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作者:持之以恒

乾隆帝作為清朝第四位皇帝,其執政時間長達63年,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對于乾隆盛世的評價,曆來存在着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乾隆時期是一個真正的鼎盛時期,有人則持相反觀點。那麼乾隆63年的統治到底應該如何定位?是否真的能稱之為"盛世"?讓我們一同來探讨這個千古難題。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乾隆帝的農業政策及其影響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乾隆帝自小受到嚴格的儒家傳統教育,秉持"民以食為天"的思想,十分重視農業生産。就在他即位的第二年,乾隆帝便恢複了"恭農社"這一明朝時期就已出現但後來廢除的農事組織。恭農社下設各級機構,不僅負責農業技術的推廣,更要監督地方官員是否勤勉盡責、有無徇私舞弊。

除此之外,乾隆帝還十分重視水利建設。1748年,直隸盛京鎮發生嚴重旱災,乾隆帝親自主持了一場儀式性的"懇祈雨水"活動。旱情緩解後,他又整頓各地河道,修理堤防,并頒布了嚴格的"河課徭役制度",動員沿岸居民參與水利建設。正是這一系列措施,使河北平原的農業生産逐漸走上正軌。

與此同時,乾隆帝也非常重視農田水利的開發利用。1765年,他親自監工在沈陽富于地區修築運河。此後數年,陸續又在東北其他地區建造了多條運河,極大提高了這一人口稀少地區的農業生産能力。除内地外,乾隆朝還不遺餘力地開墾了新疆、青海等邊陲地區,将農業生産向西部延伸。

當代官員方觀承贊歎乾隆帝"阖府農桑之化",實在是對乾隆朝農業政策的最好注腳。不過,乾隆帝過于偏重"重農抑商"的舊有思想,加之人口劇增,仍使許多地區的農村經濟陷入了困境。即便如此,乾隆朝農業生産的确較前朝有了長足進步,為日後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乾隆時期商貿經濟的發展狀況

乾隆時期,清朝商貿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一方面,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商貿發展的政策;另一方面,民間社會經濟活動也日趨活躍。

在朝廷政策方面,乾隆帝上台後不久,就頒布了一系列旨在發展商貿的措施。他下旨開放商路,鼓勵民間貿易往來;減免商稅,降低商人經營成本;允許農民自由買賣餘糧,減輕了對農民經濟的限制。這些舉措為商品經濟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朝廷又頒布了一項重大政策——"準民渡海"。此前,為了防範海盜以及避免軍事技術外洩,清朝一直禁止民間私自出海。新政策的實施,使廣東、福建的商人可以安全走私,前往東南亞及遠至印度、中東等地經商。大量華商借機開拓了海外貿易市場,形成了離岸貿易網絡,極大促進了清朝商業的發展。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除了政策利好,民間社會的高度活躍也是乾隆時期商貿發展的重要推手。這一時期,全國各地紛紛出現了新式的行商組織,比如江浙一帶的"行夥",湖廣一帶的"錢莊",以及北方的"會館"等。這些民間組織憑借自身的信譽擔保和資金優勢,大大降低了跨區域貿易的風險和成本。一些規模較大的行商集團,更是将貿易網絡擴充到了東南亞和南亞,商品遠銷重洋。

與此同時,乾隆時期的重要商品也發生了變化。由于農業生産水準的提高,糧食等農産品成為主要的商品之一。而随着社會分工日益精細,手工業品如絲綢、瓷器等也開始大量出口海外,為清朝輸入了大筆白銀。部分地區還出現了前現代工廠手工業,生産皮貨、絲綢等商品,産品暢銷海内外。

總的來說,乾隆時期朝廷和民間努力的結合,推動了商貿經濟的全面發展,為日後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生成做了有利準備。

科技文化在乾隆朝的表現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乾隆時期,西方先進科學技術通過傳教士的傳播逐漸進入中國。例如,在天文學領域,清朝的教士利馬窦等人向皇室傳授了許多新知識,如日心說、望遠鏡的使用等,皇室也十分重視并資助了一些天文觀測活動。

在地理知識方面,西方地理學家的作品也被引入中國。例如,法國地理學家笃橋的《坤輿萬國全圖》一書在乾隆時期被譯為漢文,為清人打開了新的視野,了解到較為完整的世界地理知識。

西方醫學的傳入也對乾隆時期中國産生了一定影響。例如,耶稣會傳教士德昭(1711-1785)向中國人介紹了人體解剖學,并翻譯了西方醫學著作《聖濟總錄》,為中醫學科帶來新的理論和實踐。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乾隆朝是一個文化相當繁榮的時期。在文學藝術領域,有詞人納蘭性德、小說家曾樸、戲曲家洪升等人的傑出作品問世。

