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最後的陰謀:英美為何将柏林拱手讓給了蘇聯

當德國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搏“阿登森林反擊戰”在1944年的冬天破産後,所有人都不難看出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已經行将崩潰,剩下的最大懸念變為了東線的蘇軍與西線的盟軍誰會攻克柏林,搶下歐洲戰場的頭功。在這項“競賽”中,盟軍本來有與蘇軍一較長短的可能。

二戰最後的陰謀:英美為何将柏林拱手讓給了蘇聯

當時,艾森豪威爾帶領英美盟軍成功抵達了西距柏林城幾十公裡的易北河沿岸,而朱可夫帶領的百萬蘇聯紅軍也快速推動到了東距柏林城僅幾十公裡的尼斯河一線,兩軍已經形成了對納粹德國首都兩面夾擊之勢,雙方一度幾乎等距。憑借着美英等國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空軍)優勢,是可以嘗試趕在蘇聯之前攻克柏林的。事實上,當時的英軍統帥蒙哥馬利也有此打算,其所率的第二十一集團軍在1945年的3月對柏林展開了攻擊陣型,一副要搶先摘桃子的架勢。

但就在此時,蒙哥馬利收到了一份令他目瞪口呆的電報,該電報是由盟軍歐洲戰區總司令艾森豪威爾發出的,電文稱盟軍的作戰計劃已經變動,主攻方向由原來的柏林改為東南方向的慕尼黑和萊比錫。至于英國人念茲在茲的“攻克柏林”,艾森豪威爾在信中灑脫地說:就“讓給”蘇聯人去完成吧。

二戰最後的陰謀:英美為何将柏林拱手讓給了蘇聯

艾森豪威爾這封電報,是當年爆炸性的事件。不僅蒙哥馬利大為光火,英美兩國的上司人也紛紛表示“看不懂”。美國總統杜魯門在獲知該消息後評價他“毫無政治頭腦”,而英國首相丘吉爾則直言不諱地指責說:“俄國人(丘吉爾對蘇聯私下裡的一貫稱呼)一旦進入柏林的時候,就将産生極其嚴重的政治後果,這一切都将使世界産生‘天下是俄國人打下來’的錯覺。”

作為納粹德國政治的心髒,攻占柏林在政治上無疑具備相當重要的意義。艾森豪威爾為什麼要将這項榮譽拱手讓人呢?其實,作為後來問鼎美國總統的“軍中政治家”,艾森豪威爾不但并非政治白癡,反而比他的同僚們看得都遠。這位盟軍最高統帥的決定主要是顧慮了攻克柏林所需付出的人員傷亡代價。困獸猶鬥的納粹德國此時已經将柏林打造成一座布滿碉堡鐵絲網的“鋼鐵堡壘”,艾森豪威爾認為

攻克柏林至少将讓盟軍損失10萬士兵。在他看來,在戰事已成定局的當下,再如此浪費士兵的生命去争取虛幻的榮譽是不符合美國價值觀的,這對自己的政治前途沒有幫助。更何況,他意識到戰後東西方陣營對德國占領區的劃分肯定要以把德國從南到北一分為二的易北河為界。如此一來,即便盟軍費盡千辛萬苦打下柏林城,将來戰後也必然要交還蘇聯,既然如此何必為他人做嫁衣呢?

二戰最後的陰謀:英美為何将柏林拱手讓給了蘇聯

艾森豪威爾“出讓”柏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美軍此時已經開始與納粹德國就投降問題讨價還價,預判到了德軍在窮途陌路時一定會率先向美國人無條件投降的可能性。如此一來,對德的投降儀式依然将由西方主導,蘇聯辛苦打下的柏林,将是一座沒有政治意義的空城。

後來事情的發展驗證了艾森豪威爾的預判,當年4月16日,蘇軍發起對柏林的總攻,29日,希特勒在絕望中自殺。5月3日,蘇軍在付出30萬人傷亡的代價後完成了對柏林的占領。然而,打下柏林的蘇聯人卻沒等來德國的投降代表。不僅如此,他們之後還憤怒地獲知,德國正式的投降代表已經在前往美英占區的路上了。

