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一共存在過大大小小83個王朝和割據政權,出現過559位有記載的帝王,其中稱帝者397人,稱王者162人。按理說帝王之尊享受天下最大的特權,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有醫療水準都是當時最好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帝王的人均壽命還不足40歲。而漢文帝活了46歲,漢景帝活了47歲,已經超過了帝王平均壽命,應該說不算短命。
西漢共曆十二帝,其中漢高祖劉邦活了62歲,漢惠帝劉盈活了23歲,漢武帝劉徹活了70歲,漢昭帝劉弗陵活了21歲,漢宣帝劉詢活了43歲,漢元帝劉奭活了42歲,漢成帝劉骜活了44歲……從中可以看出文景二帝的壽命竟然在西漢十二帝中排名三、四位,根本談不上短命。

受當時社會生産力水準和醫療水準所限,漢朝時的人均壽命大約25歲,帝王群體與之相比自然要更高一些,但是也并沒有人們想象得那樣高,強如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皇太極、雍正帝等明君壽命都在五十歲上下。
至于說到知名度非常高的明君——文景二帝為何沒有如劉邦和劉徹那樣活六七十歲,天涯君以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01 秦末暴政和“呂後專權”造成的社會積弊和社會沖突仍舊沒有緩和,文景二帝的執政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經過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争霸的洗禮,民生幾乎無以為繼,百姓流離失所是常态,而新舊貴族醉生夢死的鬧劇則每天都在上演,可以說,這個時期的老百姓的日子比戰國更加不如。好不容易大漢王朝建立了,四海鹹陽,海晏河清,可劉邦死後,牝雞司晨,呂氏當權,漢室宗親和勳貴大臣們與呂氏展開了殊死争鬥,城門失火,難免殃及池魚,百姓們無辜受累,階級對立愈加明顯。
呂後死後,諸呂被誅,皇權又回到劉氏子孫手中,漢文帝臨危受命,君臨天下,既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也需要面對步步驚心的宮廷生涯。他面臨三大難題:第一,鏟除諸呂的功臣,如周勃等人居功自傲,行為日益嚣張跋扈,不打壓難以展現皇帝的威權;第二,劉氏諸侯王勢力已經危及皇權,可畢竟是血脈宗親,漢朝根基,如何處理頗費腦筋;第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社會經濟持續低迷,江山穩固名不符實。
漢文帝不愧是英明天縱之人,在他24年的皇帝生涯中,幾乎完美地解決了這三個問題。
面對助他登上皇位的功臣,他堅決打壓,決不手軟,尤其是對舉止乖張的周勃,漢文帝以列侯必須回到封地為由免去了他的丞相之位,在周勃因為被人誣告在家私藏兵器,準備謀反而被抓之時,漢文帝經過調查後認為并無此事,寬宏大度地将他釋放,是以得以使周勃心服口服。同時,其餘重臣也被文帝的手段震懾,再無二心。
面對威脅他皇權的諸侯王,漢文帝卻沒有一點手軟,打擊起來可謂是痛下殺手。前177年,濟北王劉興居叛亂,首開諸侯國武裝反抗朝廷的先例。文帝派兵鎮壓,叛軍頃刻瓦解,劉興居被俘後自殺。三年後,淮南王劉長又意圖謀反,但尚未有所行動便被朝廷發覺。文帝派人傳訊劉長入京,罷去他的封号,将他發配蜀郡,壯志未酬的劉長絕食而死。兩起叛亂被漢文帝的雷霆手段鎮壓下去,之後他接受賈誼的建議,“衆建諸侯王而少其力”,削弱了諸侯的勢力,極大地加強了中央集權。
對百姓,漢文帝則是另一個務實的态度,展現出明君仁慈的一面。他采納賈誼“牧民之道,務在安之”的建議,對百姓減省租賦,偃武興文,減輕徭役,釋放了民間生産熱情,解放了更多的勞動力,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漢文帝自己躬行節儉,平常隻穿黑絲綢做的衣服,在位24年間,車騎服禦之物都沒有增添。
可以說,漢文帝通過24年的努力,終于将大漢王朝穩固下來。而他的兒子漢景帝劉啟在曆史上雖然評價很高,但實際上功績與其父漢文帝相比差得很多,甚至可以說,漢景帝是個昏君,以至于司馬遷的《史記》中他的事迹隻占了短短的一頁,而《高祖本紀》、《呂後本紀》和《孝文本紀》記載的内容都多得多。
