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有很多學生都在擔心考試,白天惶惶不安學不進去,晚上睡不着,同時食欲也下降了。初三的月月(化名)一直擔心自己學不好,考不好,也聽不進課,聽不進課導緻更加擔心自己考不好,吃不香,睡不好,後來月月幹脆和父母吵着不要去上學了。于是父母帶着月月來到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尋求幫助。

在孩子焦慮的時刻,家長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應對焦慮呢?兒少心理科的陳曦醫生給予了一些應對焦慮的建議:
第一,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
焦慮的情緒具有感染性,當孩子處在焦慮的情緒或者環境下,父母也有可能會随之感覺到焦慮和壓力。父母此時可以多傾聽孩子的聲音,他們可能有很多的擔心和害怕,甚至有些孩子都無法表達出自己的焦慮,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況回報給孩子,幫助孩子更多的表達自己的情緒。當焦慮情緒被看見被接納的時候,情緒會随之穩定,減少。
第二,明确孩子的困難,給予支援和幫助
父母可以和孩子溝通現階段孩子的困難,根據具體的問題可以讨論相應的應對方式,如作業困難,人際問題,睡眠問題,飲食問題等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讨論解決的方案,可以先嘗試着努力做,哪怕中間根據情況不斷地調整方案。此時家長不要過多的否定,鼓勵嘗試本身就是給予孩子支援和幫助的一部分。如果家庭内部解決不了,也可以聯系更加專業的人員來幫忙,比如老師,醫生等。
第三,幫助孩子設定簡單恰當的目标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設定單個的小目标,目标可以設定成孩子能力範圍内能夠完成的,而不是先選擇孩子完不成或者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夠完成的。簡單且恰當的目标,可以幫助孩子慢慢走出沒有目标的焦慮,有一個确定的靶點,當目标完成時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進而增加新目标設定和完成的可能性。
第四,鼓勵和肯定孩子的付出
父母的鼓勵和肯定可以更好地支援孩子去應對學業或者生活的不安。哪怕結果不令人滿意,但是孩子是有努力付出的過程,這些努力付出也值得被看見,被肯定。如果這些努力付出不被人看見,那麼在之後面臨考試或者學業的時候,努力和付出的動力有可能會減少。有效的鼓勵和肯定可以增加孩子努力的動力,增加下一次成功的可能性。
考試焦慮并不可怕,隻要家長和孩子有信心一起去應對未來的挑戰,不管是學業還是人生的考試,一定會有美好的成果。
供稿: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 易倍
編輯:劉禹辰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