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赏,被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真高明

风度如九龄,禄位兼韦平。承家有厚德,际主为名卿。

——乾隆

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汉族大臣,不是晚清的李鸿章和曾国藩,也不是初年的范文程和洪承畴,而是康熙年间进入仕途,历经三朝不倒的老臣张廷玉。乾隆皇帝称赞他不茹不吐,刚正不阿,大度贤明。而他也是清朝有史以来,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赏,被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真高明

纵观张廷玉的一身,从康熙三十九年入仕,到乾隆二十年猝亡,他的一身经历三代王朝,和每一任君王都君臣相知,有始有终。但是在他晚年,却多次“犯糊涂”顶撞乾隆皇帝,是的君臣渐生嫌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张廷玉聪敏了一辈子,老了真的变痴呆了不成?

公元1679年,张廷玉在北京出生,他的父亲是康熙朝大臣张英,从小诗书传家,饱读经书。1697年参加科举,却因为父亲是主考,不愿意落人口舌从而弃考。在1700年,考中进士,正式进入官场。

张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赏,被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真高明

没过多久,张廷玉就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聪明的头脑得到了康熙的赏识,进入尚书房参加议论国家大事。从此以后张廷玉变成了康熙形影不离的心腹大臣,备受其信任。一直到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登基,而张廷玉依旧得到了重用。

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曾经是雍正的老师,在雍正还处于“九子夺嫡”时期,张廷玉都很看重雍正。雍正登基后,继续让张廷玉侍奉尚书房,当自己的秘书,同时和他父亲一样,担任自己儿子弘历的老师。

张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赏,被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真高明

一直到1728年张廷玉终于入主中枢,进入内阁成为宰辅级别的人物。次年雍正创立军机处,而张廷玉则是第一批军机大臣。雍正十三(1735年)年,在雍正临终前,还把乾隆皇帝托付给张廷玉,甚至下至,让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

乾隆年间,张廷玉依旧风光无限得到皇帝的重用,而他还因此受封伯爵,世袭罔替,堪称汉人大臣的巅峰。但是在1749年,张廷玉上书致士开始,这对君臣感情急速下降。一方面是张廷玉要乾隆写一个证明,让自己死后配享太庙,是的乾隆很不高兴,但是还是提笔写了个合同。

张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赏,被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真高明

结果张廷玉还是不满足,在之后的几年内依旧找乾隆讨要东西,没事找事。乾隆十五年,正好是皇帝长子去世,让乾隆皇帝怒火中烧,罢了张廷玉的官还不够,还让他上缴所有赏赐的财物。一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病逝,乾隆这才深感愧疚,让张廷玉的牌位配享太庙。

从张廷玉的一生来看,前期和后期明显不在一个水平,为什么晚年的张廷玉会做出这样不明智的选择呢?其实我们看一下秦朝的王翦,或许就能知道答案了。王翦在攻打楚国之前,向秦始皇讨要田地银两,正是因为想要借此证明自己没有野心,让秦始皇将二十万军队放心的交给他。

张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赏,被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真高明

同样的道理,张廷玉晚年的自黑以及无理由的要求,和王翦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同样都是名满天下的重臣,同样都是功高盖主,如果不向皇帝证明自己,那么可能自己在世时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但是自己的家族最后却难以保存。所以张廷玉其实一直都很聪明,他甚至自己世袭罔替的爵位太过于危险,只有让自己的名声受损,自己的子孙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