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滅一個民族,都以為槍、炮才是最好的武器,其實,此物更為厲害

都知道,中國近代不僅擁有一段非常屈辱的曆史,還擁有一段國人勇于抗争的曆史。它是中國由落後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國開啟新篇章的曆史征程。在近代史上,鴉片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一些人因迷戀所謂的“福壽膏”,導緻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與此同時,中華民族也因為國人的荒誕頹廢一蹶不振,使得華夏大地差點淪為列強的殖民地。

消滅一個民族,都以為槍、炮才是最好的武器,其實,此物更為厲害

1837年,在廣州和澳門出版的一份介紹中國的雜志上有這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生動而悲涼的描述了一個因迷戀鴉片的富家公子從健康富有到貧窮困苦的整個過程。

除此之外,文章裡還刊印了許多配圖,依次為一個年輕富有的富家公子,在自己富麗堂皇的家中,而一個傭人正帶着鴉片從外面進來。這位富家公子斜躺在沙發上,嘴裡叼着煙槍,旁邊有幾個妓女圍着,生活得好不“滋潤”。後來,随着煙瘾越來越大,和吸食鴉片的時間越來越長,這位富家公子面色逐漸變得枯槁,身形消瘦,終日昏昏沉沉。

在這樣的身體條件下,這位富家公子依然沉迷于鴉片。之後,為了買鴉片,這位富家公子變賣了自己的田産以及房産,導緻身體情況越來越糟糕。而他的妻子兒女,也因為家道中落,吃不飽穿不暖。終于,在長時間吸食鴉片之後,這個人徹底敗光了自己的家産。而此時的他,隻能勉強湊上幾個銅闆,到煙管裡找别人剩下的碎煙屑吸食了。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典型的吸食鴉片煙上瘾者的縮影。如果,文章的配畫繼續畫下去,那麼,應該是這樣的一幅畫面:這個年輕人的老婆,實在受不了這樣的生活,帶着兒女離開了這個人。而這個人也因為煙瘾太大,導緻健康狀況太過糟糕,最終,在饑寒交迫中死去了。

消滅一個民族,都以為槍、炮才是最好的武器,其實,此物更為厲害

鴉片,這個讓中華民族受盡了恥辱的東西,它的背後是整個中華民族沉痛的回憶,也是中國近代苦難的根源所在。

然而,曆史上總是有許多荒誕的事,比如:在近代中國,根據《廈門志》的相關記載,有不少富裕家庭,為防止自己的孩子外出賭博惹是生非,不惜以鴉片煙作為誘餌來誘使孩子待在家中。但是,鴉片從本質上來講是有毒的更是害人的,在西方被發現和應用的曆史要比中國久遠得多,影響自然也大得多。

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歐洲是鴉片的故鄉,并且,也是最早種植鴉片的地方。在瑞士發掘的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時代屋村遺址中,考古學家便發現了“鴉片”的種子和果實的遺迹,并且,屬于人工雜交種植的品種。到公元前3400年,如今伊拉克地盤的兩河流域,人們已經大面積地種植這種作物了。

到了19世紀,人們對鴉片煙的概念,還是沒有轉變過來,也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而此時的歐洲國家,出台了許多的禁酒法令,但是,卻并沒有出現禁煙法令。

可見,在當時的歐洲人心中,鴉片煙還沒有酒精的危害大。

消滅一個民族,都以為槍、炮才是最好的武器,其實,此物更為厲害

在這之前,世界各地并沒有把鴉片煙視為有毒之物,它和酒還有煙草一樣隻是一個供人消遣的東西罷了。另外,鴉片因為具有一定的療傷功能,是以,當時有人甚至認為:鴉片對人來說是有益的東西。

對于鴉片的回顧,有利于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中國近代的曆史。縱觀整個世界,别的地方種植和使用鴉片的時間,要比中國久遠得多。但是,這些國家都沒有像中國這樣,因為吸食鴉片煙,而引起如此嚴重的問題。當然,這其中有曆史的原因,也有當時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問題。

這其中,鴉片煙之是以在中國泛濫,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受到了外來因素的影響。

二是、當時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自身的原因。

這兩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鴉片煙消費市場。

19世紀的清朝書籍《夢廠雜著》中,就這樣記錄了鴉片吸食的痛苦:

“瘾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後,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為運動也。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顔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消滅一個民族,都以為槍、炮才是最好的武器,其實,此物更為厲害

當時,國人的思想大多數都是麻木的,但是,也不缺清醒之輩。

例如:當時的禁煙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無疑是大快人心,也是順應民意的一個愛國行動。但是,可笑的是,當時的一批官僚簡直是愚不可及,面對被鴉片煙毒害的國人和中華大地,竟然提出了“中國人的鴉片戰”這種荒唐的說法,即:中國自己來種植鴉片,以此來抵禦外國對中國傾銷鴉片。

然而,此舉不僅沒有消除鴉片對中國的危害,還導緻鴉片泛濫成災。并且,當時的清政府,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讓人有些不能了解。鴉片對于國人以及整個國家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果徹底禁止鴉片的話,對于稅收又将會是一大損失,而如果不禁止鴉片的話,整個國家都可能被拖垮。

最後,清政府隻能采取“明禁暗放”的政策,任憑鴉片泛濫。

直到民國時期,這種情況都沒有改變,之後的國民黨反動政權則把禁煙當作财源,甚至,搞“寓禁于征”,“以征促禁”,以禁煙斂财,除煙畝稅金,過境稅外,還大收特收煙館捐、煙民開燈吸毒“證照費”等,如廣西從1932年——1935年,“禁煙”稅均為省稅中第一大稅。

甚至,有歌謠這樣諷刺道:

“我有三畝田,政府叫我種煙,我種了煙,好抽窩捐;

我有一兩銀,政府叫我買煙,我買了煙,好抽燈捐;

我已種煙買煙而吸煙,為何又叫我戒煙?”

消滅一個民族,都以為槍、炮才是最好的武器,其實,此物更為厲害

除此之外,在日軍侵華期間,日本侵略者更是繼續鼓勵中國人種植和吸食鴉片,他們想從靈魂深處徹底解除中國人的武裝。但是,這樣的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在日據時期的後期,由于,中國人民族自覺的覺醒,抵制“阿片”逐漸有成,吸食者顯著減少,是以,日本鴉片的專賣的收入也就跟着減少了。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痛下決心,采用了一切強制手段,來消除鴉片隐患。全國至1952年底,除甘肅、四川、湘西、廣西等少數民族聚居區個别地方禁煙毒延長到1956年和1957年以外,内陸省市及邊遠省份的漢民區,全部肅清了鴉片。

直到1960年,舉國上下再難見到那些瘾君子了,而鴉片這個魔鬼,也結束了自己在中國曆史上的全部生命。

參考資料:

【《中國近現代史》、《清史稿》、《林則徐全集》、《滿清的經濟命脈之一—鴉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