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卻沒有任何脾氣?這看似沖突的問題,背後隐藏着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乾隆作為一代明君,身邊自然少不了一些特立獨行的親信。而弘晝正是這樣一位與衆不同的人物。他荒誕不經的行為讓人啼笑皆非,但乾隆對他卻出奇的縱容和包容。究竟弘晝做了些什麼,讓乾隆對他如此寬容?他是一個聰明絕頂卻佯裝愚蠢的奸臣,還是一個單純卻與衆不同的癡人?乾隆對弘晝的特殊待遇,又隐藏着什麼樣的秘密?讓我們一探究竟。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弘晝風雲際會的一生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弘晝王爺出身寒微,生母耿氏原為宮女,地位低微。然而,他卻享有其餘皇子難以企及的寵愛。這源于一個特殊的緣由:自幼時起,他就被乾隆的生母熹妃視如己出,熹妃甚至對弘晝有些偏愛。乾隆作為一個孝子,自然懂得"母之命,行矣"的道理,對弘晝自是格外寬容。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在雍正朝時,弘晝表現出衆,被雍正親口稱贊為"皇子中最聰明之人"。無論是讀書識字,還是辦事能力,弘晝都獲得極高的評價。他不僅讀書成績遠超乾隆,寫作文采也遠勝乾隆數萬首詩作。對于雍正傳遞的任務,弘晝每每能完美完成。這樣的出色表現,讓雍正對他寄予厚望。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乾隆即位後,弘晝的行為開始變得越來越"荒唐"。他不僅給自己舉辦"活喪禮",還當街打大臣、搶劫鈔局等,種種行為令人啼笑皆非。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位聰明絕頂的皇子突然"變臉"?

事實上,弘晝的所作所為并非無的放矢,而是出于一種深謀遠慮的權謀。他看清了自己與皇位無緣,于是決定假裝"荒唐"來掩蓋自己的鋒芒,避免引起乾隆的猜忌。同時,這種"不着調"的行為也讓他遠離權力中心,不會被其他大臣們拉攏結黨。更重要的是,三哥弘時遭遇的慘劇使他對權力之争心生警惕,決心小心翼翼。正是出于這種種謀算,弘晝才會佯作瘋狂,卻始終未曾真正對乾隆的皇權構成威脅。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荒唐行為大盤點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在一系列荒唐行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弘晝為自己舉辦"活喪禮"一事。1727年,弘晝在府邸搭設了靈堂和棺材,坐在靈堂上大嚼祭品,指揮丫鬟哭喪。還不止如此,他為此專門印發喪帖,邀請大臣們前來"吊喪"。衆大臣雖覺荒謬,卻也不敢怠慢,隻能前去陪着這場鬧劇,心疼那些被白白糟蹋的"份子錢"。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雖然弘晝平日裡大肆胡鬧無度,但也曾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救了乾隆于危難之中。據史載,有一次乾隆禦駕親征,遭遇暴雨傾盆,行宮被水淹沒。危難關頭,乾隆身邊隻有弘晝在側,衆大臣被水沖散。面對洶湧狂潮,弘晝二話不說,擡起乾隆就往高地奔去,兩人幾乎溺水而亡。幸虧弘晝力大無窮,才将乾隆救了回來。此事讓乾隆對弘晝更加信任有加。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弘晝無視乾隆威嚴的做法還不止于此。有一次,乾隆和大臣們開了一個從早五點一直持續到下午三點的朝會,期間并未用膳。眼見大臣們饑腸辘辘,弘晝卻大聲抱怨說"什麼時候開完呀?我先去吃個飯了"。說罷大踏步離開,把其他大臣全都驚呆了。乾隆倒像沒看見一般,繼續招開朝會,對弘晝的無禮視而不見。

這一系列瘋狂行徑無一不在挑戰乾隆的權威,令人咋舌不已。然而,乾隆卻出人意料地一直縱容姑息,從不重罰。究竟是出于何種原因?這其中又隐藏着怎樣的秘密?讓我們拭目以待。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忠心護主的隐藏動機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表面上看,弘晝的種種荒唐行徑似乎讓人匪夷所思,但這背後卻隐藏着一種深思遠慮的權謀。乾隆登基之初,弘晝就意識到自己與皇位無緣,于是決定避嫌隐姓埋名,遠離權力中心。他假裝"精神失常",目的正是為了避免引起乾隆的猜忌。這種行徑也确實達到了效果,大臣們都對他敬而遠之,不會拉攏結黨。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除了避嫌隐姓埋名,弘晝裝瘋賣傻的另一重大原因,是掩蓋他的過人智慧。事實上,弘晝自小就被老師評價為"皇子中最聰明的人"。無論是讀書識字,還是辦事能力,他都遠勝乾隆,被寄予厚望。若是表現過于出衆,必然引起乾隆的忌憚。是以,弘晝才會選擇佯裝瘋狂,以此消除威脅。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除了上述原因,三哥弘時的慘遭也是弘晝如此小心謹慎的重要原因。弘時因過分富有野心而遭到乾隆的猜忌,最終一生都被囚禁。這已成為弘晝刻骨銘心的前車之鑒,令他對權力之争心懷戒懼,始終小心翼翼,決不踩着三哥的老路走。正是出于這些種種謀慮,弘晝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佯作"狂妄"行徑,但他的真心實意卻始終未離開過對乾隆的忠心護主。

