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四十而無子,過繼一子後卻生了個兒子,後來他如何對待繼子

李鴻章四十而無子,過繼一子後卻生了個兒子,後來他如何對待繼子

1862年,是李鴻章崛起的黃金時期,他奉曾國藩之命編成了淮軍,此後依仗淮軍之威在晚清官場叱咤數十年。

他25歲中試而入朝為官,31歲回鄉辦團練,這一辦便是五年之久,37歲才入曾國藩幕府為文書,雖得曾國藩之器重,卻受同僚之排擠,等到編成了淮軍,又在上海一戰成名,這才吐了一口惡氣。

也許正是因為忙于事業,讓李鴻章耽誤了閨房之樂,是以一直到了40歲的時候,卻仍然還沒有一個兒子。

李鴻章急于立功,一心想着能夠在官場上打出一片天地,他對生兒子這事可能不急,但是他家裡人急呀!

沒有兒子,你李鴻章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家業将來留給誰?

于是,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的兒子李經友善被過繼給了李鴻章,成為了李鴻章的嗣子,為的便是防患于未然。

李鴻章四十而無子,過繼一子後卻生了個兒子,後來他如何對待繼子

李經方是在1862年過繼給李鴻章的,當時李鴻章已經步入不惑之年,又一直行軍打仗,是以李家人也基本上認定他已經生兒子無望了。

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李經方過繼給李鴻章後的第二年,李鴻章的夫人趙氏便懷了孕,然後在1864年生下了兒子李經述。

李經述一出生便長了兩顆牙齒,曾國藩聽說了這怪事之後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跑去看了看李經述,看完了之後拍着李鴻章的肩膀說了句:“此公輔器也!”

曾國藩這話等于是在和李鴻章說,少荃呀,你這兒子将來必是宰相之才!

李鴻章聽了之後很激動,曾老師都這麼說了,那還能有假不成?是以,他一直很看重對李經述的培養,隻可惜雖然有李鴻章的傾力培養和用心鋪路,但是李經述一生也沒什麼成就。

李經述的出生,也讓過繼給了李鴻章的李經方變得尴尬起來,畢竟李經方是過繼來的,而李經述是親生的,李鴻章會偏向誰,将來由誰繼承李鴻章的家業還用說嗎?顯然會是李經述,李鴻章在1901年病逝之後,也正是由李經述繼承了他的爵位。

那麼,李經述出生之後,李鴻章是如何對待李經方的呢?

李鴻章四十而無子,過繼一子後卻生了個兒子,後來他如何對待繼子

雖說李鴻章有了親生兒子,有了繼承人,但是對于李經方,他倒也沒有抛棄,也花了不少心思去栽培。

當然,非要李鴻章能夠對李經述、李經方一視同仁,恐怕也有點強人所難。

李經方生于1855年,年長李經述9歲,可是到了1877年的時候李鴻章才托人為他們二人聘請名師,此時的李經述隻有13歲,而李經方卻已經22歲了。

倘若李鴻章真能一視同仁的話,想來也不至于讓李經方一直等李經述,一直到了李經方22歲的時候才聘請名師。

科舉之路有多難走,李鴻章自己深有體會,早些為李經方聘請名師,也能夠讓李經方多一份成功的把握。

當年李鴻章若沒有投入曾國藩門下,誰又知道後來的他能否順利中試呢?

李經方這個非親生的和李經述這個親生的,在李鴻章心中究竟處于怎樣一種地位也就一目了然了。

顯然,李鴻章更看重自己的親生兒子李經述。

李鴻章四十而無子,過繼一子後卻生了個兒子,後來他如何對待繼子

李經方的聰明自不用說,不然的話也不會精通五國語言,隻是聰明是一回事,能力是一回事,能不能施展又是另一回事。

李經方一直跟在李鴻章身邊,倘若李鴻章沒有“被貶”的話,不論是李經述也好,還是李經方也罷,未必不能在李鴻章的庇護之下一路高升。

隻可惜,李鴻章在1895年簽訂了《馬關條約》之後罵聲一片,聲名狼藉,說是過街老鼠也不為過,慈禧也就隻能暫時将他雪藏了。

受到李鴻章的波及,别說李經方了,李經述在官場上也不好過,據說當時李經述赴試之後,考官一見是李經述的卷子,直接給扔到了一旁,那麼陪同李鴻章一塊赴日談判、後來又赴台接手割台事宜的李經方的處境如何,便也可想而知了。

李經方完成割台事宜之後,直接躲在上海,不願入京複命了!

後來李鴻章遊曆歐美之時,因為李經方精通外語,是以又被清政府拉出來陪着李鴻章一起去。

李鴻章簽完《辛醜條約》去世之後,李經方這才算獲得了獨立,别看他一路坐到了郵傳部左侍郎的位置,實際上和坐冷闆凳也差不多。

是以說,李經方雖然久居官場,可真正能夠施展身手的機會并不多。

李鴻章四十而無子,過繼一子後卻生了個兒子,後來他如何對待繼子

1912年後李經方避居上海,可是張勳複辟的時候他還是沒忍住跳出來插了一腳,後死于1934年。

李經述之結局更顯凄涼,李鴻章死後的第二年,他便因悲傷過度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