漢景帝劉啟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平定了“七國之亂”,除此之外,毫無亮點,然而他平定“七國之亂”的表現也不是無懈可擊。
“七國之亂”的始作俑者是吳王劉濞,他性情剽悍,而且深有野心,在吳國私鑄銅錢,煮海水為鹽,國資日益富有。劉邦、呂後和漢文帝在世時,他自忖這幾位都是雄主,不敢造反。可劉啟即位後,他看到了機會。為何?因為他太了解劉啟了,知道這家夥不過是個庸才,而且此時的吳王劉濞不得不反,原因無他,而是他與漢景帝有不共戴天之仇。
原來漢文帝時,劉濞的兒子劉賢入京,盤桓之時陪同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下棋,兩人因棋路相争,劉啟抓起棋盤砸向劉賢,竟将其擊殺。漢文帝寵溺兒子,大手一揮,将劉賢的屍體送回吳國。劉濞強忍喪子之痛,對使者說:“天下都是劉家的,既然我兒子死在長安,又何必送回吳國安葬。”于是又将兒子的屍體送回長安下葬。這件事對漢文帝父子來說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可對劉濞來說卻是殺子的大仇,“你的兒子是寶貝,我的兒子就是該死之人嗎?”劉濞懷着這個怨念,一心要為兒子報仇,為自己雪恨,終于在漢景帝登基不久發動了“七國之亂”。
由此可見,漢景帝劉啟不但脾氣暴躁,而且就是一個标準的纨绔子弟,淨給老子惹事的主。
漢景帝延續漢文帝對諸侯王的政策,也想削弱他們的權力,便接受了晁錯的建議,下令“削藩”,終于給了劉濞等諸侯王造反的借口。漢景帝眼見狼煙四起,無賴本性暴露無遺,竟然殺了晁錯取悅叛軍,可造反諸王豈是那麼好糊弄的?于是仍舊四處攻城略地。不過他們先是被景帝的兄弟梁王劉武率領的梁國軍隊牽制,然後又中了周亞夫的聲東擊西之計,最終被陸續平定。
漢景帝人雖然不咋地,但關鍵時候有貴人相助,不但平定了叛亂,還借此機會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為之後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不過漢景帝堅持了自己的差勁人設,“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周亞夫對漢朝有再造之功,按理說即便不對他大加封賞也就罷了,反而後來聽信讒言,導緻他蒙冤自盡。
漢文帝忙着發展民生經濟,漢景帝忙着平定叛亂,父子二人外有匈奴大患,内有諸多沖突,為守護皇權操碎了心,自然壽命難長。
02 真正導緻文景二帝短命的原因是他們都十分好色,縱欲過度
西漢十二帝多是好色之徒,他們既玩弄女人,也寵愛男人,比風氣開放的唐朝更髒更亂。比如:
漢高祖劉邦的男寵是籍孺。
漢惠帝的男寵是闳孺。
漢文帝的男寵主要有三個:宦官趙同、北宮伯子、士人鄧通。
漢景帝的男寵隻有一個,就是郎中令周文仁。
漢武帝的男寵是李延年、韓嫣。
漢昭帝的男寵是驸馬都尉金賞。
漢宣帝的男寵是侍中中郎将張彭祖。
漢元帝的男寵是宦官弘恭、石顯。
漢成帝最寵愛的男寵是張放、淳于長。
漢哀帝的男寵是董賢。
文景二帝精力旺盛,在處理繁重的國務的同時,還要應付自己的男寵和女人,忙得不可開交。文帝即位前有迹可查的兒子有4個,不過因為是之前的代王後呂氏所生,作為文帝與鏟滅諸呂的周勃等功臣的交換條件,這4個兒子在他即位前夕都被殺了。文帝之後又生了4個兒子,活了40多歲,在位24年,生了8個兒子2位女兒,這對于任何一個男人的體力來說都是挑戰。
不過文帝的記錄沒保持多久就被景帝打破了。壽命和父親不相上下的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和3個女兒,按他在位16年的時間來說,幾乎是一年生一個,子嗣衆多的好處是,後代子孫凡是論起家譜,往往一句話可以概括:“我乃孝景帝玄孫,某某王之後……”,比如開創了蜀國的劉備,他是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還有一個更著名的漢光武帝劉秀,是景帝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的五世孫。
總結:
不可否認的是,不管人品如何,文景二帝都算得上是勤政的皇帝,正是他們的勤勉,加上天時地利人和,才開創了長達40年、光彩奪目的“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