在書畫方面,有着像郎世甯、石濤、王翚等一大批名家的活躍。乾隆帝本人也是書畫大家,他的《十六帖》更是中國書法的經典之作。

乾隆朝還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例如《四庫全書》的第二次大規模編纂、《禦制詞曲選》的編纂等。這些工程為後人儲存和整理了大量文化典籍。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作為一代明君,乾隆帝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和自身的文化修養是有目共睹的。他自幼儒學根底紮實,詩文書畫無一不精通。他熱愛各種藝術,諸如陶瓷、漆器、皮影戲等民間手工藝也都有涉獵。

同時,乾隆帝還敞開胸懷吸納西方文化。他不但熱衷于研究西洋新知,還指令有關部門廣泛搜集、翻譯西方典籍。乾隆帝本人更是直接與耶稣會士展開學習互動,親自校閱了《坤輿萬國全圖》等著作的譯文。

總的來說,乾隆帝作為一代文化名君,對文化事業的推動和個人文化修養對乾隆時期文化的繁榮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乾隆時期的民生狀況反思

乾隆時期是中國人口快速增長的時期,據統計,從乾隆年間到嘉慶年間,中國人口增長了一倍多,由2億多增長到4億多。如此龐大的人口給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

大量人口的生存需求使土地分割日益細化,加劇了土地兼并現象。富農階層憑借其經濟優勢,不斷收購貧農的土地,導緻了一大批"絕戶"階層的産生,他們無土可耕,隻能承當佃農或者幹苦力。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與此同時,糧食供應在人口激增的壓力下捉襟見肘。盡管乾隆帝曾多次下旨開倉赈濟饑民,但糧食危機仍屢屢發生。據記載,在乾隆六十三年的統治期間,曾爆發過十多次嚴重的饑荒。

除了人口壓力,乾隆年間還頻繁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給民生帶來了極大困擾。這一時期,從西北到東南,地震、旱澇等災難此起彼伏。

其中尤以乾隆四年廣東地區的特大地震最為慘烈,造成15萬餘人罹難。緊接着的乾隆六年,長江中下遊又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特大洪水,多省數百萬人受災。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在乾隆年間,政府并未建立完善的救災機制,面對這些巨大災難往往無計可施。救災主要依賴皇帝親自下旨開倉、減免賦稅等舉措,效果有限,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除了自然災害,鄉紳經濟的發展也加劇了民生的困頓。鄉紳階層利用其豐厚資本,大量購置農田,将地方掌控在自己手中。

一方面,鄉紳剝削佃農的現象極為普遍,極大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另一方面,鄉紳壟斷了農産品收購,對農民的剝削更是無處不在。

在鄉紳經濟快速膨脹的同時,農民階層卻日益貧困。加之自然災害頻繁,民不聊生的情況時有發生。乾隆皇帝雖曾頒布過一些利民政策,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執行機制,民生改善不大。

乾隆朝的軍事鬥争與疆域版圖

乾隆朝是清朝疆域達到最大規模的時期,這與乾隆年間一系列軍事征伐是分不開的。在乾隆長達63年的統治期間,清朝先後與準葛爾、哈薩克、僧格林沙、葛爾丹等少數民族發生過數次大規模軍事沖突。

其中,最為重大的便是平定準葛爾的戰争。準葛爾是一支遊牧于蒙古高原的部落,曾一度對清朝構成嚴重威脅。為了消除這一隐患,乾隆二十五年,清軍開始了對準葛爾的征讨。曆時數年,清軍終于在乾隆三十一年完全摧毀了準葛爾的武裝力量。

乾隆63年的統治,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看易中天說的話就懂了

除了平定内患,乾隆也下令出兵西征,進一步擴張了清朝的疆域版圖。乾隆四十一年,駐防西北的阿穆爾将軍遭到準葛爾殘餘勳緒阿,拉赫勒等部落的騷擾。為了徹底肅清邊疆,阿穆爾将軍率兵大舉西征,攻克了在伊犁河流域一帶的哈薩克部落。

兩年後,阿穆爾将軍更是一鼓作氣,越過天山南北,攻克了今新疆地區的絕大部分領土。獨立王國HOT AN被全面征服,阿克蘇、喀什噶爾等重鎮相繼被占領。新疆從此成為清朝的直轄地。

除新疆外,乾隆朝在西藏、台灣等地也進行了軍事控制,直到乾隆晚年,清朝版圖已達到最大規模,轄有今蒙古、新疆、西藏、台灣等廣闊領土。可以說,乾隆朝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奠定了清朝疆域格局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