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當人們參透了燈影的奧秘,一塊塊白色幕布便在中國鄉村的夜晚相繼展開。獸皮雕刻的演員們投射出色彩斑斓的精緻人形,一支支鄉土樂隊吹拉彈唱着本地特色的曲調,進行配音配樂。勞苦的百姓坐在白幕前,觀看着這露天影院出品的系列曆史劇、神話劇和家庭倫理劇。

在電視還未普及的年代,既能“看動畫”,又能“聽戲曲”的皮影戲,實在是貧瘠生活裡的一大精神享受。其閱聽人之多,分布之廣便可想而知了。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馬 唐山皮影

從中原地區到青藏高原,從東三省到雲貴川,它的足迹遍及全國各地,和老百姓的生活緊密相連。

農閑時節,人們借皮影戲娛樂身心,慰藉辛勞。民俗活動中,人們以皮影戲酬神祭祖、祈福請願。

地域文化和審美習慣的不同,使得各地皮影戲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雕刻皮影的材料有牛皮、驢皮、羊皮,豬皮不等,皮影造型有的古樸典雅,有的精細華麗,音樂唱腔也有渾厚豪放和清麗婉轉之分。

相同的是,一代代雕刻藝人們都基于生活經驗創造出了程式化的造型語言。五官、頭飾、服飾,這些元素按規律進行組合,便可塑造出萬千角色。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上:唐山皮影“生”(專指小生)

下:唐山皮影“小”(旦角)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皮影“大”(類似戲曲中的“淨”)

小小的影人之上,男女老幼,貧富尊卑,善惡忠奸,一目了然。

人們秉持着“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醜形”的樸素原則,通過角色的美醜來表現善惡,僅僅從視覺層面就明确傳達出向往正義、鄙視邪惡的态度,觀者自然心領神會。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皮影“醜”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皮影“髯”(老生)

各地的皮影劇本往往也都改編自曆史演義、神話傳說、公案小說和寓言故事,每一次的演出,其實都是一次文化和價值觀的輸出和強化。人們從中獲得了一定的曆史文化知識,也總結反思着為人處世的道理和行為規範。

為農者,應吃苦耐勞,勤儉持家。

為商者,要公平誠信,童叟無欺。

為官者,須正直清廉,為民請命。

……

魯迅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唐山皮影展中,有一些清末民國時期經典劇目的場景展示,從中我們或可窺見一斑。

《李三娘打水》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飛虎夢》中的一折。說的是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子劉承佑,從小被迫與生母分離,由劉知遠和第二任妻子嶽玉英撫養長大,後跟随父親建功立業,一日外出打獵中,因追趕一隻中箭的兔子,與正在井邊打水的生母李三娘偶遇,遂得知自己的身世。

《嶽玉英教劉承佑》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飛虎夢》中的一折。劉承佑打獵偶遇李三娘,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生母的苦難境遇,遂回家禀明養母嶽玉英,嶽玉英深明大義,教子有方,要求按傳統禮數接李三娘回家,使其夫婦、母子得以團圓。

《賭頭争印》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五峰會》中的一折。宋神宗時,西戎欲圖中原,連年犯界。鎮西侯曹克讓請願鎮守邊關,被西戎買通的奸相沈恒威極力阻撓,二人在金銮殿上發生争執,最後“賭頭争印”,朝中群臣作保,曹克讓随即起兵,殺得西番大敗。

《送子進京》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五峰會》中的一折。西戎欲除鎮西侯曹克讓,派刺客刺殺神宗,嫁禍給曹克讓,奸相沈恒威誣陷曹勾結西戎,圖謀不軌。宋神宗聽信讒言,将曹家滿門抄斬,長子曹珍逃跑,被世襲王侯鄭世勳收為義子,改名鄭珍。此折講述曹珍上京趕考前,鄭世勳之女鄭春芳為其打點行裝,鄭世勳親自送他進京的故事。

《轅門斬子》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楊家将》中的一折。楊宗保出營巡哨,在穆家寨與穆桂英交戰被擒。穆桂英愛慕宗保的人品武藝,私自招親。楊延昭知道後大怒,為整肅軍紀,欲将宗保綁在轅門斬首示衆。佘太君和八賢王求情皆不準,穆桂英為救夫君,獻上破陣所需的降龍木,并允諾戴罪立功,這才有了後來穆桂英挂帥、夫妻倆大破天門陣的經典情節。

