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皇帝為什麼死後都喜歡立“無字碑”?至今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

明十三陵,顧名思義這是明代十三位皇帝的陵寝。自明朝遷都北京後,直到朱由檢自絕于煤山,除太祖朱元璋和南明皇帝外,其餘的明朝帝王均葬于此。

明朝皇帝為什麼死後都喜歡立“無字碑”?至今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

遊覽首都北京,明十三陵是必去的曆史景點。

它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裡,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裡。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後、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嫔、兩位太監。

截止2011年,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朝皇帝為什麼死後都喜歡立“無字碑”?至今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

造訪過該景點的遊客都知道,在這十三座陵寝中,僅明成祖朱棣陵前的石碑上有内容,其餘十二座石碑均是“無字碑”,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古人向來奉行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對于帝王宗室而言尤其如此。在封建社會,但凡有點身份地位的人物,在故去以後都要修建考究的墓地,并請德高望重之人創作一段流芳百世的墓志銘。單從一個曆史人物的墓志銘上,我們就能讀到他生前的經曆及功業。

身為古代社會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同樣重視其身後事。每個皇帝,都會斥巨資修建陵寝。然而,自朱棣以後的皇帝,為什麼沒給自己留下書寫着豐功偉績的墓志銘呢?難不成是因為他們覺得相比于太祖和成祖,他們執政時的功績太微不足道,不足以開碑立傳嗎?亦或是膨脹到以為自己的功德已經超越前人,根本無法用語言進行表述?

明朝皇帝為什麼死後都喜歡立“無字碑”?至今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

顯然,這絕非正确答案。

到目前為止,史學界接受度比較高的原因有如下兩種:

一、太祖朱元璋的遺訓。

《帝陵圖說》援引了朱元璋生前說過的一句話:“皇陵碑記,都是大臣們的粉飾之文,不能教育後世子孫。”

抛開殘暴、嗜殺等負面标簽,朱元璋其實是個頗為務實的皇帝。除此之外,朱元璋還是曆史上對官僚階層抵觸最深的統治者。或許是因為老朱出身草根階層,早年曾受到官僚階層的欺壓,是以自他上位之後便站在百姓的角度,處處針對士人。

身為皇帝的老朱将墓志銘當作“大臣們的粉飾之文”,這就相當于将所有翰林學士一竿子打死,隻要敢寫皇陵碑記,那就是谄谀小人。在皇帝手下做事的大臣,都是有自知之明的,既然朱老爺子都撂下這句話了,誰還敢頂風作案主動承認自己是隻會粉飾太平的小人?是以,太祖的墓志銘是成祖朱棣寫的,成祖的墓志銘則是仁宗朱高熾寫的。

至少以這兩輩來看,皇帝的墓志銘是由繼任者來書寫的。

明朝皇帝為什麼死後都喜歡立“無字碑”?至今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

既是如此,為什麼自朱高熾之後的皇帝,都不寫墓志銘了?

根據文獻的記載,繼朱高熾之後的六位皇帝死後都沒有立碑(原因不明)。嘉靖是個喜歡浮華的皇帝,他為六位先祖補立了碑。嘉靖十五年,嚴嵩上表請求皇帝親自為祖上撰寫碑文,但當時的嘉靖滿腦子都是聲色犬馬和煉丹飛升,連國家政務都沒有精力去管,又哪來的“閑工夫”為老祖宗寫碑文呢?

是以,直到嘉靖皇帝死在皇宮裡,都沒給祖宗寫篇墓志銘。嘉靖之後的皇帝,将此作為傳統保留下來。是以,每個皇帝過世後,僅在陵前立碑,卻不立傳。

明朝皇帝為什麼死後都喜歡立“無字碑”?至今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

二、明朝皇帝效仿武則天成風。

站在曆史洪流面前,武則天絕對是個聰明人。“無字碑”上空無一字,既沒有表述武曌生前的功績,又沒有記錄下她犯下的錯誤,全由得後人評說。

自明朝中葉以後,明朝的皇帝大多荒廢政務,或沉浸于酒色,或迷戀道術,他們的生平幾乎沒有“功績”可言,就算是請翰林院裡的老學究來粉飾一番,也說不出什麼褒揚之詞。如此下來,這些皇帝便幹脆不留墓志銘了。

畢竟,不論他們在石碑上篆刻了多少豐功偉績,他們生前做過的那點爛事都會被翻出來,這一點每個皇帝都心知肚明,是以,完全沒有寫碑文美化自己的必要。以至于,這些明朝皇帝都效仿立下無字碑的武則天,任由後人評說自己的身前功過。

明朝皇帝為什麼死後都喜歡立“無字碑”?至今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

當然,上述原因,隻是後人猜測的結果,并無佐證支撐。

不論十二座石碑無字的真相是什麼,後人對這些明朝皇帝的評說從未中斷過。千百年來,人們始終為舊日的帝王津津樂道,他們生前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後人探讨的焦點。就像朱元璋說的那樣,再多的粉飾之詞都是徒勞,能經得起後人評說的才是真正的好皇帝。

相比于曆史上的昏君暴君,明朝的皇帝雖然強不到哪裡去,但他們都很有自知之明。昏庸也好,開明也罷,後人關注的絕非寫在豐碑上的文字,皇帝一生的功過是非自有公論。

參考資料:

【《明十三陵》、《明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