自黑以及無理由的要求,和王翦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同樣都是名滿天下的重臣,同樣都是功高蓋主,如果不向皇帝證明自己,那麼可能自己在世時不會發生什麼意外,但是自己的家族最後卻難以儲存。是以張廷玉其實一直都很聰明,他甚至自己世襲罔替的爵位太過于危險,隻有讓自己的名聲受損,自己的子孫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