原來,希特勒在自殺前,任命了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作為二戰中德軍潛艇戰的名将,機智的鄧尼茨在“即位”後顯然頭疼于怎麼收拾德國的爛攤子。可能是因為蘇德戰争過于慘烈,蘇聯紅軍在占領德國東部後實行了十分恐怖的報複。鑒于這一局勢,如果德國先向蘇聯投降,在東線作戰的幾百萬德軍都由蘇聯受降,這些投降者恐怕很難活着回到德國。為了避免戰後的德國再喪失本已所剩不多的青壯年,鄧尼茨決心嘗試同盟軍單獨媾和,盡快在西線實作停火。

就在柏林被攻克的5月3日,鄧尼茨的專使——新任海軍總司令弗裡德堡已經到達盟軍第二十一集團軍駐地。第二天,弗裡德堡就與蒙哥馬利簽署了西線局部投降書。投降書簽署後,弗裡德堡馬不停蹄地趕往盟軍總司令部所在地法國蘭斯,想探一探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對于與其單獨媾和的口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艾森豪威爾以弗裡德堡級别太低為由拒絕與其會談,鄧尼茨不得不改派名将約德爾前往蘭斯,全權代表德方商談投降事宜。會談就這樣被拖到了5月6日才開始。

面對德國人主動“上門投降”,艾森豪威爾之是以先擺了個架子,真正原因是還沒做好演這出戲的準備。考慮到蘇聯強大的力量和在二戰中所做出的無法否定的貢獻,美英想與德國單獨媾和顯然是不現實的,但白白放過德國主動投降的機會,又無法彌補将柏林讓給蘇聯人的遺憾。思考再三後,艾森豪威爾耍了個手腕,他特意找到蘇軍在蘭斯的聯絡官、名不見經傳的蘇斯洛巴羅夫少将,建議由他代表蘇聯簽署“蘭斯投降書”。艾森豪威爾顯然知道,作為二戰歐洲戰場的總投降儀式,一個身為聯絡官的少将顯然是不夠格的,但這樣的安排恰好能夠起到壓低蘇聯為戰争勝利所做貢獻的作用。

面對艾森豪威爾突如其來的邀請,蘇斯洛巴羅夫少将趕忙向莫斯科做了彙報,但莫斯科卻沒能及時給予回複,後來曆史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蘇斯洛巴羅夫根本沒有權力直接同克裡姆林宮聯系,他的請示轉了好幾道手才到達斯大林的辦公桌上,是以延誤了不少時間。

可憐的蘇斯洛巴羅夫少将此時陷入兩難之中,在沒有得到斯大林具體訓示的情況下,他貿然簽署這份協定固然不妥,但如果選擇拒絕,蘇聯就要冒納粹德國單獨同西方盟國媾和的風險,這對蘇聯戰後擷取戰勝國利益将是巨大的損害。權衡再三之後,蘇斯洛巴羅夫少将不得不硬着頭皮參與了談判,并代表蘇聯在投降書上簽了字。據蘇斯洛巴羅夫後來回憶:“我雖然簽了字,但附加了一個說明,那就是如果任何一個盟國請求,新的投降儀式還可以在别的地方舉行。”不過,在當時,他這句話顯然沒受到什麼重視。

二戰最後的陰謀:英美為何将柏林拱手讓給了蘇聯

1945年5月7日,德國政府代表約德爾上将在駐法國蘭斯的盟軍最高司令部同美國、英國、蘇聯三國代表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5月7日當天,投降儀式現場呈現的是非常奇葩的一幕——美、英、德等國出席投降儀式的都是戰場名宿,唯獨蘇聯代表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少将,坐在一堆名将中顯得氣場十分不足。這個細節給了西方媒體極大的解讀空間,紛紛質疑蘇聯在二戰中的作用,認為盟軍才是擊敗納粹德國的主力,東線隻是牽制德軍兵力的次要戰場。就這樣,蘇聯在這場投降儀式中,把攻克柏林的風光勁兒又輸了回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昱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