正是基于這種精心算計和深謀遠慮,弘晝才能在表面的瘋狂行為下,始終沒有對乾隆的皇權構成真正的威脅。他的"狂放"隻是一張精心編織的面具,掩蓋了内心對兄長皇帝的至高忠心。這種看似沖突卻又隐含智慧的行徑,正是弘晝用來護主的獨特方式。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乾隆對弘晝縱容的深層原因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對于弘晝種種荒唐行徑,乾隆之是以能夠容忍姑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熹太後的溺愛和保護。熹太後是乾隆的生母,對他有着格外的疼愛之心。而自弘晝幼年起,熹太後便将他視如己出,對他更是懷有隐隐偏愛之情。據說熹太後曾數次托夢于乾隆,要他善待弘晝。作為一位孝子,乾隆對母親的吩咐自是言聽計從。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除了母親的溺愛,乾隆對熹太後的絕對服從也是他寬容弘晝的一大原因。熹太後作為攝政王,在乾隆小時候就對他有着極大的影響。及至長大,乾隆雖已繼位為君,卻仍極盡孝道,對母親百依百順。熹太後素來偏袒弘晝,加之自己對母親的景仰,乾隆自然不會對弘晝趕盡殺絕,而是選擇寬縱姑息。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最後,乾隆深知兄弟間的權力鬥争一旦開啟,将是一場無休止的慘烈内戰。他的三哥弘時就是前車之鑒。弘時因對皇位虎視眈眈,最終一生都被囚禁。乾隆雖然一再寬容弘晝的胡鬧,但卻從未對他的皇權構成過實質威脅。與其鬥而傷之,不如寬縱以免内亂,這也是乾隆對待弘晝的一大原因所在。

可見,乾隆之是以對弘晝縱容有加,背後原因并非單一,而是由母親溺愛、自身孝思、避免内戰等多重因素構成。這既展現了乾隆作為一代明君的智慧,也反映了他作為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孝順。正是這些令人敬佩的品質,使他對弘晝予取予求,最終維護了朝野大治的局面。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真假難辨的另一面孔

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做那麼多荒唐事,乾隆對他沒脾氣?

盡管弘晝在乾隆朝大肆胡鬧,但他骨子裡卻一直蘊含着英雄本色。據載,有一次乾隆禦駕親征時遭遇險阻,行宮被狂風暴雨淹沒。危難關頭,弘晝二話不說,擡起乾隆就往高處逃命,雙雙堪堪免于一死。若非弘晝力大無窮、機智勇猛,乾隆必定難逃一劫。這一幕英勇護主的景象,讓人看到了弘晝藏在狂放外表下的真實一面。

除了身懷武力,弘晝同時還兼具卓越的文采才華。據說,乾隆平生數萬首詩作都遠不及弘晝。無論是書寫、辭章,抑或辦理政務,弘晝都展現出了出衆的才能。雍正曾親口稱贊他為"皇子中最聰明之人"。可見,其實弘晝才智過人,隻是出于某些權謀,才佯作一副瘋狂樣子掩人耳目。

與一般形象不符的是,弘晝私下裡卻過着相當放蕩不羁的生活。他不僅娶了七十多房妻妾,還常與妃嫔們同遊燕樂,沉湎酒色。有一次,他更是連續逗留在一位妃嫔房中四十餘天,不分晝夜荒淫無度。所過放蕩生活引起朝野嘩然,但乾隆仍然對他縱容寬恕。可見,乾隆之是以包容弘晝,很可能還有其他某些隐情在内。

由此可見,弘晝的形象頗為立體多面。他表面上看似瘋癫胡鬧,實則具有過人的機智勇猛,曾在關鍵時刻力保乾隆周全;他一方面文采風騷、才華出衆,另一方面卻又雅淫好色、放浪形骸。正是這股子英雄與癫狂、正人君子與放蕩不羁的兩面性格,構成了弘晝這個人物的立體與神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