《砸銮駕》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宋仁宗年間,包拯奉旨去陳州赈災放糧,并查辦國舅龐昱克扣之弊。龐妃聞訊,恐兄被降罪并殃及自身,便向皇後借銮駕半副,在包拯出京之日,以銮駕三番五次阻擋包拯去路,包拯連避數次,避之不及,龐妃正欲誣其沖犯銮駕不敬之罪。包拯識破真假,怒打銮駕,龐妃見勢不佳,回宮向皇帝撒謊哭訴,包拯無奈,隻得裝瘋見帝。

《琵琶詞》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秦香蓮》中的一折。陳世美與秦香蓮原是一對恩愛的貧苦夫妻。十年苦讀,陳世美進京趕考,得中狀元後被招為驸馬,“久貪爵祿,不念妻子”。秦香蓮攜一對兒女進京尋夫,闖宮遭逐。丞相王延齡讓她扮作歌女,在陳世美的壽宴上彈唱琵琶曲以求破鏡重圓,陳羞臉難藏,卻不肯與其相認,甚至還派人追殺妻兒,無奈秦香蓮告到包拯處,引發了一出"鍘美案"。

《狄仁傑罵殿》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登基,改國号為周。因為是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群臣上朝,百官百态。狄仁傑為人剛直不阿,對武則天言行不滿,當朝罵殿。武則天非但沒有降罪于他,反而委以重任。狄仁傑後來官至宰相,被武則天尊稱為國老,還留下了一段君臣佳話。

《貂蟬拜月》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取自傳統劇目《三國演義》中的《連環計》。東漢末年,董卓欲篡位,司徒王允整日為此憂心。一日,家中歌伎貂蟬于月下焚香禱告,願為主人分憂,王允路過聽到,便收貂蟬為義女,以其傾國傾城之貌設了一出連環計,離間董卓和其義子呂布,并借呂布的手殺了董卓。

《金靈聖母》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封神榜》中的人物形象。截教聖人通天教主麾下四大弟子之一,常年在碧遊宮修行,法力高強,為女仙之首。萬仙陣中,她一人力戰慈航、普賢、文殊三大士不敗,最終命喪燃燈道人的偷襲,後被封為”坎宮鬥姆“之神。

《審刺客》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宋英宗時期,太師龐太顯欲謀朝篡位,指使學生張巧智收買刺客刺殺皇帝,并嫁禍給忠臣狄扶國。西宮娘娘龐夢梨(龐太顯之女)力保狄扶國,英宗遂下令三堂會審。但魯莽的狄扶國踢死刺客,緻使事情陷入僵局。後在靠山王胡剛和西宮娘娘的保奏下,狄扶國領兵平寇,班師回朝後官複原職。

《姜須與楊翠萍》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薛丁山征西》中的一折。薛丁山的帳前先鋒姜須搬兵行至牧羊關時,被占山為王的楊翠萍攔劫。姜須對相貌俊俏的楊翠萍動了心,用計将其擒住。回到軍中,樊梨花做媒,讓二人結為夫妻,此後夫妻同心,跟随薛丁山征戰,屢建奇功。

鐵面無私的包拯,符合人們對于清官的期盼;巾帼英雄穆桂英,代表着女性意識的覺醒;嫌貧愛富、抛妻棄子的陳世美,是衆人皆知的渣男典型······

一個個正面或反面的經典形象,一段段邪不壓正、因果報應的正義故事,宣講着是非對錯,重申着傳統美德,建構起了我們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精神核心。在文化教育落後的年代裡,為老百姓的日常行為提供一種可供參考的倫理樣本。

如今,這些經典的皮影戲因為題材傳統、方言唱腔晦澀難懂,已經很少有機會演出了。有能力的皮影劇團紛紛開發出新的角色和劇目,這也是時代發展所必須。但因為主要面向兒童市場,往往是些劇情簡單,注重炫技的小折子戲,較之傳統劇目的造型藝術和文化内涵,大打折扣。

可能這也是必經的轉型階段吧,不久之後,一定會有更多面向全年齡段觀衆的好戲,像以前一樣。

前提是,多一些有創造力的劇團,多一些會欣賞好戲的觀衆。

文字:特約撰稿 吳怡

圖檔:吳怡

編輯:知樂

回顧閱讀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年畫裡的“九九消寒圖”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市場化中的乾州布玩具

唐山有戲|燈影裡的經典故事

和我在鹹陽的街頭走一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